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80119/6010187.html崇文争先,风华正盛;文脉赓续,守正创新。9月28日,第九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闭幕式暨祭孔大典隆重举办。恰逢孔子诞辰日,社会各界人士、专家学者和孔氏后裔代表等余人齐聚孔庙,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典,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让活动现场更显庄重肃穆。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东城区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推出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古建音乐季、文化惠民东城行等东城文化月系列活动。本届国学文化节以“国学圣地德化天下”为主题,推出“万世师表国学大典”“大学之道国学创新”“文教风行国学联动”“春风化雨国学讲堂”“海纳百川文明互鉴”五大板块14项重点活动及40余项联动活动,有力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代代传承、日久弥新,打造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国学领域品牌文化活动。国学大典-溯源传统文化根脉-“万世师表国学大典”板块以古典雅致的开幕式与庄严肃穆的祭孔大典仪式为主,精彩荟萃的文艺演出与行止肃肃的祭孔仪式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气韵。无论是开幕式上的儿童茶道表演,还是儒风浩荡歌伴舞《孔》,都生动阐释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本次活动还为参与活动的优秀青年代表及团队颁发“国学风尚官”荣誉证书,鼓励青年群体在中华文化传承传播领域发挥青春力量。祭孔是为了尊崇与怀念孔子在孔庙举行的隆重祀典,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学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每年例行举办祭孔大典,缅怀先圣先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的祭孔活动也通过线上直播,让更多市民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国学创新-展示传统文化之美-“大学生国学文化交流会”是本届国学文化节的创新活动,旨在长期打造一个国学文化交流分享的平台,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20余名学子展示国学风采。5场交流活动涵盖“传统文化在高校生活的创新应用”“汉字认知的交叉学科探讨”“先秦典籍的现代诠释”“从传统服饰与礼射走进礼文化”“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廖名春,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孔子与儒家文化研究所所长方铭,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蒋玉秋等七位专家进行精彩点评。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培养的新汉学博士雨果,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已有6年,怀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为大家带来另一个文明视角下对儒家文化理解,现场观众报之以热烈鼓掌。来自法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新汉学博士感叹:“我们没想过大家讲传统文化可以这么贴近自己的生活,这么有意思!希望能让我们更多的同学们来听!”《少年演说家》青少年国学演讲展示活动以“品悟中华经典,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以演讲为主要形式,通过阅读、培训、讲座等形式让青少年体会传统文化之美。活动的优秀作品也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进行同步传播。国学联动-联动彰显“文城一体”-教化如风,吹拂心灵。在“文教风行国学联动”板块,东城区文化空间共同发力,国学读书会、国画体验、国学戏剧、古法拓印等一系列国学活动轮番举办,活动覆盖北京市珐琅厂、龙顺成非遗博物馆等3个非遗空间,翰林书院、雍和书庭等5个实体书店,中央歌剧院、智化寺、东四胡同博物馆等6个文化地标以及辖区内17个街道的30多个点位。弦歌不辍,思接千年。音乐剧《南孔》在中央歌剧院上演,通过对“孔洙让爵”的经典历史事件的再现,将观众的思绪拉到历史的漫漫长河。翰林书院启幕“盛世修典·乾隆石经影印本展”,并举办《乾隆石经》出版座谈会,为兼具学术参考价值、版本价值及书法艺术价值的乾隆石经保护利用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区30多个文化空间推出百花齐放的惠民活动,让国学走进市民群众,推动国学活动常态化、国学教育大众化、国学体验精品化。北新桥街道举办“诗歌与情志”活动,创新诗歌讲解方式,结合心理学认知理论,着力将诗歌还原成真实的动作和场景,将孩子和家长们带入到诗歌意境中。“我从没体验过这种讲诗歌的方式,真的让人身临其境,孩子也收获良多!”一位活动现场的家长惊喜地说。国学讲堂-名家解读革故鼎新-春风化雨,泽润心灵。9月19日,“国学大讲堂”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隆重开讲。活动特邀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出版社社长章宏伟带来精彩分享。余位国学爱好者现场聆听专家讲座,感悟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陈来教授以“《周易》中的变革思想”为主题,深入阐述了《周易》中的变革思维。唯变所适、观其变化、通其转化、损益乃革,《周易》作为传统经典,彰显中华文明在应对内外环境变化中革故鼎新的时代精神。章宏伟社长以“乾隆雅好与清宫书画收藏”为主题,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基于清宫馆藏的书画鉴赏分享。章社长对历史细节信手拈来,藏品数量熟稔于心,一个个鲜活故事让人如临其境,在书画作品里窥见盛世王朝的诗意风华,感受到了传统书画艺术的文韵悠长。文明互鉴-联动搭建文化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文化因交流而丰富,文明因互鉴而多彩。国学文化节“海纳百川文明互鉴”板块,联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康奈尔大学、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31所海内外高校共计45个高校学社,以学社为纽带打造融合琴文化、茶文化、中医药文化、书法文化等传统文化社团活动。华服展演试穿、经典诗篇诵读、各地茶叶品鉴多品类活动纷纷亮相,打造起连接国学与国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桥梁。全球华人学子四海一家,共同助力中华文化传承发扬。武汉大学云在古琴学社等联合举办了“一弦分秋”癸卯秋分雅集,以琴会友,余韵悠长。重庆大学学生茶协会、汉文化协会举办了“琼林宴”,品一杯香茗,赴一场追求自然、内敛清雅的审美体验。上海中医药大学鸣谦学社举办了秋分·国风游园会活动,中药版飞花令、投壶、锤丸,让参与者在娱乐中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中文学会举办了文化分享会,月饼、团扇、华服等中华元素亮相新加坡校园,为当地增添亮色。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德国柏林大教堂、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荷属库拉索岛,一场精美绝伦的中华传统服饰展示活动上演。法国博衍汉章传统研习会、德国汉文社、纽约汉服社、荷属加勒比汉文化社的中外友人身着传统服饰,在全球文化地标前为国际友人带来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的邂逅。中华服饰与外国建筑相映成趣,融汇成各个文化胜地的一抹亮色。中华文明如大江长河,奔流不息,赶赴更为伟大的前程。山不让尘,川不辞盈,东城区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致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贺信精神,继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相未来,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新期待,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字: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图片:闫文张维民王贵彬区文旅局孔庙国子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