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为贯彻落实市人才“港湾计划”,德化县立足陶瓷支柱产业,因地制宜、精准对接,通过“外引内育”双向发力,汇聚天下英才,推动德化千年陶瓷基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打响“世界瓷都“品牌。
“德化恒忆”敲钟开市的那一刻起,新三板迎来了艺术陶瓷第一股,德化也实现了“新三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公司董事长林鸿福更是先后获评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艺界最高奖“山花奖”等荣誉称号。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德化恒忆集团董事长林鸿福
“能够入选国家‘万人计划’,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更加激励了我们这些本土人才更加坚守实业、更加专注创新。”
在德化,像林鸿福一样土生土长的人才还有很多,全县现有“国字号”大师9人,省工艺美术大师34名,省陶瓷艺术大师49名。他们中有的成为传统佛像、现代瓷雕制作的标杆,有的开辟了“中国白”、“富贵红”等新瓷种,有的将“日用瓷艺术化”的理念发挥到极致,成为收藏界、拍卖会、市场的热门……这一张张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德化上引政策、下接地气的人才战略。
中共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
“全市人才“港湾计划”强调要实施特色文化人才传承工程,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对德化指导意义很大。这一块,我们注重在‘内育’上发力,通过名师带徒、双导师、老师傅讲故事来让陶瓷工艺师徒薪火相传,我们还将陶艺课程引入中小学课堂,依托泉州工艺美院、德化职业技术学校,推行企校‘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畲族小伙兰全盛,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以他为主力的创作团队有多件作品进行版权登记,还研发了‘玉黄瓷’‘玉红瓷’等新瓷种。目前,德化老中青陶瓷艺术人才人左右。”
在德化安成青年创业园里,有一家以瓷雕创作为主的工作室。年6月,工作室负责人将工作室搬到了安成青年创业园。创业园吸引他的是能够提供一个创业、交流、合作的平台。
全国技术能手市工艺美术大师李锦峰
“我是南安人,也是新德化人。年厦门到德化来从事陶瓷艺术,这期间我感受到了德化人的热情和包容。目前我的工作室是在安成青年创业园。我身边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经常聚在一起交流互动。我一直认为能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又换来物质的需求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那我也会一直留在德化创业。”
在日新月异的当下,陶瓷老手工艺如何与世界对话,如何夯实世界瓷都根基,德化县打破“唯本地和尚会念经”的思想桎梏,积极搭建平台、加大扶持,在“外引”上发力、在政策上“叠加”,大力引智革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从“卖泥土”到“卖文化”的转变。
中共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
“今年我们借着‘一带一路’契机,启动了‘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拿出多万元出来重奖,邀请国内外顶尖艺术家来我们德化驻地创作,旨在让外面的新理念、新元素、新技艺和我们传统的创作思维碰撞、交融,激发创新活力;另一方面,我们整合政策、资金等创新要素,建设了新秀园、安成青年创业园、并即将动建三班陶瓷创意创新集聚地等人才孵化基地,着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努力让德化成为人才梦想家园、创业乐园。”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下阶段,德化县将实施青年陶艺人才领航工程,筹建创新创业基金,建设套人才公寓,打造“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吹响“小山城也敢有大梦想、小地方也能有大作为”的德化强音。
来源:泉州广播电视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