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古董商Marchant谈德化白瓷

  年是Marchant(S.MarchantSon,英国伦敦马钱特古董行,主要经营明清官窑器)成立九十周年。我个人经营中国古玩也有62年了,对德化白瓷情有独钟。年10月30日,我们的第四个“德化白瓷”特展开幕。

图一:明末何朝宗款披坐观音高23.5cm

图二:明末何朝宗款渡海观音高37.8cm

图三:明末何朝宗款人物立像高52cm

图四:明末何朝宗款持经观音高18.4cm

明末以来,这些乳白色的精美塑像与器皿倍受推崇,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家及古董商。由于德化白瓷多不带年款,难以对其精准地进行断代。在这方面,带有款识的器物以及出土塑像和器皿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历史上最著名的陶人是何朝宗,如今其作品在中国受到高度认可。我们有幸在这次展览中收录了四件作品(图一至图四)。在编写图录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些款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一名未见文献记载的陶人孙醇宇(图五)。这尊雕像带有“醇宇”、“笋江山人”两枚印章款识,我们认为“醇宇”即德化陶人孙醇宇的款识。此外,另有两件雕像(图六、七),带有“笋江山人”印章。另一件塑像(图八)则带有“孙承宪制”款。我们认为这几尊雕像有很大可能均出自孙氏陶人。

图五:明末孙醇宇款观音坐像高41cm

图六:明末笋江山人款佛祖立像高43.2cm

图七:明末笋江山人款达摩坐像高20.6cm

图八:明末孙承宪款文昌坐像高43.2cm

有些读者疑惑为什么本次展览中并没收录年代稍晚的精美作品。由于这类作品上常带有“博及渔人”款,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渔人作品”。虽然这类作品十分精美,但是它们和晚明作品还是有很大的差异,釉色偏白,有人认为神态也稍显无神。有研究者把这类作品断代为年前后。

图九:明末达摩立像高35.3cm

我们曾分别于年、年及年办过三次德化白瓷展览。在过去十年间,为了筹备此次展览,我们从世界各地搜集了件作品,其中28件藏品来自荷兰J.Meuldijk船长的私人收藏(图一、九)。在编写图录的过程中,我们很重视藏品的来源。我们相信,了解它们的来源是了解藏品历史的一部分,也是确保其权威性的重要指标。

图十:(左)清康熙西人骑龙笔架高10cm

(右)清康熙西人坐像高8cm

图十一:(上)清康熙四个不同的哨高约5cm

(下)清康熙四个不同的哨高约6cm

在搜集藏品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也在不断学习。年,在我为第一次展览写图录的时候,我遇到了一组十分有趣的藏品(图十、十一)。这组雕像展示了一些头戴三角帽的欧洲人物形象,他们或坐于腾龙上,或立于仙鹤旁。有趣的是,这些藏品均拥有三个功能:香插、笔架和水滴。当时这类藏品被归为外销瓷,被编排在图录的外销瓷部分。这些年,我惦记着这些模制的、胎体较轻的、生产成本低廉的器物。

我一直在思考这些带有中国传统功用的欧洲人物小像的性质。试想一下,有哪位西方人会订制一些对于他们没有任何功用的物件?随着思考的深入,我越来越肯定他们并不是源于西方订制的。当中国人第一次看到“未经教化”的洋人从木制的、挂有巨帆的庞然大物走下来时会有何感想?用现在的说法,应该就像见到外星人一样。当地的制瓷业看到了商机,就用模具生产一些成本低、效率高、重量轻的产品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并从中获利。显然,在融入西方元素的同时,他们保留了产品本身的传统功能,比如香插、笔架、水滴等使用功能。

随着时间流逝,潮流、热情、兴趣都会转变而新奇不再。此时,本地商家恰恰需要满足国外巨大的消费需求。西方在年前仍无法生产瓷器。因此,在西方,这些成本低、回报高的西洋题材器物十分畅销。那么,在国内潮流消退后,本土商家会将这批模制德化白瓷用来满足国外需求吗?当中国人对洋人不再好奇,这批价廉的模制德化白瓷显然是商人囤积的理想对象。18世纪,当西方商人来到中国购买瓷器时,他们不需要重新下订单,便可以从这些现有的产品中挑选。当然,同时他们也定制了不少瓷器。

如此,来华商人找到了用于满足西方市场急切需求的现货。在运往西方的过程中,这些器物被记录在运输提单中,因此,他们一直被视为外销瓷。有趣的是,在有关出土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器的《中国古陶瓷标本:福建德化窑》一书中,有一头戴三角帽的德化白瓷西方人物像,作者将其断代为-年。这个发现证明了这类器物曾被中国人使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在这本书中还有一对佛狮香插。虽然相似的器物大量地被运往西方,但我不认为这些香插属于西方特殊订制。同样的理论可用于理解那些常常出现在荷兰画派静物作品中的精美德化白瓷犀角杯。很显然,这种器形源于犀牛角杯,完全符合中国审美,但他们也被大量运到西方。

图十二:清康熙持经观音一对高18.5cm

关于这批模制塑像,还有另一点十分有趣。一般而言,西方买家不喜欢白色瓷器,当运达西方后,很多器物被上以涂料或加彩复烧(图十二)。值得指出的是,假如这些塑像属于西方订制的外销瓷,为什么不在生产时就完成这一工序呢?

古玩收藏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如果我的假设是正确的,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其他的瓷器,因为我相信,相似的推理对于五彩与粉彩瓷器同样适用。

文章节选来源:《文物天地》年第8期(编译:孙维诗)

关于:马钱特古董行

成立于年,为英国伦敦老牌世界顶级东方艺术品公司,其经营的东方艺术品无论在品级、市场价格还是在收藏门类方面,都成为今人了解东方艺术品在全球市场上表现的风向标。

过去94年来,该古董行在亚洲瓷器、玉器等领域宝藏丰厚,而这最开始,则是源于古董行创始人,也是马钱特家族的第一位古董爱好者SamuelSydneyMarchant与中国艺术品结下深厚渊源不无相关。

Marchant本人于年在伦敦靠近法院巷的柯西特街开设首间古董店,矢志只买卖最为罕见、品质卓越且来源有绪的珍品,也是这种笃定坚实的经营策略,为它后来成长为全世界范围内赫赫有名的古董堂号奠定了坚实之基。

该堂号在经营27年后,于年迁至肯辛顿教堂街新址,其后,其家族经营也迎来第二代传承人RichardMarchant,这位藏二代说来也是非等闲之辈,他曾如此讲述他的成长轨迹:

“生于古董之家,常年在各种器物里耳濡目染,对古董的热爱早已融进基因。再加上入行之初就有父亲亲自栽培,经常带我去佳士得、苏富比这样的顶尖拍场学习观摩,这种得以触摸并感受每件珍品的机会,实在令我获益良多”。

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浸淫18年后,Richard便游刃有余,敢单枪匹马,游走于世界各国古董圈,自行买卖收购古玩。当然,其家族古董业务也在这位藏二代手中大为拓展,重心开始专精于中国明清两代工艺精品,当中又以瓷器和玉器为主。到今天,这个古董家族已经四代相传,其经典收藏也时常见诸于国内各大拍行,每次释出也都让玩家藏家们大饱眼福。

好文推荐

陈明良在上下杭让古瓷有新说

“大师+作家”共创讲好陶瓷故事花

好月圆《盛柿金秋》羊脂玉茶具知好礼

瓷讯丨“泰兴号”沉船珍宝瓷器入藏国博

林灵月:践行工匠精神潜心创作

重磅预告!中国德化陶瓷博览会暨茶具文化节10月开幕

陈维启:德化陶瓷不拘一格“中国白”深受喜爱

龙窑焕新生德化打造月记窑文化新名片

修坯技能竞赛:展示行业风采提升人才素质

展讯丨大象无形——李璋高“中国白”艺术作品展将于北京恭王府展出

瓷艺人林彬彬:紧跟潮流大胆创新









































白癜风是怎么得的呢
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xw/6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