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德化,一起ldquo氧rdqu

相信大家

最近的朋友圈被这样一句话刷屏了

↓↓↓

“来德化,我’氧‘你”

原来

咱厝德化获评年度“中国天然氧吧”

全省唯一哦!

引得网友大赞!

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等等……

7月18日,在“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发布会上,德化县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至此德化再添一张国家级生态名片,成为拥有中国好空气的生态“洗肺”胜地。据悉,全国共有51个地区获此称号,福建省仅德化上榜,引来众多网友大赞,喊出“来德化,我‘氧’你”。(点击查看相关报道《厉害了!德化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再添国家级生态名片~》)

多年来,德化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掘高质量的旅游憩息资源,发展健康生态旅游,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留下琳琅满目的瓷艺精品和数百个窑场遗址,还留下绿水青山这笔宝贵的财富。

坚持生态保护转变发展方式

提起德化,也许更多人想到的是德化白瓷。然而德化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兴瓷不忘环保”,把生态保护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具体做法有,以集聚战略实现休养生息,提出“大城关”发展战略,随着第二、第三产业和人口向城关大量聚集,农区和林区得以休养生息,生态得以保护繁衍,森林覆盖率迅速提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以能源革命实现生产变革,上世纪80年代,利用境内水资源充沛的优势发展水电,大力实施窑炉改造,实现以电代柴、天然气烧瓷的转变,实现了陶瓷生产能源的清洁化和“千家企业无烟囱”,成为全国第一个无黑烟污染的陶瓷产区,荣获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

围绕“绿色”这一主题,德化广泛开展循环经济实践,成为福建省首个县域循环经济试点县,荣获国家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示范县称号,德化陶瓷产业园区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坚持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市

“漫游在青山绿水间,体验夏日漂流的激情与丛林探险的乐趣,感受弥漫着原始森林气息。”来自福州的游客王孟凯告诉记者,早就耳闻德化的青山绿水,于是这个暑期,他带着一家人自驾前来,果真没让人失望。

葱葱德化绿,润养“中国白”,这是大自然慷慨的赠与,更是34万德化人民的共同坚守。德化以打造“生态旅游宜居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共创共建,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改善城乡宜居环境。

按照创建全国生态乡镇、生态村的标准和要求,着力打造一批生态优美、环境整洁、生活舒适的“悠美乡村”;树立“把城市建在森林中”理念,大力实施“四绿”工程,获评省级森林县城、国家园林城市;以争创国家级生态品牌为抓手,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拥有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岱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龙门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8块国字号生态品牌。

坚持生态效益调整产业结构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未来的大计。德化立足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变,促使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

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着力扶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重点发展林菌、林禽、林畜等林下经济和“三黑三黄三宝”等特色农业,以及“观赏农业”“品尝农业”等乡村旅游业,拥有黑鸡、黑兔、淮山、黄花菜、十八学士茶花、德化梨、德化黑羊等7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荣膺“中国早熟梨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竹子之乡”称号。

推动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型。鼓励发展科技型、环保型、资源综合开发型工业,彻底取缔“十五小”和水煤气站,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调整工业结构,提升工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和水平。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13.1%,达到了“增产不增污”的目标。

积极培育发展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产业转化。倡导旅游“绿色消费”,使全县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观音德化新媒体中心

来源:东南早报、德化网等媒体

责编:卷耳

听了这一首《瓷都追梦》▼

你就知道德化有多美~

点击下图可了解更多↓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zy/65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