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
在中国被大明王朝所统治的时期,西方正在经历一场文艺复兴。
在这场属于思想和艺术的解放运动之中,西方涌现出了一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画家、雕刻家、哲学家等。如忍者神龟组合(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多纳泰罗),而同时期在东方,文明昌盛的中国是否有能与之相媲美的大师呢?
答案是肯定的,必然是有的。在整个世界都为这场文艺复兴而产生着莫名改变,当世人都在为“大卫”们的诞生而惊叹的时候,有一抹“中国白”给这场盛会再增添了许多色彩。
一条丝路接远方万邦争看中国白“中国白”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陆主流国家如法国等对德化白瓷的称呼。元朝时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将德化白瓷带回欧洲的时候,德化白瓷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外观就引起了欧洲大陆各国贵人们的惊叹。
欧洲各国普遍认为德化窑烧制的白瓷中,如象牙白,胎质细腻,凝脂似白玉,中国诸瓷器中的珍品,堪称是世界白瓷之母,因此给德化白瓷以“中国白”的赞誉。
在当时的日本甚至一件普通的德化白瓷,都会引发上万人的争抢。而在东南亚诸国中,一件来自中国的白瓷可以换取等重好几倍的黄金或者是珠宝,也就是说一件克的德化白瓷能卖克黄金或珠宝的价格!
而那时候的欧洲人在赞叹之余,他们想到的是把德化白瓷永远的留在欧洲。还记得那个为了瓷器疯狂的波兰皇帝奥古斯都二世吗?
购买中国瓷器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让他萌发了想自己烧制瓷器的想法,靠着一个药剂师出身的化学家伯特格尔,年,他成功的烧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件白瓷,同时建立了欧洲第一个瓷窑——梅森。不过此时也都还只是软瓷而已。
18世纪的英国通过仿烧德化瓷,成功烧出了自己的硬瓷,由此可见整个欧洲那时候对于德化白瓷的推崇和追捧!
百花齐放欧陆争鸣何来观音渡重洋就在那样一个璀璨的时代里,欧洲艺术界百家争鸣。
尤其是在雕塑界,前有米开朗基罗后有罗丹等大师的基础上,诸如《大卫》、《摩西》、《地狱之门》等作品层出不穷!中国德化瓷塑又是怎么能在如此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的呢?
在大多数时间里,中国的陶瓷之于世界诸国尤其是欧洲诸国只能说是昂贵的奢侈品,但不能说是艺术品。在他们眼里那时候的中国或许是一个巧匠之国,物产丰美,但是世界艺术之都却是巴黎。
艺术往往都是和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可以简单的认为是有思想的在创作,而不是批量生产,而很显然中国的陶瓷那时候基本上都是批量生产。
所以有些东西固然精美,但谈不上是多么伟大的艺术品。
就在这样一种环境里,明朝万历年间宗教界出了个大事儿,确切的来说是佛教界。那时候大凡是皇家必然是礼佛的,古时候我们常说寺庙僧侣不好,经常大兴土木兴建佛国。佛国里的佛往往都是用大型的佛陀雕像(乐山大佛)或者大型壁画(敦煌壁画)来体现,为了建造这些东西,聚集大量能工巧匠,确实是劳民伤财。
▲乐山大佛
并且作为一项宗教和政治任务,基本上造型都是千篇一律,宝相庄严之类的,基本上无创意可谈。可是突然某一天从德化流传出少有的,特殊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小型佛教人物雕塑出现在市面上了,并开始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其中的观音,非常与众不同。
“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
新潮的观音瓷塑,她不同于平常的观音那种神圣的庄严,而往往是慈眉善目,化慈悲为慈祥,衣着简朴,清新自然。很显然这是区别于佛教典籍里的观音形象的,但是更符合信众心目中的观音形象。甚至有人作诗赞美“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这可以说是对于观音瓷塑的最高评价了。
▲何朝宗作品
当这些作品流传到日本和东南亚等佛教国家的时候,他们认为这是上天赐下的神物。远渡重洋登陆欧洲的时候,更是被一向对于艺术很挑剔的欧洲人认为这是“东方维纳斯”!它已经不是简单的德化白瓷了,而是一件真正可以比肩米开朗基罗等大师作品的艺术珍品,是天下共宝!
其实对于大多数欧洲人来说,在过去他们承认的始终是中国陶瓷的烧制技艺,因为那个太难以复制。但当他们成功复制之后也就不再那么崇拜了,就如同现在世界名瓷的品牌大多数都是国外的。但是骄傲的他们这次却也不得不认同这件东方陶瓷艺术品,这是为什么呢?而能创造出如此艺术品的人又是何等的卓越不凡呢?
众妙之门世称“瓷圣”那些在当时被人们所惊叹的瓷塑,都是一个名为何朝宗的人所创作的,他被人称之为中国宗教雕塑艺术第一人。
仓老师在前面已经说过了那时候的宗教雕塑都是怎么一回事,作品宗教特征明显,没有灵性也就是没有灵魂,那些工匠们或许也不是很懂宗教教义之于人的意义。
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在艺术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及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
很显然,东西方艺术大师对于艺术的理解终究还是殊途同归,何朝宗的瓷塑就是基于这种想法而创造出来的,他热衷于独立创作,基于对德化瓷土的了解,他重新设计了许多宗教雕塑的形象,如他做出的达摩和观音等形象区别于传统佛教典籍里的形象,褪去过多的神性,更符合人性的需求。毕竟,做艺术家也要先从做人开始。
何朝宗眼里的宗教教义对世人有意义的其实就是种种美德,而他要做的就是通过德化瓷塑去创造出一个个能表现这些美德的具体形象并让人感受到生的气息。如他的作品《达摩渡像》,达摩被置于一片汪洋大海之上,双手合抱在胸前,双眸深邃,凝视远方,让人很轻易的就能感觉到达摩弘扬佛法决定东渡的决心和毅力。
何朝宗的作品不仅仅是佛教人物,还包括道教以及中国传说人物等等。但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脱离“人”这个核心的主题,就如同郑板桥画竹,无论他怎么画,我们都能感受到竹的气节。徐悲鸿画马无论是奔马、立马、马群都能让人感觉到一种奋斗的力量。而何朝宗的“人”核心想表达的就是真、善、美,也应该是他自己对于世界的美好诉求。
▲何朝宗作品
所以,在他的作品里,西方人看见了东方瓷塑中少见的属于艺术家本人的个性和智慧!就像是一直都在吃国产山东樱桃的人,突然吃到一颗智力车厘子,那感觉,想象一下吧!所以何朝宗火了!
个性和智慧正是艺术家最不可或缺的。他,何朝宗,在明朝开启了德化白瓷的众妙之门,引领者“中国白”的发展方向,后世人尊称他为“瓷圣”,实至名归!
继承者们wel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北京医院专业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