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白瓷,如脂似玉的中国白

在历史上,有一种瓷器,用一抹白惊艳了世界,在海内外被争相尊崇收藏。它就是德化白瓷。

最早,马可波罗将德化白瓷带到了欧洲,加之他的拼命宣传,意大利一些学者就将德化白瓷称为“马可波罗瓷”。

传到法国后,号称要浪漫可以不吃饭的当地人瞬间被惊到了。天哪!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超凡脱俗的瓷器!

它们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BLANCDECHINE。法语看不懂?那给你翻译一下:中国白。

把“中国”赋予白瓷之上,足见西方人对白瓷的重视。

13世纪的威尼斯,当年很大一部分德化白瓷是通过威尼斯水路运到欧洲的。

造是造不出来了,那就只能买买买!他们到底买了多少呢?具体的海外订单自然是查不到了,但有物证啊。

比如年东南亚出水的黑石号唐代沉船,件文物中就有多件白瓷。

“黑石号”沉船中的邢窑瓷器

因此,现如今,海外许多大型博物馆和著名藏家手里都有大量的“中国白”。

比如,大英博物馆从年建馆起就开始收藏德化白瓷,至今藏品已达件之多。

德化窑白釉军持南宋(公元-年)大英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馆藏白瓷

据说,马克思也曾被德化白瓷深深吸引。

现如今的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不仅保留着卡尔?马克思写《资本论》的座位,还陈列着几尊马克思曾研究过的德化白瓷佛像。

马克思当年在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阅览室中珍藏的马克思曾研究过的白瓷佛像

君家白碗胜霜雪

唐代白瓷

东汉时期,原始青瓷问世;南北朝后期,白瓷姗姗来迟。

它的出现,比青瓷整整晚了年。

为什么会晚这么多年呢?

开玩笑。

白瓷比青瓷晚出,当然是因为,烧制难度更大呀!

明·白釉暗花绿彩云龙纹铙式茶钟

唐·邢窑白釉玉璧足茶碗

真正使白瓷茶具名扬天下的,是唐代。

著名的诗人杜甫写过一首诗称赞大邑窑白瓷: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在诗里,杜甫认为白瓷“轻且坚”、“胜霜雪”,可见当时白瓷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宋·大邑窑开片纹茶盏

虽然那时的白瓷真的不算白,但在唐代人眼里,已经算得上冰清玉洁、类银类雪了。

唐·邢窑白瓷碗

唐·邢窑白釉玉璧底唇口茶盏

唐·越窑青瓷碗

唐代之后,以生产白瓷闻名于世的邢窑,由于战乱而没落了。

邢窑虽逝,但白瓷工艺却薪火未绝。

很快,同样以烧制白瓷为特色的定窑迅速崛起,并取代了邢窑的地位,杀进“宋代五大窑”的名单。

定窑白釉凤首壶晚唐

北宋定窑牙白划花莲小茶盏

缔造最理想的中国白瓷

虽然国内外艺术品爱好者非常推崇德化白瓷,但一直不明白,如此白得发亮的瓷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明何朝宗制《达摩》高4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其实,瓷器的颜色,主要是由瓷胎中的铁元素含量决定的。

瓷胎含铁量越高,瓷器的颜色就越深。

白瓷瓷胎的含铁量非常低,在1%以内。

这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用青瓷的数据来作对比:

“在高温下,铁含量1-3%左右呈现出青绿色,再提高3-5%左右逐渐呈褐色,到5%以上则成米黄色或深褐色。”(引自《陶瓷工艺的历史发展》)

何朝宗文昌帝君,现藏于福建博物馆

德化县地处戴云山区,境内拥有最优质的高岭土。

德化地区有烧制白瓷最理想的配方比例。

这里的瓷土磨细漂净即可直接制坯,不需调和其他原料;而且大都较软,不需太高温度即可成瓷;颜色洁白,可省漂制手续。

现代德化地区制瓷场景

制作工艺:制模——注浆——修胚——晾干——上釉——煅烧

由于这种独特的质地,使得德化瓷的胎釉结合细密,胎釉之间的分界线几乎看不出来,用低温烧造就可形成犹如玉石般温润的感觉。

德化白瓷现代工艺品

可以说,在化柔软为坚硬,继而让坚硬再表现柔软方面,德化白瓷无人能出其右。

金砖会晤为元首开发的专属茶器

在白瓷的世界里,匠人不依靠一切色彩加饰,便创造出轻柔流畅的造型,让人感觉到清澈、素雅的纯净之美。

广东至正群珍荟萃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致力于文化艺术内容传播及文化艺术实物交易的文化新型企业。

公司一直坚持将国内优秀的非遗艺术资源整合,并作为京东文娱寄卖商城广东运营中心,通过互联网的应用,让非遗艺术作品实现更广泛的交易与流通。

公司秉承着“艺术·生活·群珍荟萃”的理念,让优秀的中华传统、当代文化艺术内容、作品走进人们的生活。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全套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全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xw/4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