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县按照全市工作部署,以开展“抓落实、勇担当,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全力稳增长、促转型、增后劲。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出台《德化县主要经济指标预警研判工作机制》,加强对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的监测、研判、预警工作,全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05亿元,增长7.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82.43亿元,增长10.8%。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及特点
(一)产业支撑有力,工业稳中提质,三产较快增长
1.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33亿元,增长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11.37亿元,增长6.8%;林业产值1.71亿元,增长10%;牧业产值6.67亿元,下降0.1%;渔业产值0.34亿元,下降2.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4亿元,增长7.8%。
2.工业大盘稳中提质。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99.99亿元,增长6.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78.7亿元,增长7.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完成情况看: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7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9.4%。①从增幅上看:全县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98家企业实现正增长;②从总量上看,累计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76家,累计实现产值.28亿元,增长16.2%;③从行业上看,陶瓷业、矿山冶炼业、电力工业三大主要行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3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2.6个百分点。其中,91家陶瓷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65亿元,增长14.1%;8家矿山冶炼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36.43亿元,增长20.4%;4家电力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8.15亿元,增长0.2%;④从产销情况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累计实现销售产值.62亿元,产销率达96.6%;⑤从工业相关指标增速看,全县工业用电量增长4.8%,陶瓷用电量增长7.7%,天然气供应量增长22%。
3.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年,全县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8%,今年来各月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对全县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8%,拉动全县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显著增强。①分行业看:随着我县道路、酒店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全域化旅游雏形初现,旅游业平稳较快增长,带动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持续发展,金融保险、社会中介、物流配置等现代服务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分别增长7.7%、4.3%、5.3%、13.6%、5.1%,5个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8.49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71%。②从第三产业主要相关指标与全市对比看:财政八项支出、金融业存贷款余额、餐饮业营业额等三个指标贡献突出,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1个、5.6个和1.9个百分点。
(二)需求拉动显著,投资稳中向好,消费稳中有升,出口形势较好
1.投资需求稳中向好。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增长13.2%,今年来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①工业投资平稳增长。全县工业投资15.39亿元,增长12.4%。②民营投资支撑有力。全县民营投资43.31亿元,增长28.4%,是支撑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要动力。③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23.99亿元,增长63.5%,较去年同期(-31.6%)提高95.1个百分点。④三次产业投资协调拉动。一产、二产和三产分别完成投资8.38亿元、15.39亿元和.63亿元,分别增长81.4%、12.4%和10%。
2.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82亿元,增长10.9%,较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累计消费品零售额15.05亿元,增长26.3%,限下企业累计消费品零售额为46.77亿元,增长6.7%。60家联网直报的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11.42亿元,增长35.7%,其中21家限额以上电商企业实现零售额5.89亿元,增长43.8%。中石化、中石油、中森美石化、新华都等4家零售额由市级统一核算分解至县级的企业实现零售额3.6亿元,增长3.8%。
3.外贸出口形势较好。全县完成自营出口商品总值18亿元,增长14.7%,增速排名位于全市前列,较去年同期提高10.7个百分点。从出口国家和地区看,对美国、欧盟等主要出口市场呈持续增长态势,出口额分别为7.65亿元、5.59亿地铺,分别增长13%、15.9%;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合计出口2.27亿元,占全县自营出口总值的12.6%,其中对卡塔尔、科威特、斯里兰卡和巴林等中东国家出口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36%、.08%、.29%和.92%。
(三)发展质量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收
⒈企业经济效益提升。1-11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较去年同期提高15.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8.28亿元,增长13.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2.82万元/人,较去年同期增加1.86万元/人;亏损企业仅7家,较去年同期下降12.5%,亏损企业亏损额1.18亿元,下降35.2%。
2.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5.2:58.3:36.5调整为今年的4.7:58.0:37.3。一是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提升,比重达37.3%,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二是制造业内部结构优化。轻重工业比例优化,由上年同期的77.1:22.9调整为今年的75.2:24.8,重工业比重有所提升。
⒊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6.45亿元,增长5.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2亿元,增长0.6%。其中税收收入7.69亿元,增长9.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7.7个百分点。从税收占比看,税性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8%,较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⒋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收。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9.5%。
二、经济运行过程中需要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