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盏谈建盏没有百年大师,只有百年品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建盏被誉为瓷坛明珠,一种为茶而生的瓷器,贵为大宋皇家御用茶具,盛极一时,享誉海内外。朝代更迭,饮茶习惯改变,工艺造价过高,成品率的局限,终究逃脱不了断烧的命运,封存史册八百年后重见天日。建窑建盏的繁华和落寞,见证了历史的璀璨和无情。当代,建窑建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复兴,政府鼓励,市场认可,钱景大好。我们见证了建盏从默默无闻到炙手可热,百盏齐放百家争鸣。

品百家茶,听百家言,谈百家艺,赏百家盏。建窑建盏百家盏谈项目,试图在民间村边深巷,城市角落中探寻一位位潜心建盏研究的学者和工艺师,以更多元,更客观,更开放的视角,对建盏的烧制工艺心得、历史文化、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交流,呈现出他们的观点和实力之作。

本期我们为大家呈现的是来自建阳水吉镇建盏工艺师——叶兴旺

……叶氏兄弟建盏创办人:叶兴旺,叶兴勇……

陈:据我所知,您之前在家具行业做的很好,是什么机缘,让您开始想从事建盏行业?

叶:应该是年,我在后井窑址那边看到人家有挖瓷片,我发现一个瓷片人家就可以卖不少钱。我当时想这个东西能有这么值钱吗?后来上网一查,发现建盏经济价值真的很高。我就想能不能按照宋代的器型,配釉方式把这个建盏给原原本本地复原起来,达到宋代建盏的效果。

陈:那时候想做这件事,应该困难挺大的?

叶:那时候做建盏的人特别少,条件不允许。我们一开始也是做一个电窑炉,那两三年时间我们亏了十几万。听说八几年的时候建盏配方就从建阳瓷厂传出来了,但是大家怎么烧都不理想,加上经济不允许,很多人烧一烧就停掉了。

……叶氏兄弟烧制的黄兔毫建盏(上图),宋代建窑建盏黄兔毫标本(下图)……

陈:为什么八几年的时候大家烧得不理想,到了年后,很多人却可以把建盏烧得更好了?

叶:应该说是科技发达的原因。建盏烧制差一度,就差很多。以前都是一种釉水试来试去,不像现在,几个配方的釉水都可以放在同一个炉里去试烧。最主要的是以前温度没办法掌控,只能用测温锥来看。但是测温锥的温度范围很大,我们之前电炉使用的电热偶温度的节点很难抓到。现在的电热偶温度范围会大一点,但是可以慢慢掌握住它的规律。像电热偶,我们伸到炉里,插进去的位置差一点点,温度显示都会差很多。

……叶氏兄弟建盏的公益证书……

陈:据您所知,八几年的时候他们就有烧电窑吗?

叶:烧电窑,尺寸很小。

陈:后来您开始烧制建盏的电窑,是自己做的,还是找师傅做的?

叶:温控箱和电热偶买一个来,其他都是自己做。

陈:早期做建盏投资应该不少?

叶:我们最早的那一批,就像做饭一样,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有。我14年开始做的,整个投资下来二十万。电炉要有,泥巴要自己洗,各方面设备都要有,不像现在弄个炉子万把块钱就可以烧了。现在烧建盏的门槛越来越低了。

那时候会烧建盏的师傅也就十几位,都很保守的,而且都是各烧各的。买建盏配方都花了十几万。

……叶氏兄弟建盏的油滴作品……

陈:他们的建盏配方工艺,是否和79年复烧小组研烧出来的配方有关系?

叶:基本都是从复烧小组那里流出来的,就像人家说的,一传十,十传百。配方大家都有改进,不适合就改。

陈:您成立建盏公司的初衷是什么?

叶:作为公司走出去的话,不论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更能认可。我觉得建盏作为艺术品,应该以品牌的方式推广出去,而不是以个人名义推广。我个人认为,建盏没有百年大师,只有百年品牌。品牌是可以一代代传下去的。

……叶氏兄弟建盏:年参加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的证书……

陈:您为自己公司的品牌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叶:首先是注册商标。年我们代表中国建盏进入意大利的米兰世博会,去了捷克,意大利,匈牙利,阿联酋迪拜四个国家,这为我们公司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是什么样的机缘能和政府一块去参加这样的活动?

叶:那一届世博会,我们的主题是农耕文化,福建省商务厅把武夷山茶叶和建盏带过去。我们以公司的形式出去,个人是没办法参加的,而且还要办理海关许可证。当时整个建阳有十几家建盏公司,但出去就我们一家。那时候,大家也没有什么品牌意识,另外出去一趟十几万,风险还是很高的,万一打水漂怎么办?反正,我就抱着出去闯一闯的想法。

陈:说明家底厚实。

叶:那时候做家具也赚了点钱,还可以承受。那一次出去,影响还是挺大的。

陈:那次去米兰世博会,除了黑瓷建盏,是否也有其他地方的瓷器也参加了?

叶:有德化地区的陶瓷。

……展示柜上的建盏作品和各种证书……

陈:看到德化厂家和产品后,您觉得建阳建盏产业和他们产业在发展上有什么区别吗?

叶:我个人认为,我们建盏一定要走艺术品的道路,德化陶瓷可以走日用品。但是目前我们建阳建盏走到今天,还不如德化。这和我们当地人的思路有关系,建盏的烧制很难的,成品率很低的,我们没办法和德化,景德镇,龙泉比,他们可以做几毛钱,几块钱一个的日用陶瓷,还有利润空间。

说实话,在我们这边,有的农民认为烧出来的建盏只要有五毛钱赚,卖掉就是了,总比放在那里好,这就是中国的小农思想。中国的产业只要农民进入的,就很难发展。这种思维对建盏作为艺术品来说是不行的。建盏作为艺术品,只能出精品,而且一个就应该顶一百个。

陈:建盏的发展很快,是什么原因让建盏这几年能迅速发展起来?

叶:有利可图是肯定的,要不然没人做。低端价位建盏的存在,也有它的价值,它也是一种宣传。没有低端的,哪能显示高端价值的存在。

……叶氏兄弟建盏陶瓷有限公司年获得“中国著名品牌”……

陈:您认为高端的建盏产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叶:品牌文化和长远规划。建盏有时候看上去都差不多,所以只能从品牌价值上入手,这个建盏拿出来它代表着地位和身份。比方说有我们兄弟底款的,就应该值多少钱。但是,从现在看,品牌运营也比较难。

陈:为什么这么说呢?

叶:现在的建盏市场也太乱了。在很多外人眼里,建盏就是几块钱的东西,这很不好。建盏,我们是会一直做下去,我们公司会去做茶叶,做民宿,让它综合发展,都是为建盏做铺垫。我还计划在乡下茶园的周边搞一条龙窑。

……叶氏兄弟建盏搭建的高空龙窑……

陈:我还记得前几年建阳电视台有新闻报道说你们在楼顶上做了一条高空柴窑?

叶:是的。年,我们在楼顶上做了一条柴烧窑。

陈: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叶:主要是想让整个生产都在一栋楼里面,这样操作方便。而且柴烧建盏在当时是非常少的,我们这边只有熊忠贵老师那边有一条柴烧窑,烧出的东西也不错。我们就想自己也做一条小柴窑。正好楼顶也有空间,我和我弟弟商量后,就去景德镇找了林博教授论证一下是否可行。林教授说完全可以做,因为温度都是往上升的。我一听有道理,就开始做了。我的这个窑整个是悬空的,用15乘以30的工字梁做支架,在上面放水泥预制板,然后在上面做窑,这样窑底和楼面就有30公分的距离。

……高空龙窑的窑仓……

陈:这条窑是林教授给您论证的,那后来搭建的过程,您是自己做,还是请了人来做?

叶:都是自己做的。

陈:是否有参考其他柴窑的结构?

叶:这个窑基本没有参考其他窑,因为没有先例。做建盏需要有前瞻性,如果跟风的话,没前途的。

陈:这个构思可以申请专利吗?

叶:没有。关键是在生活区里,考虑到环保问题,所以烧的频率会低一些。

陈:您这个窑内部的尺寸是多大?

叶:三节,每节是一米一乘以一米一。直径30厘米的匣钵,横的摆三排,竖的摆三排。

陈:一节正常的话,可以烧制多少只常规口径的建盏?

叶:两三百只吧。

陈:烧一次需要消耗多少柴火?

叶:干柴火,三吨多。

……建盏工艺师叶兴旺在介绍建盏作品……

陈:您烧这个窑,烧一次需要多久时间,是否请专门的烧柴窑师傅来帮忙?

叶:一般28个小时。也有请我同学的父亲,原来在瓷厂烧窑的吴师傅来帮忙看看。

陈:刚开始烧制出来的建盏,釉面效果怎么样?

叶:一开始没经验,有的建盏烧过火了,有的没烧熟。后来总结了经验,不仅在窑顶上加测温棒,在窑底部也加测温棒,两个温度,取中间值。烧到后来,成品率提高了。

陈:我很好奇,您的高空柴窑,它烧制的时候升温会不会更快?

叶:相对于建在山坡上的龙窑来说,它升温更快。因为它远离地下水。盖在地面的窑,它下面的水蒸气会一直往上冒,窑体容易潮湿,很多时候窑内温度烧不上去。像有的窑如果盖在低洼地带,一下大雨,出现过窑内冒泉水的情况。如果龙窑盖成悬空的,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成本很高。

……叶氏兄弟烧制的柴烧建盏作品……

陈:现在市面上对建盏的认定比较混乱,您认为建盏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叶:釉面要符合宋代建盏的特征。我认为建盏器型是可以创新的,但是釉水的创新值得探讨。如果把德化的釉水拿来烧建盏叫创新,那人家德化烧的东西也叫建盏了。釉面创新是个伪命题。

陈:我们建盏的发展势头实在太快了,年的时候整个建阳才三四十家,到了年下半年就有几百家了,年后,一下子就有上千家了。

叶:我刚开始烧制建盏的时候,那时候从事建盏销售的经销商,现在都退出建盏领域了。有经销商说店铺卖出去的建盏都是几百上千的,结果现在店铺门口摆地摊的也在卖建盏,才十几块钱,看起来还差不多。经销商说这样弄,把原来的顾客都得罪了。我认为全民做盏是不行的,全民卖盏才是对的。

……叶氏兄弟建盏工作室桌面上展示的柴烧建盏……

陈:难道不是卖盏的人,把市场价格弄乱了?

叶:那也是做盏的人,源头没把握好。源头都在打价格战,那卖盏的人肯定是找价格低的来卖。

陈:您认为建盏行业该如何把控,才能更良性发展?

叶:我认为就是要强调品牌价值和文化价值。我们不是仅仅卖一个杯子,如果只是一个杯子,那它就只值个三块五块,这很让人无奈的。我们应该把文化附加值加上去,还有烧制成本,废品的成本也要计算。如果能一窑只烧十几个,卖一个就能把其他杯子的成本和文化品牌价值卖出来,为什么还要去一窑烧几百上千个,只卖三块五块?打价格战,只能把自己累死,把同行坑死,把经销商都得罪光了。

……“建阳建盏”地理标识证明商标准用证……

陈:我在您这边,看到建阳建盏地理标识,当时您申请这个需要什么资质?

叶:主要是具有公司资质,当时有这个建阳建盏地理标识使用权的公司好像就十几家。我个人认为,应该加强建盏原场地保护。我们公司所有出去的产品,都是写着中国古镇—水吉建盏。严格的说,从历史上看建盏就是属于水吉镇的,和建阳没有什么关系。

陈:请问获得这个建阳建盏标识使用权后,是否需要交年费之类的?

叶:好像是两千。但是,这个地理标识拿到了,也没有什么作用。主要是没有部门来管理这个标识的使用。我记得有一家深圳的公司,就把这个标识拿去给建盏落款,然后公开卖五块十块。

陈:您说的这家公司获得了建阳建盏地理标识的使用权了吗?

叶:没有。我们有向相关部门反映过这种情况,但是没有用。

建盏的发展也有不少好处,它解决了我们当地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当地的社会矛盾也变少了。外面的游客进来,也会带动我们经济的发展。

陈:您对自己建盏公司的发展,是如何规划的?

叶:我个人认为不能仅仅在建盏这一块做,我们手上的资源比较多,80%的客户都和茶有关系。建盏市场目前有点乱,有点低迷,但是作为我们做建盏品牌来讲,我们不可能去打价格战。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盈利来养建盏产业。作为品牌衍生,我现在不仅做茶叶,还做民宿,包括旅游服务,这是一个综合体的概念。

本文采编:陈明强(中央美术学院教师)

年7月26日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

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xs/7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