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丨深化ldquo放管服rdqu

建设新福建发改走前头欢迎订阅福建发改委!编者按:

为总结交流、复制推广各地各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省发改委(省审改办)推荐了13个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供各地各部门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扩大受益面,推动我省“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提升。

德化县创新“全县通办”机制

推进乡镇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改革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要求,针对群众反映的便民中心建设不规范、审批程序有缺失、外出务工“两头跑”等问题,德化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组织县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整合职能,围绕三个“突出”全力推进乡镇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改革,在全省首创“全县通办”机制,着力解决乡镇审批和便民服务堵点、难点和痛点问题,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改革实效。

一、主要做法

(一)全县通办突出“便民”

一是以全域接件为重。在县行政服务中心乡镇便民综合窗口、进城党群城市家园便民服务窗口和18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收件专窗,构建覆盖全县的20个“网点”,通过软件系统升级、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相关设备配置,实现20个“网点”均可办理县域内的任一乡镇业务,打破业务办理的乡镇地域、户籍限制,让群众就近能办、一县通办。

二是以乡镇办件为基。18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既是接件窗口、也是办理窗口,统一梳理所有服务事项,整合、归并审批服务职能,刻制和使用便民服务中心审批专用章,形成集信息接收、推送、办理、反馈、归档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作主体;乡镇主要领导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第一责任人,将便民服务事项审批权集中到分管领导,并充分授权给工作人员,实现人、事、权、责相统一;选配2名责任心和协调能力强的副职担任分管领导,形成AB岗工作制,负责签字审批;抽调若干名干部入驻轮流坐班,负责具体事项办理,办件结果同步生成电子证照。

三是以网络办件为要。全面梳理规范乡镇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完成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工作,通过全省“一张网”管理,实现入驻事项随时随地可办理。

(二)全员办理突出“时效”

整合县、乡两级职能,确保有人能及时办事、也能办成事,实现即办件在半个小时内、限时件在承诺时限内(最长不超过7个工作日)出件的目标。

一是全员共享可办。建立乡镇各站、所共有业务、共享信息、共用人员、共同服务的审批制度,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统一业务培训,确保每名工作人员都能“跨业务”查到所需信息、及时办理。

二是并联快捷办理。办件人户籍所在乡镇收到审批服务信息后,由便民服务中心统筹协调,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责任人共同负责的事项组织联合办理。

三是创新审批方式。针对乡镇工作人员经常下村、开会、进城等情况,建立乡镇便民服务内部交流群,利用交流群创新上传审批事项、交流审批事宜、形成审批意见的即办制度,确保审批结果能及时反馈,过后根据聊天记录补签字、归档案。

(三)全程监管突出“落实”

一是事项监管。群众向任意一个“网点”提出审批申请后,工作人员立即将申请事项录入行政审批系统,之后的推送办理、反馈结果、统一出件、信息归集等每个环节,县行政服务中心和接件“网点”都能动态掌握和监督提醒。

二是绩效考评。县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对20个“网点”进行督查和考评管理,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考评制度往有利于群众全县通办方向引导,并评选先锋模范岗、设立流动红旗,营造比、学、赶、超的服务氛围。

三是人员管理。出台《县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对工作人员行为准则和办事流程管理,特别是对直接办件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实行双重管理,既接受乡镇日常管理,又接受县行政服务中心业务管理。

二、改革成效

(一)方便群众,实现惠民

通过全县通办、全员办理的改革,变群众跑为数据跑、变多次找为一次办、变进多家门为进一家门、变分散随意办为集中规范办的服务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反映最集中的办事难问题(如改革前,乡镇站、所办公场所分散,而且干部流动性较大,人难找、事难办,一旦遇到经办人员请假、进城公务或者进村入户,不得不改日再跑一趟甚至跑多趟等情况),有效推动政务服务下沉,方便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不仅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也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打造服务型政府。

(二)打破壁垒,实现共享

重新梳理行政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等窗口收件、推送通知、提醒监督、接收反馈、统一出件的办理流程,利用计算机网络推动信息共享和实时沟通,实现行政服务中心连接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电子化和网格化办公,串联县、乡所有点,建立共享信息、共用人员、共同服务的审批制度,形成“一窗受理、推送办理、统一出件”的工作机制。利用电子政务与互联网交互技术打破各部门信息壁垒,打造智慧型政府。

(三)杜绝腐败,实现廉政

通过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实现了事项办理全程限时、留痕,行政服务中心对每个环节都能动态掌握、提醒监督,不仅能规范事项办理标准,也能约束工作人员行为;同时,把事项办理“搬到”网络上,群众在申办业务过程中,无需与经办人员见面、接触,让数据多“跑路”,不仅能让工作事务的“人”和“事”置于网络平台的监管之下,也关闭了产生腐败的“关口”,避免了“吃、拿、卡、要”等“微腐败”现象的发生,打造廉洁型政府。

●省发改委推荐!一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专题丨深化“放管服”典型经验之一:福州市推出全生命周期“打包办”主题政务服务

●专题丨深化“放管服”典型经验之二:厦门市推进信用承诺审批改革体系化建设

●专题丨深化“放管服”典型经验之三:漳州市推行“企业开办一件事一站式”服务改革

●专题丨深化“放管服”典型经验之四:泉州市企业注销“少跑腿”改革试点走前列

●专题丨深化“放管服”典型经验之五:三明市“三减一提”提升办理建筑许可水平

●专题丨深化“放管服”典型经验之六:莆田市全力推进“多测合一”提升测绘服务水平

●专题丨深化“放管服”典型经验之七:南平市深化“即办式”审批提升服务水平

●专题丨深化“放管服”典型经验之八:龙岩市探索打造“人力资源网上超市”全流程在线服务

●专题丨深化“放管服”典型经验之九:平潭综合实验区创新建立“一站式”台胞台企服务中心

●专题丨深化“放管服”典型经验之十:“闽浙通办”开启两地政务服务新模式

●专题丨深化“放管服”典型经验之十一:周宁县推行“免证办+零证办”政务服务改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xw/10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