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果然温吞,都年了还在制作

聊起油纸伞,老福州人最津津乐道的一定是这件事:年初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到香港时,手中撑着一把福州生产的精致油纸伞,隔天,香港各大百货里的油纸伞被人抢购一空。早在民国初期,福州每年要生产万把油纸伞,其中七成用于出口贸易,曾是福建省仅次于布匹与瓷器的第三大出口货物。说来也巧,当我们见到福州油纸伞技艺传承人严磊时,他从抽屉里找出一沓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油纸伞宣传卡片,泛黄的纸页上还印有香港及澳门代理处的联系方式,正是这门技艺曾远销海外的佐证。论油纸伞工艺,福州人确实有硬气的资本。年,福州制伞人杨常利带着油纸伞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得金牌,从此奠定福州油纸伞的江湖地位。曾有人做过实验,一把“杨常利”伞店的油纸伞可在撑开、收回多次后仍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经五级逆风吹20分钟后保持伞柄不折、伞骨完好。也曾有老人告诉严磊,早期福州台风天,带着油纸伞出门,哪怕风大得要将人吹离地面,油纸伞捡回来还是完好无损。目前,严磊的油纸伞在福州三坊七巷和上下杭均有出售。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其实都源于其复杂、严谨的制作工艺。一把遵循古法制作的油纸伞,要经过约83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伞人将其分为制伞骨、制伞、伞头、伞柄、绘花等五个部分,统称“五艺”。五部“艺”各自独立,分工合作,譬如“制伞”只是完成“伞胚”“上油”“装配”等部分工序,还需从别处买进伞骨、伞柄、伞头,并聘请绘花师傅绘制伞面。久而久之,每一家伞行都绞尽脑汁在各自专长的“艺”上推陈出新,自然,也给坊间留下了不少趣闻。严磊正在检查油纸伞的上油状况。严磊还记得,当年福州仓山有个“富贵制伞厂”,为了与其他老字号相抗衡,曾发明一种“夹骨伞”将毛竹片得极薄,从而让油纸伞变得更轻。可惜这种伞的制作工艺太过复杂,如今已销声匿迹。福州名声最大的,说来还是严磊的师傅这一脉,也就是制伞老字号“杨常利”。这个制伞世家自清朝起几经变革,最终并入“地方国营福州雨伞厂”,随着雨伞厂在年倒闭,杨家制伞的手艺也濒临消亡。严磊的师傅是雨伞厂最后一任厂长,惊讶于这个年轻人对油纸伞的热忱,才松口传授这门手艺。事实上,为了掌握“五艺”,严磊曾只身前往闽北的毛竹产地,与当地人同吃同住,摸透青山老竹的生长周期,还用了两年时间,深入云南、四川、北京、浙江等油纸伞产地,钻研学习这一传统技艺。在他看来,福州油纸伞之所以能在国内声名鹊起,与其“地利”脱不开干系。他比喻道:“与其说福州是油纸伞的‘生产者’,不如说它是油纸伞的‘搬运工’。”福州虽是油纸伞的产地,却并不生产制伞的原材料。制伞人充分利用了这里便利的交通条件及独特的地理位置,甄选各地好物,将周边地区的资源都为己所用,唯有取长汀的毛竹、福安的绵纸、永泰的桐油和柿子油,再加上匠人们代代相传的精湛手艺,才能最终成就独一无二的福州油纸伞。坐拥“地利”,也需“人和”。严磊直言:“我们福建人做什么事都敢为天下先。”不仅各家伞店暗自较劲了数百年,即使遇上公私合营的时代浪潮,福州雨伞厂也同样走在同行前面。说着,他翻出手机里的一段视频,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新闻报道。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黑白影像里,广播员用字正腔圆的念白,夸赞福州油纸伞率先完成技术改革,原本靠纯手工完成的锯竹、刮青、平伞头、伞托锯齿、车槽等9道作业,已全部被机械设备所代替。失去了“老字号”之间的隔阂,老一辈福州制伞人聚集在工厂里,恰恰是“五艺俱全”。让严磊感叹的是,也正是这一句“敢为天下先”,使福建人敏锐地捕捉到尼龙折叠伞的商机——做好油纸伞的是福建人,淘汰油纸伞的也是福建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当伊丽莎白女王手持油纸伞出现在大众视野,福建人却已经引进尼龙折叠伞,风头正盛的油纸伞很快就遭受到时代的无情冲击,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福州雨伞厂宣告倒闭。

年,严磊发现市面上已经找不到传统的福州油纸伞,伤感之余,他决定复兴这门传统工艺。“油纸伞和福州人的生活关系密切,我们有道叫做‘荷叶包’的小吃,上面的红印子就是用油纸伞的伞头印的。”严磊细数道,“老福州人如果身上长‘蛇’(带状孢疹),也都是用做伞的野柿子油来医。”油纸伞虽已淡出视野,却仍与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给了他复兴的信心,也坚定了他做这件事的决心。

说话间,茶已泡淡,他招呼我们下楼看自己新做的油纸伞——“蝉翼伞”。与传统油纸伞相比,“蝉翼伞”少了刺鼻的桐油味,伞面颜色也更清亮,远看白如雪脂,近看又通透如纸,是他研究了一年多的最新成果。显然,无论这时代如何,油纸伞的制伞人依然敢为天下先。

油纸伞“五艺”

·制伞骨:福州油纸伞选材考究,以实心、弹力足、韧性大的闽北青山老竹为伞骨原料,劈条时需做好标记,一把油纸伞只能用同一根竹子做伞骨。

制伞骨质量最好的是“后洲帮”,代有名师,五十年代“后洲帮”张开绿所制的伞握在手中,如同一节麻竹筒,看不见缝隙,注水不漏,堪称一绝。

·制伞:包括制伞胚、上油、装配等环节,所有油纸伞均采用老师傅自己熬制的桐油,是为每家伞店的独门秘方。其中,上油也是考验制伞人手艺精良与否的重要标准,若油刷得薄,伞就容易过早破损,影响使用寿命。

·伞头:指油纸伞的伞尖部分,过去福州人制作“荷叶包”时,便是用伞头印制花纹。目前严磊制作的油纸伞伞头均采用“四方巾”的样式。

·伞柄:指油纸伞的握把部分,相传过去制“伞柄”店最有名的,要数洋中亭的王依犬家。

·绘花:绘花师傅以程家宝、林永钦、刘梦秋最著名,其中程家宝字画俱佳,冠绝伞画界;林永钦的花鸟、人物享誉甚高;刘梦秋的“洋山水”也颇有名气。

后台回复“油纸伞”可获取购买方式

撰文/郭钰婷摄影/叶香玉▼「内容精选」「往期回顾」鼓浪屿

周宁

太平湖

潮汕

寻找理想地

自然游戏

闽南人的幸福术

东山

诏安

云霄

风土博物馆

宁化

芷溪

长汀

龙岩

乡村新词

青年巷弄

故乡旅行者

新农场物语

澳角村

度假进化论

百花村

海沧

连江

同安

德化

蟳埔

乡野生活家

临海

进山学

睡在秘境里

去漳州

徐岙底

贵阳

鹭岛影院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白癜风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xw/7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