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社行走德化寻访白瓷的前世今生

这是一篇叙事帖

也是一篇科普帖

在最前面

感谢上古名瓷的卢华禹总经理

和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郭丽珍老师

以及当天所有诚心传授我们知识

认真回答我们的疑问的人

第一件事,我们参观了上古名瓷的瓷器展厅,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众多风格独特、造型各异的茶具令我们眼界大开、惊叹不已。

展品目不暇接

名满天下的德化白瓷更是纯洁剔透、明丽动人。

第二件事,参观工厂,听卢总讲瓷器生产制作的程序和工艺。

简单讲,把高岭土稀释加工而成的泥浆灌进模具中,离心处理之后,剥出泥胚。器件成型的关键在于接胚,比如把壶身壶嘴和壶柄接起来;修胚的功夫对品质影响也尤为重要。将成型的泥胚用度烧制蒸干水分形成素胚,素胚上进行手工绘图,上釉,再经过度高温烧制后出来的就是成品了。

素胚手绘

这过程中有很多细节需要讲究。

粉碎原矿土是用简单的木槌机械砸到细碎成粉,而不能研磨,因为研磨会破坏矿土固有的几何形状。模具是石膏做的,有吸水的性质,使得附着在模具壁上的泥浆先干,待到厚度适宜,倒掉多余的泥浆,剥开模具即可得到成形的泥胚。

离心甩浆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泥胚的塑性,使其不易变形。模具接口处会在泥胚上流行痕迹,所以需要进行修胚,使得泥胚圆润无瑕,修胚还包括对器口的精细化处理。度烧制的过程是现代做法,代替了古代自然晾干的程序,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风险在于,用烧制的方法外部会比内部先干,容易导致烧出来的素胚开裂。

瓷器的颜色很大程度上由釉决定,原色的素胚裹上粉色的釉液烧制出的瓷器居然呈现淡青色,这是因为高温下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经过氧化还原,生成不同的物质,使得釉的颜色随之变化。另外很多窑变现象都和釉有关,比如著名的冰裂纹的形成就是因为胚的膨胀性比釉的要大,导致釉面开裂。

上釉

窑内控温十分关键,有严格的升温曲线,有烟囱与大气相通,但烟囱无关废气排放,而是为了形成对流、引导火势,不同天气情况大气状态不同,从而影响瓷器的品质。在没有精确的温度检测设备的时代,烧瓷的师傅通过看火焰颜色,看瓷器烧制的程度等进行温度控制。现代还有一种有趣的温度监测装置,叫做温锥,不同的感温材料制成不同号码的温锥,而不同号码的温锥会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弯曲,以此判断窑内温度。瓷器出炉后,还要从成品中挑出瑕疵品,进行修整后回炉重烧。

温锥

关于瓷器市场,随着大时代环境的变迁,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大大增强,人们开始追求休闲健康的生活方式,陶瓷茶具开始有市场,并且这个市场还在日渐壮大。德化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陶瓷,而德化的陶瓷产量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且大部分产出出口海外,事实上,德化的陶瓷业曾经搁置了很多年,改革开放以来,德化人纷纷重拾旧业,当时陶瓷生产绝大多数是为了出口,到现在,德化几乎仍然是人人涉瓷。史料记载,德化自宋元时起,就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瓷为媒,漂洋过海,把优秀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白"(BLANCDE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

遗憾的是,德化白瓷有品质有口碑却未能有一个响亮的国际知名的品牌,问题可能在于,目前涉业人员的文化程度都比较低,这些年情况渐渐好转,越来越多年轻人心系德化陶瓷的未来。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意味着市场尚且充分竞争,参与者都还有机会,中国陶瓷品牌大为可期。

……

未完待续

如果你对陶瓷和茶有兴趣

如果你有自己的见解

下方留言一起来讨论吧

十八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去哪家医院好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zy/3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