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样的德化坚强女生林晓娟打工攒学费

一放暑假,晓娟便到陶瓷厂打工。

姓名:林晓娟

毕业学校:德化八中

高考成绩:文科分

志愿院校:宁德师范学院

晓娟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王朱英再嫁,妹妹出生后继父也离开了家。为了一家三口的生计,王朱英只能外出挣钱,每天工作到凌晨2、3点才回家,年仅12岁的晓娟“既当姐又当妈”。如今,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今年高考,晓娟取得分,进入文科二本线。虽然目前学费仍未有着落,但这成为照亮这个家庭最温暖的光芒。

父亲早逝继父也离开家

爸爸去世时的情况,晓娟已记不清了。她只记得来到德化县城后,和妈妈住在一个木房子里。房间虽小,却能为她们母女遮风挡雨。

为了养活自己和女儿,仍未走出悲伤的王朱英带上年仅3岁的晓娟,从老家水口镇来到县城找工作。因身上没有多少钱,母女俩只好租在一栋木头小楼的一个小房间,租金只要80元。晓娟念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均居住在那里。直到高中,她们才和两个舅舅合租在德化八中附近的套房里。

年,王朱英再婚,两年后小女儿出生。当确认生的是女儿后,晓娟的继父便几乎从她们的生活中“消失”了。王朱英起诉离婚,看着襁褓中的小女儿,想到自己孤身一人抚养两个幼女,无助的她一度感到绝望至极。

年仅12岁她“既当姐又当妈”

闻到一股淡淡的臭味,晓娟知道妹妹又拉稀了。12岁的她赶紧拿出新的开裆裤,抱起妹妹,熟练地脱下脏了的裤子,擦净粪便,换上干净的裤子。因为尿不湿贵,王朱英没有给小女儿买,全靠晓娟的“眼疾手快”。来不及洗裤子,又到了午饭时间。晓娟舀了一碗稀饭的汤,放一点糖,一勺一勺地喂妹妹吃下。奶粉对这个家来说,和尿不湿一样,同样是奢侈品。

细心照顾妹妹的每一个白天,组成了晓娟小学毕业那一年的暑假时光。那时,为了维持一家人生计,王朱英需外出到建筑工地打小工。当同龄的女孩都在享受快乐的暑假生活时,12岁的晓娟接过接力棒,在家带妹妹,既当姐又当妈,只为能让妈妈更加安心地工作。

暑假结束,晓娟上学后,王朱英改成白天在家带孩子,下午5点半到烧烤摊当服务员。“一定要把门拴好。”每次离家上班前,她总是反复嘱咐两个女儿。下班时间不固定,早一点凌晨两点多,晚一点得到三四点。为了姐妹俩的安全,她让晓娟从里面也把门拴上。那天凌晨,拖着一身疲惫回家,发现是1岁多的小女儿来开门,王朱英一下子慌了——万一是陌生人来敲门,小女儿又不懂得分辨,轻易把门打开了怎么办!十分后怕的她毅然决定辞掉烧烤摊的工作。

想当老师憧憬大学生活

后来,王朱英到陶瓷厂上班,平时便把小女儿带到厂里。每个周末、假期,晓娟也会到厂里帮忙,久而久之,妈妈会做的活儿,她亦做得得心应手。“晓娟她闭着眼睛都能做。”王朱英说这句话时,又骄傲又心酸。

虽然初高中时光均是在照顾妹妹、帮妈妈忙中度过的,晓娟却从未松懈过学业。她很小时,便向往教师这一职业。高三班主任赖老师知道她的家庭情况后,常常关心她生活中是否遇到困难,让她十分感动和感激。“小时候,我便觉得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遇到负责任的老师后,会想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好老师。”她腼腆地笑着说,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她充满了期待。

但她也知道,妈妈现在的收入不稳定,陶瓷厂活儿多时,一个月有两三千元工资,活儿少时只有一千元多,只够应付一家三口的基本生活。高考后,她便进入一家陶瓷厂打暑假工,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妈妈分担点养家的压力。

征集令

年福建高考成绩已经揭晓,为帮助优秀贫困学子顺利踏入大学校园,让优秀学子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与大学擦肩而过,由市慈善总会与泉州晚报社联合主办的“共同托起他们的理想”助学活动再次扬帆起航。

如您需要获得帮助或想捐资助学,请致电本社24小时热线。(记者陈灵文/图)

来源:泉州网

赞赏

长按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中科医院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企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xw/3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