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媒体看德化历史与现代的对话走进世

在瓷都德化

有许多酷爱陶瓷艺术的年青人

他们创建自己的工作室

为实现梦想、努力创造艺术奇迹

下面

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走进世界陶瓷之都德化

让我们了解这青年陶瓷艺术家

是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德化是千年古瓷都

同时又是重要的陶瓷产区

烧制瓷器的窑口数量相当多

但是现在全德化还在使用

只剩下三座

这座月记窑就是其中

保存完好、最为久远

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陈上升是这里的老艺人,制作大茶壶是他的本事,从调浆、生坯、修坯、打眼、粘接、修磨等工序都沿用古老的陶瓷制法,据说现在还懂这种手艺的人已经不多了。

记者陶琳琳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记载了陶瓷生产的复杂程度:“手过七十二,方克成器”,也就是说一件完整漂亮的陶瓷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才可以呈现在众人面前。

为了宣传德化陶瓷文化

当地政府把“月记窑”

建设成为集古龙窑生产场景

陶瓷艺术品创作

陶瓷文化体验与陶瓷文化的

交流活动的陶瓷文化旅游景区

由于游客汇集

这里也成为

青年艺术家的梦想摇篮

陈添贵夫妇就是其中之一

早年他们夫妇来到这里

开办了陶羽工作室

制作各类型茶具器皿

陈添贵告诉记者

他爷爷这辈就开始做陶瓷

爸爸也是从事陶瓷业

做传统雕塑类工艺品

他从爸爸那里吸收做陶瓷的经验

学到很多工艺再自己构思创新

尽管当前古法柴窑

已基本被电窑、气窑等取代

他仍喜欢用传统的

陶瓷烧制方式制作陶瓷

古老的烧制方式

与当代陶瓷工作者的

艺术创新相结合

丰富了陶瓷创作的形式和内涵

陶瓷艺人陈添贵

兴趣,这是我的爱好,我喜欢坚持,我喜欢为它去做。

有好的发展平台

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

美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

他们抱着对陶瓷艺术的

深厚兴趣和追求来这里创作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个性

跟时下流行的时尚元素相结合

在市场上都是高大上的艺术品

让很多人争相购买收藏

为了使产品更迎合市场更环保,陶瓷工作者又开发出西洋工艺瓷、红壤陶等近万个品种。

德化博物馆副研究员陈丽芳

这些陶瓷属于釉下精陶,它烧的温度一般在至度之间,不会很高,它的原材料就是漫山遍野的红土,用红土做西洋工艺瓷刚好保护了高岭土的储量,同时这个釉下精陶属于环保产品,它如果风化或打破了,埋在地下又会变成泥土。

在凤凰山麓的德化陶瓷博物馆

左边是陶瓷学院

承载历史的圣地

一边是创造未来的殿堂

是瓷都德化文化和精神的家园

是“中国白”的文化印记

千年古县的一脉相承的见证

来源:高要广电新闻编辑:莫莎编审:容娟                







































北京哪治女性白癜风好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zy/6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