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镇是宁洱县唯一的贫困乡镇,全镇辖8个村、9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其中党员39人。德化镇党委以“双强一带”为目标,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发展好路子。
把镇村两级党组织建成
脱贫一线的“指挥部”
实施强堡垒攻坚行动。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首先要有坚强有力的党委领导核心。镇党委深刻认识脱贫攻坚政治责任,锁定今年脱贫出列硬任务,以“两学一做”为载体,凝聚扶贫共识,抓牢扶贫党建“双责任”的落实,把握“班子团结、正确决策、狠抓落实、勤政廉洁”四个关键抓实班子建设。书记镇长任双指挥长,组建一室十组作战体系,聚焦“扶持谁、谁来持、怎么扶、如何退”,依据群众缺资金、缺技术、因病等七大致贫原因和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绘制脱贫“九条路径”作战图、任务“进度图”和人员“责任图”,挂图作战,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建强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年内,共召开党委班子会议11次,9次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召开周一指挥长例会与“两学一做”学习例会15次。同时,高度重视村级班子建设,高质量完成8个村“两委”换届工作。依托“德化镇党员干部培训学校”,集中学习和现场参观相结合,分6期重点对村“两委”班子、致富带头人、入党积极分子共人次进行党建、精准扶贫、强农惠农政策、产业发展、实用技能等方面培训。先后组织赴大理、思茅区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切实打造一支有文化、能致富、服务强、会引路的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队伍。79名党组织书记中,致富带头人56名,占比70.9%,高中以上学历38人,占比48.1%。
实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行动。“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对9个后进党组织实行“一支一策”挂单整改。如,顺安村连续三年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换届后,5名年富力强、能干事、想干事的人进入班子。勐泗村厂洞党支部由后进蜕变为先进。做到大门随时开、电话随时通、问题及时办,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稳定团结。
实施阵地升级攻坚行动。以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推进8个村阵地提标升级。计划投入资金.9万元,重新规划建设4个村级活动场所,修缮4个,建设村民小组活动室44个,党员10人以上村民小组活动室全覆盖,全面提升阵地服务功能。
把党员干部锻造成
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开展党员先锋帮扶行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亮身份晒承诺”活动,名党员公开“我是党员,群众脱贫我来帮”承诺;8个村成立党员服务队、施工突击队等,向困难群众伸出援手,如干田村党员服务队为贫困户建房、种红薯。成立脱贫摘帽宣传队,以小品、花灯、说唱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脱贫摘帽政策,走村串寨,广泛宣传,发放脱贫摘帽宣传册余份,深入发动,坚定脱贫攻坚信心与决心,政策宣传覆盖8个村。
实施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攻坚行动。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脱贫致富项目,每个村都有党员致富带头人,有帮带能力的党员每人至少结对帮扶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镇50名党员通过万元基层党员创业致富贷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如,那迁村南德小组党员杨云荣在镇党委支持下,申请创业致富贷款65万元,成立养殖合作社,建成占地平方米的生猪养殖厂,养殖规模达余头,年产值余万元,带动69户贫困户发展致富。
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攻坚行动。20家省、市、县和镇单位干部人挂包8个村户人建档立卡户,8名优秀干部、8支工作队驻村,14名党政班子成员挂点联系到村、10家企业帮扶到村。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帮扶体系,做到“一户一策一干部”精准帮扶。开展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各挂包单位与驻村干部将脱贫“大事”当“家事”,把贫困农户当家人,共协调项目资金.64万元,极大缓解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资金不足的困难,形成了“领导联镇帮、第一书记驻村帮、干部联户帮、区域协作帮、社会参与帮”五帮工作机制。
实施壮大集体经济攻坚行动。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实现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制定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助推精准脱贫方案,采取“挂钩部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村两委”的形式,以村为单位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年内,整合万项目资金用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年底可实现8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2万元以上。
带领群众走出一条
产业发展的“好路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产业。烤烟一枝独秀但种植水平普遍不高,传统养殖小、散、弱,产业结构单一,是德化小康路上最大的“拦路虎”,镇党委立足区位、人文、资源优势,发挥统揽作用,坚持短、中、长结合的原则,立足脱贫摘帽,着眼全面小康。发展思路上,重点写好种养殖“大、强、特”这篇文章和打好乡村旅游这张牌,推行“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镇8个村级党组织均成立专业合作社。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大力发展核桃、坚果等经济林果和黄牛、黑山羊、土猪、土鸡林下养殖,大力推广林菌、林药种植。依托“政策推动、示范带动、龙头牵引”,资金上,用好用活县“”产业扶持政策和“整乡推进”项目实施,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有机结合,切实增强村级和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目前,共发放产业贴息贷款84户万元,整乡推进产业扶贫资金.4万元,龙头企业到户资金.44万元。年内可稳定脱贫出列户人,并以荒田村立体式产业脱贫模式为示范,走出一条富村富民富镇的产业发展好路子。
宁洱县委宣传部发布
文:德化镇党委
图:黄宇思
编辑:朱卫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