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培(德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据世界银行《遏制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报告,未来20年中,我国糖尿病患者将成为慢性大病患者中最庞大群体。进入21世纪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高发,而且已经超越城市,走向农村。如何遏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我认为:第一,需将“健康中国”作为全县卫生工作新思路,制定中长期国民健康发展规划,把人民健康状况及公平性健康绩效指标,包括环境污染治理、健康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参与、全民健身、维护健康的财政投入等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第二,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遏制慢性大病、促进国民健康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次,对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要求高,可考虑在现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基础上,提高规模,扩大职能,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协调议事机构和部门合作机制。第三,建立经济发展对慢性大病影响综合评价制度。对可能影响人民健康的经济发展规划、重大工程、产业项目,在审批之前,要增加对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调查、预测和评价程序。建议把预防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建立公共卫生投入激励机制,总结扩展慢性大病医保救助试点地区的经验和范围,探索层次清晰、安全高效、成本合理的慢性大病救助体系。
连婷(德化县卫计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程书钧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公共卫生政策,实行类似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全民健康计划,发布国家膳食营养指南,引导公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首先,慢性大病有一个共同诱因就是吸烟。在我国有三亿人主动吸烟,六亿人被动吸烟。香烟中含有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其次,缺少运动,导致糖尿病、脑卒中和肥胖及恶性肿瘤发生。第三,饮食不健康。多盐导致血压高,多肉、多油导致高血脂,水果和蔬菜食用量过少。
林思燕(德化县卫计局副局长):一、我国疾病发病在近几十年内,出现了从传染性疾病向慢性非传染性大病的流行病学模式转变趋势,进入了慢性病的高负担期。慢性大病发病增长速度加快,波及范围广泛,已经开始由城市逐渐向农村蔓延,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二、相比较国家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用于经济发展项目的投资,我县医疗卫生事业的投资仍明显不足,尤其是农村更为薄弱,应对慢性大病“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高发态势难度较大。三、经济的飞速发展直接增加了人民的健康福利,延长了人民的寿命,但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仍会使慢性大病高发势头难以遏制。这不仅严重威胁居民健康,消耗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还将制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四、全民健康意识薄弱和公共卫生保健措施缺失,将导致慢性大病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推进而出现更加迅猛的增长势头。五、相关科研滞后,大量慢性大病的发病机理及健康与疾病的诸多医学难题尚未破解,尤其是对重大疾病、新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流行规律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因而影响了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水平的提高。
张登相(德化县卫计局副局长):部分专家和医务工作者认为,应对我国进入健康转型期、慢性大病高发实际,相关医疗卫生政策也需进行适度调整。建议制定国民健康战略规划,加快医学模式转型,完善大病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倡导新的健康理念,遏制慢性大病高发势头,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建议将国民健康纳入国家战略,统筹制定国民健康发展规划,建立有利于促进人民健康的体制机制和经济发展评价制度。精神类疾病发病及危害还需认识到位。医院精神病科主任医师、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教育培训科主任李献云说,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群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病例多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和物质滥用障碍。
蒋丽萍(德化县卫计局副局长):①在全社会倡导建立新的健康理念,强化国民的健康责任,加强健康教育和科学普及,促进全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通过对现行医疗机构定位、数量、构成和布局的规划,促进各层次医疗机构专业分工,使医保付费更怎样治好白癜风北京哪治女性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