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态观音·慈航普渡”作品展在普陀山隆重举行
“同一‘瓷塑观音’题材,同一‘慈航普渡’书画,这是一次观音文化、陶瓷书画艺术的交融盛宴。”9月2日—9月7日,“百态观音·慈航普渡”德化瓷艺大师暨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在“海天佛国”普陀山隆重举行,在场的领导、嘉宾、高僧大德、游客纷纷拊掌称叹。
历时五年
尊全球限量50套
据作品创作的发起人和此次活动承办方之一的金马车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建勇介绍,“百态观音·慈航普渡”作品展这个创意缘起于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杨剑民携其子杨东旸创作了观音作品《慈航普渡》。
此后,从策划到现在,历时近5年,终得实现21位德化当代瓷艺大师携手创作“百态观音”。除杨剑民大师以外,其他20位大师每位创作5态形像不同的观音像,共尊,全球限量50套。
“这些观音造像大小不一、千姿百态,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堪称德化观音瓷塑的经典荟萃,极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原甘肃省、浙江省武警总队司令员、原武警工程学院院长、现中国将军部长书画院副院长何虎将军在欣赏百尊“百态观音”后,由衷感慨。
同时,全国多位书画名家、社会名人、高僧大德为此创作了百幅“慈航普渡”书画作品,每件书画作品格调高雅、风骨遒劲,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百件观音、百幅字画一并展出,书、瓷、画互相结合、映衬,相得益彰,这种展览方式对德化来说尚属首次,是一次新的思路新的创造。”何虎将军这样表示。
普陀山全山首座
道生长老前来观展
9月3日,上午7时,位于普陀山书画院的“百态观音·慈航普渡”作品展迎来了普陀山全山首座——道生长老。
在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宝陀讲寺监院唯航法师和徐建勇的陪同下,道生长老仔细地欣赏着每一件观音作品。虽然已经93岁高龄,但是道生长老精神矍铄、耳聪目明,他时而远看,时而近观,时而与唯航法师或徐建勇低声交谈。
道生长老表示,这些观音作品塑造到位,服饰行云流水,形体自然流畅,神态惟妙惟肖,所雕刻的观音完美演绎着慈祥、善良、圣洁等伟大生命品质,让观者顿觉清凉,心生敬意,继而虔诚敬拜,心灵得以净洗。
据了解,道生长老年6月生于浙江舟山,现为浙江省佛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普陀山佛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普陀山全山首座,是当代的得道高僧。他“以和为尚,翰墨传香”,以书法广结善缘,墨宝遍布海内外。
观看了“百态观音”书画作品,道生长老很赞叹,他进一步表示,艺术品的价值就是要通过它所蕴含的真善美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无论是德化大师“百态观音”,还是百位名家字画,都充满艺术魅力,同时又饱含慈悲度世的深意。
“瓷观音的故乡”
结缘“观音道场”
“仅是背影,也能倾国倾城……从何朝宗指间,坠下那一滴畅圆的智水,穿过千年,仍有余温。”这是当代著名诗人舒婷对德化瓷观音所吟诵的诗作。
史料记载,宋代的德化窑就开始制作瓷观音。到了明代,不仅烧制技艺取得丰富的经验,而且艺术发展登上一个新的高峰,奠定了德化窑瓷观音的艺术风格。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艺大师创作的瓷观音在国际上享有“东方艺术珍品”、“东方维纳斯”等美誉。千百年来,历代瓷雕艺术家薪传不息,可以说,瓷观音是德化瓷的标识性形象,德化亦是“瓷观音的故乡”。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世界著名的“观音道场”,素以“海天佛国”、“南海圣境”闻名中外。
现在,“瓷观音的故乡”与“观音道场”因为这场作品展而结缘。舟山市政协副主席,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蒋志伟介绍,普陀山书院今年6月底刚开院,其宗旨是搭建面向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和创作的高端平台,展示当代艺术名家以观音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创作。这次“百态观音·慈航普渡”作品展就是一场弘扬、传承和展示观音文化的艺术盛宴。
同时,德化县县长欧阳秋虹也提出,普陀山观音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百态观音·慈航普渡”作品展首站选择在普陀山,便是要借助普陀山丰富的人文资源、厚重的观音文化,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展示千年瓷都德化精湛的陶瓷艺术与厚重的文化内涵,旨在进一步传承发扬普陀山观音文化和德化千年陶瓷文化。
(来源:《瓷都德化》寇婉琼)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