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
——德化白瓷艺术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海疆曲折,万倾碧波!斑斓秀色,吞吐六合。”
在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年代,有一抹中国白享誉天下——贵过黄金的德化瓷,是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件到达欧洲的中国瓷器。以“白”见长的德化白瓷,今时亦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去年,一场关于德化白瓷的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惊喜开幕。展览共展出位德化陶瓷艺术家件作品,两个部分分别以“云端高淼”和“人间万象”为主题,展现出德化白瓷从古至今、由东到西的瓷史大歌。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开幕式上致辞
展览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到国家博物馆参观
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厅、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德化县人民政府承办,泰华宸美术馆协办,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数字艺术研究所所长王艺担任策展人。
展览的第一部分为“云端高淼”,主要展示与宗教相关的观音、罗汉、力士等传统佛造像。
其中,《三面千手观音》是中国陶瓷艺术家邱双炯的得意之作,也是德化白瓷突出特征的最完美印证:以佛教题材和内涵为主题,倡导慈悲、慈善、无敌、无畏的精神意境;由“中国白”的独特材质烧制而成,展现了其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视觉效果。
邱双炯《三面千手观音》
今年87岁高龄的邱双炯,是当下德化白瓷活跃的艺术家中最年长者。他曾表示,“中国白”瓷塑素以精雕细刻见长,很难制成大型作品。而《三面千手观音》高达2.25米,为了成功烧制这些大型作品,他重新钻研瓷土配方、瓷坯成型及烧制工艺等环节,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历时一年多才完成。
邱双炯《三面千手观音》细节图
第二展厅为“人间万象”,展出规仿严谨的效古之作,生动活泼的人物塑像,也有日常陈设和摆饰等清韵小作。
现场不乏外国观众
众多陶瓷艺术家努力汲取古代先贤之精华,并与当代艺术语言相结合,使得作品既保有传统造像的规范,又具有鲜明的表现性和个人风格,从而充分展现出德化白瓷的传统文化基础和当代艺术语言。
德化白瓷,顾名思义,这一艺术传统是源于福建德化。德化是世界陶瓷之都,早在宋元时期,随着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崛起,德化陶瓷就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之一,扮演着世界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宋代沉船泰兴号沉船瓷器,其中大多是精美的德化瓷
德化陶瓷文化长廊船型城雕
“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在国博举行,这是“中国白”在年度的一件文化盛事,是对千年陶瓷文化的肯定,也是对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作出的响应——充分弘扬中华传统底蕴,发挥陶瓷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为一带一路文明对话增光添彩。
通过本次展览,德化陶瓷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厚重的文化,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肯定和宣传。逐步搭建德化陶瓷与国内外人才交流的优秀平台,让全球尽享德化白瓷之神韵,领略世界瓷都之风采。
看展不必去北京
德化白瓷来深圳
错过北京首展的观众也不用感到遗憾,再出发,德化白瓷这次将轰轰烈烈赶赴深圳开展,一百七十余件白瓷精品,以及珍贵的百态观音都将齐齐亮相,这一百零一尊不同形态的观音造像更是首次展示,展览势必将为广东的观众们带来一场不可多得的瓷艺盛宴。
国风·中国白
德化白瓷艺术展
时间:
年5月11日—7月8日
地点:
国风艺术馆1/2号展厅
(深圳市龙岗区雅宝路1号星河WORLD二期)
主办:
中国收藏家协会
福建省德化县人民政府
精彩等你来探
......
中科白癜风新春喜相迎中科白癜风新春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