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到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各地春节习俗各不相同
你的家乡是否有着许多特色的习俗呢
今儿介绍德化本地的春节习俗
首先献上德化春节民谣:
春节除夕除夕午夜后子时到卯时之间择一良辰,开启大门,同时焚香点烛,燃放鞭炮,既表示新的一年开始,也祈求吉利和顺。也有人选择“开正”时辰在除夕零点新旧交接时大放鞭炮、烟花、焰火,喜迎新岁。
祀神“开正”后,祭祀天地、家神和祖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式。除夕夜,家家户户在厅堂摆好案桌,备好供品(盘、碗、盅盛物品放在簸箕置在库房里);供品有猪头、猪尾、鸡、鸭等三牲;白粿、香菇、金针菜、木耳、笋衣、豆干等九斋;果品(多为柑和桔)以及茶、酒、香、烛、鞭炮,至祭祀时辰摆到案桌上。祭神时,家中长者主持,全家穿戴一新,先祭拜天地神明,然后焚香点烛,烧金纸,放鞭炮,祈求新的一年中合家平安、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后依长幼次第祭拜祖先。
春节初一拜神民间有初一出门看财神方位选择走向的习俗,如果朝财神、喜神方向走就能发财,一年都会遇到喜事和吉利的事。这种信仰流传很广,民间仍有市场。 食俗除夕,各家各户备齐各种素菜(九碗素菜、五道点心、五色果品)祭拜祖先。正月初一早餐全家吃素,表示对祖先的虔诚尊敬。吃蒸“岁饭”和整棵芥菜加冬笋烹煮的“长命菜”。吃了“长命菜”表示人人会健康快乐、长命百岁、食足寿长。 有人大年初一早上吃的饭菜必须是除夕夜预做的,重热既可,谓之“隔年饭”,表示去年的饭吃不完还有剩余。大年初一早餐必是面线,而且要配上两个“太平蛋”,象征一年中福寿绵长、太平如意。 有人大年初一早餐吃素馅的饺子,寓意“素素静静”“平平顺顺”,新的一年没有烦恼,一切顺利。饺子有白菜馅、酸菜馅、豆腐粉条馅等。 现在,初一的食俗大多仍在流行,不过素食少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餐桌上的食物更丰富,更讲究了。
春节初二拜人初二要早起、早忙,要准备接待女儿女婿,一般是在家设宴招待女儿女婿。人们也习惯成群结队到亲朋好友家拜年。
春节初三初三传统称为“赤狗日”,是一个不吉利日子,这天人们一般不出门、不请客,而是留在家中,以免出门被狗咬,遇上赤狗凶煞。
春节初四迎灶神初四是灶王爷回民间的日子,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守在家里,准备丰盛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灶神。
春节?初五??隔开?初五,俗称“初五隔开”,大小商家开门营业?match??match?,各商家用红纸写“开张大吉”“大吉利市”等张贴在店铺门前,其他人也开始忙于生计。大年初五又称“破五”,意为禁忌破除。
春节?初?六????臼肥???初六开始大扫除,祭拜厕所神明(俗称“东西公、东西婆”)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称为“?臼肥?”。德化乡村的农民开始下田,准备春耕,农事开始。也有俗信大年初六是“送穷”,即把穷鬼“送出门”。
春节?初七??人生日??初七是?人生日?,大年初七这天早晨,家家户户备好煮熟的鸡蛋、面线、猪脚、鸡汤,每人吃一双鸡蛋,一碗面线。传说,古代女娲创世,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才创造了人,因此,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大年初七的民俗是要安顿好自己,使身心得到休养。
春节初八谷生日?初八传说是谷子的生日,腊月廿八做“冬米粿”,其中要做几块大米粿,做一个冬米粿“米斗”,初八这天,农家备大米粿、香、烛在谷仓祭祀谷神。正月初八又被称为“顺星节”“接星”“祭星”,是可以通过观察天上的星星预知一年运气的节日,俗信,初八天气好,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初八还有放生的习俗,要把家里养的猪、鸡、鸭放归野外。
春节初九天公生?初九是天公生日,这一天的祭拜活动是正月以来系列活动最为隆重的一次。这一天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裤、内衣,也禁止倒垃圾,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
春节初十地生日?初十是地生日,这一天,禁止动用锄头镐子上山翻土或除草种地。过了初十,人们就忙于准备迎接元宵节了。
明儿就是除夕了
小编祝大家新年快乐!
文章来自自德化民俗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成功村镇银行,咱德化人自己的银行!德化县浔中镇龙津北路群盛翰林府邸6号楼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