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驾云亭故事
(文图:憨鼠网友“振冀山人”)
一条宛如玉带的浐溪从德化县城缓缓流过,方圆数里老房新楼、密密匝匝,团拥着城中拔地而起数百米的一座秀丽小山,它就是驾云亭公园。
驾云亭原名“枫叶亭”,因山上遍植数百枫树而得名。深秋清晨的驾云亭,红枫如火,云雾缭绕,像一个披着轻纱的少女,彩衣飘飘、婀娜多姿。驾云亭又如一静卧待飞的凤凰身躯,亭亭玉立,高高翘起描金画凤的小亭檐角,恰似一顶凰冠,镶嵌在那秋日的小山之上。与驾云亭遥相对望的是宝美村观音岐和仙境村的石笋寨,就像凤凰的两只翅膀。所以德化古称凤城。也因驾云亭上面原有座“仙妈庙”,并有不少关于神仙驾云飞天的传说,故又得名“驾云亭”。
驾云亭修建于上世纪的80年代,园内面积数十公顷。公园内苍松翠柏、绿竹成林、曲径通幽、鲜花怒放。沿着正面敞开的公园大门拾阶而上,您可一眼看到“驾云亭公园”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深深镌刻在褐色的岩石上,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格外醒目。再登数级石阶,展现眼前的是一宽阔的埕场。埕场四周绿树簇拥,红廊迂迴,许多市民在此击剑、跳舞、打球、走太极……。
埕场一棵四季常绿的大樟树下,是一围墙抱拥的清静院子——龙浔书院。书院内有座文昌阁,据说孩子出生后,到此烧香祈愿,小孩大多聪明伶俐、读书有成,所以,这儿的香客络绎不绝、纷至沓来,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通往山顶,需经过一片遮天蔽日的树林,高大的树木直插云间,葱葱茏茏,枝叶密密层层,亦有阳光缕缕穿过树梢折射地面,斑驳陆离、绚丽光亮。山的最高处是一座精美别致的小亭子,小亭子里有的人在打牌下棋,有的人在品茗话茶,更有那文化人,在此吟诗作画、掩卷诵读……。
小亭子里,我一边极目远眺,欣赏山下别具风韵的瓷城美丽风光,一边回忆着那与驾云亭有着不解之缘的童年往事。
读小学时,我特爱看书,阅读小人书更是我的钟爱。记得当时刚出版《三国演义》,一共60集。我最喜欢逗留于驾云亭下一书摊,那里有人专摆连环画给路人阅读,每本二分钱。我把父亲每个月给我的二角钱全部用于看连环画上。没几天,那零花钱就用光了。而三十一集《三气周瑜》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我。傍晚放学后,我身无分文,漫无目标地在街上闲逛,踱进驾云亭下的新华书店,书架上那本《三气周瑜》的小人书赫然躺在书架上,好像在故意吸引着我的注意力。我无论如何都难以拒绝它的诱惑,一看书店里四周无人,便偷偷地把那本连环画藏入衣服内的腋下。没想到还是被书店里的吴阿姨发现了。她走到我跟前,严声斥责,要我拿出连环画,还说她认识我在德化一中教书的父亲,要让他严厉教育我。逃出书店后,我不敢回家,爬到驾云亭的小山上去。夜幕降临,秋风瑟瑟。我又冷又饿,浑身哆嗦,蜷缩在小亭冰冷的石凳上,望着黑漆漆的夜空,思家之情尤切,也为白天窃书一事后悔不已。这时,一束手电筒的亮光出现,我看到了父亲的身影。当我扑到父亲那温暖宽大的怀抱里,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父亲紧紧抱着我,没有责骂我,只是一句“傻孩子,以后不能再做这样的事了”的话,却已让我羞愧难当,恨不得驾云亭有块地缝能让我钻进去。过了几天,虽然那时我们家的经济状况不好,可父亲领了工资,还是毅然来到新华书店,给我购买了《三国演义》的全套连环画。
小学快毕业的那年春季的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到驾云亭春游。我和一群同学玩得兴起,在“龙浔书院”那儿,做往山下扔石子比谁更远的游戏。我们各自从周边捡来一堆小石块放在身前,朝着山下噼里啪啦地一阵乱扔。殊不知那山下便是县广播站的瓦房。房顶的瓦片在我们的“狂轰乱炸”下瓦片纷飞、损失惨重。县广播站的老陈带着几个员工追上了山,一群孩子见势不妙,作鸟兽散四下里纷纷逃窜。我因个小腿慢而被逮个正着。父亲接到消息后,匆匆赶到广播站,看到我时,我被锁在一间阴暗的梯间里,浑身灰土,涕泪交加,一只小手还捂着刚才被老陈拧痛了的耳朵。父亲这次没再原谅我,当着众人的面,顺手抄起墙角的笤帚,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
这就是我的驾云亭故事。朋友,您是否也有过这样难忘的驾云亭童年经历,无论是喜是悲,无论简单复杂,都请您略述一二,与大家一起分享喔!
欢迎点击文末“写留言”参与互动!
本次互动留言中获得支持最多的前三名网友,将获得憨鼠购8元充值卡及憨鼠购18元平台红包。
来源:憨鼠社区振冀山人振冀山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