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二中曾是西半片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普通完全中学,也是德化县农村唯一一所省三级达标中学。学校创办九十多年来,成绩斐然,英才辈出,然而随着德化“大城关”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务工,学校生源数急剧减少,德化二中于年秋季停止高中部招生。今年秋季,德化二中高中部恢复招生。
德化二中建于年,走过了私立浔北初级中学——尚养农业职业学校——尚养农校高中部——德化第二中学——上涌中学——德化第二中学创办、复办、合并、发展的艰难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
心中的圣地——德化二中
美篇:枫林深处(作者)
上世纪80年代前的德化二中
东楼:现在涌翰楼位置,二中校园旧门面楼,楼前有块空地,门前有棵长青的柳树。
早年的教室
早年教室是土木结构房,80年代时建了涌航楼:石头房,当时最好的校舍;大礼堂大约位于现在图书馆楼及前面空地处;背后那座有天线的是涌进楼——当时的教师宿舍,砖混结构;右角有个影子是涌航楼是教学楼,这些楼危房改造时都换新颜了。
实验仪器室
拥有教师厨房,这是二中的特色。离家带口的,不自己做饭,怎么办?
这是最后一座土木结构校舍的改造,从此,二中校舍都是新楼房。
八十年代末校园全景,地盘主要是靠刘坑一边的场地。可以看到照片是从刘坑方向拍的。由南到北分别是:校门-东楼-两座旧教室并排的是大礼堂-涌进楼-实验仪器楼-厨房并排的是涌航楼。
二中建校碑
第一任校长赖雄西:上涌桂林人,留美博士。校董:陈国华,民国民军风云人物;陈庆朗,曾任民国时期福建省参议员,二中创办的捐资人。
三级达标时挖工地重现,时任校长赖礼龙,现在还立在原址上。
比二中高龄的见证者
为二中写的书《心中的圣地》节选
潘清涛著
潘老师一家子
杏仁古街旧貌
那棵老柳树,几代人不变的记忆。
谢谢连芳校友提供的照片。
那棵酸枣树
校园后边的桂花树还在
上世纪90年代后新建的校舍
涌翰楼
涌贤楼
图书馆
科学楼
教师宿舍楼
九十年代末校园远眺,有了大操场和涌贤楼,还有背后的当时蹲位最多的厕所,曾经为了这个,一节课只上40分钟。
上涌方向拍的,操场前还是一片田地
周年校庆活动
校园一角
现在的二中
新办公楼侧面
新办公楼正面
新办公楼走廊照
涌翰楼
操场一角
读书公园
雨后彩虹下的二中
涌翰楼前的路
那些树,你们栽过吗
涌翰楼前的绿地,可惜没了老柳树
往刘坑方向,有记忆吗,很熟悉的角度,那座卧牛山没变,雨后的醉绿
校园后边的空地成了公园
年校园活动记忆
谢谢照片提供者:
郑德高、新佑、张贵炤、黄宗宪
赖维城、连芳、妮称:陈。
来源:美篇枫林深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