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中华陶瓷网”可订阅!在德化瓷雕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众多杰出的在民间艺术大师。在明代,有何朝宗,他巧于雕制观音、如来、达摩、罗汉等佛像,艺术造诣堪称一绝,其作品造型工巧,形神兼备,被视为奇珍瑰宝,在国际瓷坛赢得“东方艺术”的精品之美誉。还有张寿山、林朝景、何朝春等。清代至民国有许良西、游长子、苏学金等。新中国建立后,瓷雕新秀名手辈出,许兴泰、苏玉峰、杨剑民、柯宏荣、陈桂玉等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并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独特风格,使德化瓷雕艺术世代相传,绵延兴盛。1、雕塑世家许良西家族(1)雕塑世家许良西家族许良西,年出生,德化城关湖前人。他秉赋聪慧好学,受家庭环境熏陶,爱好泥塑木雕,具有艺术才华,极富深研精神。据传,曾与当时“山湖祖”泥塑木雕名匠交为好友,相互切磋技艺,尽学所长,得其技法风韵,融会贯通,丰富其艺术内涵素养,不断实践提炼升华,能在一个桃核上精镂观音大士、十八罗汉、善才龙女及龙虎、鹦鹉、竹石、杨柳。许良西家族从事雕塑艺术,据称是继承祖辈家传手艺,而有文字可证,仅能追溯至许良西。自许良西少年时期学艺起,距今近两个世纪,延续6世,代代相承,男女从艺。现存世上的珍奇极品桃核微刻与仙游县龙纪寺五百罗汉瓷像大群雕,皆出自他们中的名师高手。许良西的部分后裔,又先后将这一技艺与事业拓展至香港,传播于海外。到良西友字辈,他们不仅继承家传泥塑木雕技艺,又向当时瓷坛一代雕塑名家苏学金等人研究学习瓷雕,融泥塑、木雕、瓷雕艺术于一炉,成为一代瓷塑名师。其中又以许友义最为著名。在年代末至年代初,良西部分后裔先后徙居香港,创办世华、云麟、兴丽陶瓷厂,从事陶瓷雕塑工艺品生产与营销,将陶瓷生产经营与陶瓷雕塑艺术事业拓展、传播到香港以致至海外。续兴字辈的金盾及儿子成业、成州,兴评及儿子成全、人人皆能瓷塑工艺,以瓷塑艺术为业。2.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许兴泰谱系(1)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许兴泰(年辞世) 许兴泰,年出生,德化县人,8岁时就随父学习瓷雕技艺,年进入德化瓷厂,正式步入瓷雕艺术生涯,年被选送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进修,年调到福建省陶瓷研究所工作。年回德化瓷厂,历任艺术瓷车间主任、技术主任等职。许兴泰从事瓷雕艺术40多年,刻苦自学,潜心雕塑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在继承传统瓷雕技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以精湛的艺术造诣创作的瓷雕精品,享誉海内外。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自学成材者”荣誉称号,年国务院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在年9月,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表彰大会,受到李鹏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许兴泰的瓷雕作品,参加省和国家陶瓷工艺美术评比,屡屡获奖。数十件作品分别获国家、部、省级嘉奖。在年30cm“鲤鱼朝观音”在中国工艺美术家作品展览会展出,被国家收藏,年,36cm“坐岩观音”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设计一等奖,并参加全国陶瓷行业质量评比会,获国家银质奖。 多年来,他与胞弟许兴泽合作,大胆探索,攻克大型瓷雕造型、原料配方、烧成工艺三大技术难关,研制成功高度达1.92m的大型瓷雕。其中,1.75cm“立龙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并被选送到全国工艺美术博物馆定为珍品收藏。3、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玉峰谱系(1)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玉峰 苏玉峰,男,年10月出生,德化县城关宝美人。一代雕塑名师苏学金孙、苏勤明次子。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现德化蕴玉瓷庄主人。 年秋以后,苏玉峰投入新的事业与创作研究项目,继承其祖父堂号复办“蕴玉瓷庄”,向高难度、高品位、高效益方向探求。所有产品皆向“高薄度”下工夫,在传统产品艺术化基础上加技巧化,突破了既薄胎而衣纹线条表现又不失深秀刻划的技法难关。用特殊处理技法烧制出各种高薄度瓷塑产品,增强产品艺术魅力,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这种产品在香港展销,倍受青睐,在台湾和新加坡市场也是抢手货,供不应求。 年创制成功前人所未有的高难度的“百子戏寿”大型群雕。为进一步向更高深方向探求,又将蕴玉瓷庄办为陶瓷雕塑艺术研究所,带领儿女媳妇学艺,培养接班人。其子苏珠庄,亦自幼爱好瓷艺,年到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回来后,已先后创作有《十八罗汉》、《相声》、《济公》、《十二生肖》等多种作品。4、工艺美术大师陈德卿谱系(1)工艺美术大师陈德卿(年辞世) 陈德卿,男,年出生于具有深厚造诣的瓷坛艺术家庭,系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省劳动模范。父亲陈其泰,是福建省陶瓷界当代著名雕塑艺术家。德卿自幼深受家庭环境熏陶,爱好瓷塑艺术。年小学毕业后,随父亲到福州,在省轻工厅研究所陶瓷研究室学艺。他年春回德化,与许金盾一起受聘于德化浔中公社瓷厂,共同从事现代题材的瓷塑设计,创作了毛泽东主席像、红色娘子军群雕、白毛女以及《红灯记》中的李铁梅、李玉和等瓷塑作品。 陈德卿赋有艺术才华,从年到年间,在德化瓷厂雕塑车间搞瓷塑艺术的研究与创作设计中,得到当代著名瓷塑艺术大师王则坚的尽心指导,年又到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泥塑班进修深造,其瓷塑艺术在继承优秀传统风格技法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科学美学艺术新活力。 陈德卿擅长人物雕塑。其作品主要有传统题材的各款姿式观音、弥勒、达摩等佛像;有何朝宗、李时珍等历史人物;有现代题材的摩雅傣、蒙族赤脚医生、父子谈、四姐妹、约会等。其作品先后在全国、省陶瓷作品展览评比中多次获奖。其渡海观音瓷塑,在年11月由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永久收藏。他的童子拜观音瓷塑,在年12月经国家级专家鉴定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并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 陈德卿一家皆从瓷。其妻曾玉兰,年进德化瓷器工业研究所从事瓷塑工艺至今。长子陈恭、次子陈伟、女儿陈丽玲及长媳许淑兰,都先后随父学艺。德卿又于年创办昌德瓷雕研究所,带领儿媳及艺徒从事瓷塑创作研究与生产,在不断提高自己艺术造诣的同时,向瓷塑新一代传授技艺。5、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苏清河,德化县人,年6月出生,(年辞世)。年5月至年12月在德化瓷厂,雕塑组从事工艺创作。年至年开发“白瓷开片釉”项目,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年全国工艺美术陶瓷行业评比会在德化召开,他的16寸“寄艳花瓶”和22寸“芭蕉花瓶”荣获全国陶瓷行业优秀创作一等奖,瓷雕18寸“达摩过江”获二等奖。 年10月创办全省最早的民营科研所“莹玉艺术陶瓷研究所”,继续从事艺术陶瓷雕塑及科研工作。开发研制的“莹玉红”、“莹玉白”等瓷种,在年荣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莹玉红”系列新产品参加全国专利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获金奖和特别金奖。此外,与德化县技术开发中心及许兴泽等人合作的“稀土陶瓷捏塑抽象人物产品”于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与县技术开发中心王金堆等人合作的“工艺色瓷产品开发”项目获省科技星火奖三等奖。年荣获福建省“优秀民营科技实业家”、泉州市“爱国、敬业、守法、先进企业家”称号。6、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双炯 邱双炯,男,年2月出生,现任福建省德化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所长。他自幼就对陶瓷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在13岁时,就进入德化蕴玉瓷庄,投师于陶瓷艺术名师苏勤明门下,学习瓷雕工艺。在学艺6年中,他得到了老艺人的精心传教,学会了捏、塑、雕、刻、镂等一整套不同的雕塑技法,练就了一手绝活。 历任德化县水电局长、县委副书记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雕塑艺术和窑炉知识等书籍,他还利用出差机会参观各地名胜古迹,研究各种人物塑像造型。为充分表现出瓷雕的造型美,他吮吸各派瓷雕艺术的丰富营养,又自学哲学、美学、史学、人体解剖学等知识。经过多年的研习和积累,他将各方面的学识融于陶瓷制作中。 在陶瓷创作中,邱双炯追求明代瓷塑巨匠何朝宗的神韵,运用独特的雕塑语言表现作品的内涵。对造型设计,常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赋于新意,使许多传统作品尽善尽美,在陶瓷界开辟了自家风格。他创作的观音、罗汉、达摩、寿星、仕女和有关历史故事人物等瓷雕作品,无不蕴含着动人的艺术神韵,尤其是在传统的弥勒佛上表现得更绝妙动人。他创作的弥勒佛抓住“笑”的神态特征,赋以灵性,不只是笑在嘴巴上或脸皮上,而是笑自内心、笑容可掬。无论是坐的、立的、盘脚的、挖耳的、挠腮的,还是提脚的、笼袖的、双手高举的;无论是拳头大小的小品,还是德化名胜九仙山的大型佛像,全都笑得真实、笑得自在、笑得坦然,可说是一个一态、十个十态、百个百态,件件成为国内外收藏家争相收购的珍品。年,他的瓷雕精品《贵妃醉酒》不仅瓷质均匀润白、造型线条简洁流畅,而且人物形态动静和谐,作为以电代柴烧制陶瓷的德化名瓷样品敬献给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年,他创作的《象牙瓷弥勒系列新产品》获得“年成都全国星火科技精品金奖”。年,他被福建省人事部门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年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退休后,邱双炯自筹资金创办了陶瓷雕塑研究所,继续投身于民间传统雕塑造型的研究和创作,潜心于挖掘创作高难度的陶瓷作品,用新的瓷雕技法创作传统题材作品,把德化瓷雕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7、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杨剑民杨剑民,福建泉州鲤城东海人。年11月生,(年辞世)。年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大专班陶瓷美术专业。历任德化瓷厂设计室主任、高档瓷车间副主任、科研所所长,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副馆长,德化县陶瓷文化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 杨剑民,从小酷爱美术,喜欢玩捏泥人猫狗。年夏初中毕业后考入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大专班,年夏毕业,同年8月分配德化瓷厂,开始步入其陶瓷艺术实践历程。 杨剑民在德化瓷厂从事陶瓷事业30年,其间曾先后与多位陶瓷工艺老师傅在一起,深受其熏陶与教益;长期与车间技术工人打成一片,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内涵与素养。在长期的设计创作实践中,又将其所学绘画艺术潜移默化融入每件作品中,使其造型工艺、绘画美术与德化陶瓷民间优秀传统风格技法得以高度融汇结合,不断总结改进,更好地提高其艺术效果,使其一件件各具特色的日用、工艺陶瓷作品不断问世,并于历次展评会上屡获高奖。总计有9次分别荣获省一、二等奖,8次分别荣获国家或轻工业部优秀作品(优胜产品)奖、金奖与银质奖。8、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柯宏荣陈桂玉伉俪 柯宏荣和陈桂玉夫妻俩都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柯宏荣,德化县城关凤池街人,年出生于陶瓷雕塑艺术家庭。他从小爱好瓷塑艺术,在上学时,就喜欢随母亲到瓷厂艺术瓷车间摆弄陶瓷品,更爱当母亲的小助手,搞粘接,刻耳、目、嘴、鼻,修坯,抹水。年,高中毕业后,到县瓷器工业研究所拜老艺术家陈其泰为师,学习陶瓷雕塑技艺。年11月,以“随母学艺”招入德化瓷厂,并以实践技术考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分配到设计室,跟随陈德卿师傅学艺,从事基础训练。他先后得到名师陈其泰、陈德卿父子的教诲、指导,迅速脱颖而崭露头角,年秋开始创作设计,年创作的《李白》、《云中子进剑》瓷塑与凤凰文房用具作品就荣获福建省青年小发明、小创新竞赛优秀奖与全国纪念奖。他经验丰富,底蕴深厚,赋有艺术灵性,其作品不仅有传统的手法,还具有鲜明个性,成为德化瓷坛获奖作品最多的作者之一。 陈桂玉,年出生,德化县高阳人,是瓷塑艺术名家邱双炯外甥女。年,陈桂玉进印刷厂做工,一边自学中学文化课,一边自学素描、瓷塑。工余时间到县瓷器工业研究所,向陈其泰师傅学习瓷塑。她具有艺术天赋,又敢于尝试。年,就带上瓷泥,独自闯到乡下,寻找到民间收藏家,央求其将所珍藏的何朝宗的瓷塑坐石观音供她临摹。其间,她整整花了4天4夜,认真细心地琢磨,一丝不苟地临摹,仿出一尊约12寸维妙维肖的《仿何坐石观音》。年,她以优秀成绩考入德化第二瓷厂,被分配到设计室作为“苗子”培养,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年毕业分配到德化瓷厂,正好与柯宏荣同在艺术瓷车间。他俩结婚后在生活上、艺术上比翼双飞。年以来,夫妻俩的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有29件,其中国家级奖有12件。他们俩的瓷塑作品《三月三》、《山鬼》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收藏,《长相依》、《苏武牧羊》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年3月,他们到新加坡举办“夫妻瓷塑艺术精品展”,展出各种题材的高白瓷、建白瓷瓷塑精品多件。鉴赏家、收藏家称誉他俩的作品“风格别树一帜,技艺巧夺天工”,纷纷争购珍藏。好文推荐
咱厝有座汉侯博物馆,满藏瓷都德化的艺术瑰宝与精神财富
84岁高龄邱双炯大师巨作——牛首山“四大菩萨”
G20国宴餐具精美绝伦,最具代表的19道杭帮菜你吃过几道?
厉害:连紫华2.2米牛首山"四摄菩萨"抢先看
福建博物院藏德化瓷器
德化“文革瓷”欣赏
走进陶瓷博物馆--畅游在德化的陶瓷历史中
细数德化陶瓷古窑址
不只是瓷烧制技艺,德化还有这么多非遗项目
鉴赏
价值上亿的瓷器都长什么样
赞叹
形神皆美的德化瓷观音
德化名瓷闪耀羊城精彩纷呈
几张图告诉你德化瓷器是怎样炼成的
世界陶瓷之都—中国德化(视)
动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