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79752.html
建盏被誉为瓷坛明珠,一种为茶而生的瓷器,贵为大宋皇家御用茶具,盛极一时,享誉海内外。朝代更迭,饮茶习惯改变,工艺造价过高,成品率的局限,终究逃脱不了断烧的命运,封存史册八百年后重见天日。建窑建盏的繁华和落寞,见证了历史的璀璨和无情。当代,建窑建盏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复兴,政府鼓励,市场认可,钱景大好。我们见证了建盏从默默无闻到炙手可热,百盏齐放百家争鸣。
品百家茶,听百家言,谈百家艺,赏百家盏。建窑建盏百家盏谈项目,试图在民间村边深巷,城市角落中探寻一位位潜心建盏研究的学者和工艺师,以更多元,更客观,更开放的视角,对建盏的烧制工艺心得、历史文化、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交流,呈现出他们的观点和实力之作。
本期我们为大家呈现的是来自建阳水吉镇建盏工艺师——吴周斌
……建盏工艺师吴周斌……
(吴:吴周斌陈:陈明强)
陈:您是后井村本地人,在初中学习的时候,我们怎么没听您说过建盏?
吴:那时候同学们怎么会玩这个。以前家里橱柜里都是这些老碗,整桶装着,有一两百个撇口放着。按现在的行情来说都是百把几千块一个。
陈:以前有人来村里收老盏吗?
吴:有,很便宜。普通的百把几十块,全口的黄釉束口两百块一个,那时还觉得挺贵。曾经卖过一个供御底款的建盏,只是缺了一点,才卖了元。
……水吉镇后井村……
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吴:大约年左右吧!我记得九几年有一段时间,老盏的价格非常高,有几万块一只的建盏,非常漂亮。
陈:那时候您还在读初中?
吴:对。后来有两三年,老盏无人问津,没有人敢做这个生意。
陈:为什么呢?
吴:之前去挖盏被抓到都是罚款三百五百的,但是那个时间,有不少人被抓起来判刑了,一下子这个老盏生意就跌下来了,没人去挖,也没人进来买。
陈:您初中毕业后,做了什么事情?
吴:16岁去邵武学做皮鞋,后来在拿口那边开店。年左右就回到水吉,在水吉锻压电厂上了几年班,也开始做和建盏相关的事情。年结婚后去了昆明,年我哥他们开厂做建盏,我断断续续的跟着一起弄,到了年以烧建盏为主业了。
陈:年的时候,建阳和水吉这边建盏行业人多吗?
吴:年之前应该说人很少,十家都不到。水吉这边主要就蔡氏三兄弟,李细妹,卢国玮。当时生意主要做仿古建盏,人家买去做旧当老的卖。那时候做建盏都是很神秘的,洗泥巴都不别人看到,烧建盏都是躲在楼顶上烧。
那时候烧油滴没几家,主要以蔡氏兄弟为主,年上半年飞惺的大油滴还没有什么量,到了年下半年飞惺的大油滴建盏的量开始增加了,之后带动一些人开始烧建盏。
年下半年吴立主师傅带了十八个徒弟,号称“十八罗汉”。从那以后,烧建盏的人开始变多,年又增加了一波人。
……建盏工艺师吴周斌在上釉……
陈:这人数增多的动因是什么?
吴:年学烧建盏还要六万,到了年学烧建盏,可能只要一两万,甚至有的都不要学费,门槛越来越低。像很多去上海做生意倒掉的,回来也是做建盏。大家都会跟风,有的也没有跟师傅学,就是自己试。现在都是零门槛了,不过,有的人试一试就放弃了。
陈:这些年的建盏行情好像一直挺不错的。
吴:本来建盏的生意在走下坡路的,后来厦门金砖会议带动一下,又火起来了。今年上半年的建盏生意还是不错的,最近市场行情有些不理想,就看十月一号之后了。
在我看来,政府早期应该规划烧建盏的地域范围,如果以老窑址周围几个村为界限,就不会这么乱了。建盏产能过剩,它毕竟不是一次性消耗品。有的人用的好,用个十几年都没问题。它不像电影的那个酒摔碗,用量很大,喝一碗酒,摔一个。像我们家里的餐具,都是几年才换一次。
……吴周斌建盏工作室墙角堆积的老匣钵和建盏标本……
陈:像建窑遗址这边,除了有出土建盏茶碗外,还有其他造型的吗?
吴:很多。像茶壶,笔洗,砚台,存钱罐,围棋罐,捣药的钵。茶盏除了束口,撇口,敛口和敞口四种常见器型外,还有香炉口,钟式杯(像喇叭一样的造型)。
现在是全民玩盏,所以每个人手上都存一点,价格就高了。以前是全国就那么一些人在玩,质量要求就更高,对老盏更挑剔。现在还好对建窑遗址有监管,要不到了子孙那代,窑址连渣渣都没了。
……宋代油滴建盏标本……
陈:我听说油滴和兔毫残片主要是在芦花坪遗址出来的?
吴:那是宋代建盏烧制最鼎盛时期的窑址。
陈:您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吴:因为那边出土的建盏都是很好的。我觉得营长乾应该是建窑末期的,建盏技术最差的就是庵尾山,大概是唐末时期的,现在那边都成苗圃了。
芦花坪的技术是最成熟的。从庵尾山,到大路后门,到牛皮仑,再到芦花坪,它的窑址布局随着时间推移,是这么依次搭建过来的,这样安排工人比较集中。牛皮仑的器型很多,但是釉面达到油滴银毫的很少。像牛皮仑有发现三层叠加的窑址,毕竟每次烧建盏都会产生很多残次品和碎渣,如果窑址不增高,两边堆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如果把窑填掉,在这个基础上再做窑,会更省时省力。
像芦花坪这个窑口的货釉面最漂亮,做的时间会更久,产生的建盏废料都有堆积到十米多高。
我觉得古代芦花坪窑口的管理和出窑检查是很严格的,匣钵里能取走的建盏都取掉了,不能取的,他们也会用工具处理过。像别的窑址,一叠匣钵简单敲开就可以把东西取出来。但是这个芦花坪挖出来的一叠匣钵,很多都是需要用切割机切开,才能把里面的建盏取出来。一般的话,正常打开匣钵,里面的盏口应该都是完整的,但是这个芦花坪匣钵里的建盏都有被处理过,它们一般都是被敲过的。
……没有烧熟的建盏标本……
陈:据说,这边遗址里曾经发现有一整窑没开窑,匣钵和建盏在窑里都是完整的情况?
吴:有的,在营长乾那边,不过里面都是没烧熟的坯,一整窑大约五六千只。这批建盏的烧制年代应该不是宋朝了,可能是元末明初。这个时期建盏没落了,建盏装好窑还没有怎么烧,大约一千度左右,就直接被填埋了。
……建盏工艺师吴周斌……
陈:为什么有些没有烧熟的建盏,它的盏底却可以这么黑?
吴:这个应该是百分之九十都用的是黄泥,而且是用芦花坪的黄泥。现在建盏有的人会按老的器型去做,有的按照复古的配方去烧,但是成本太高。
……宋代建窑银毫建盏标本……
陈:您说的复古的配方,难道不是80年代复烧小组研制出来的配方吗?
吴:不是,是我们本地的土配方釉,我们烧的这个建盏,和本地的土陶温度差不了多少。
陈:您对建盏低价销售的事情怎么看?
吴: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干不下去了,想转行才会这样把东西处理掉。毕竟经济是基础,要获得大师,非遗传承人这些名头需要很多资金的投入。
……建盏工艺师吴周斌工作室里的倒焰窑……
陈:建盏烧制的成本怎么样?
吴:对于我们乡下来说,经济能力有限,一个电窑的电费一两百,一个月烧几十窑,就是几千块钱,有的人可能连电费都交不起。像我现在烧的这个柴窑,一窑成本上万,如果烧几窑都没有东西出,那就实在是坚持不下去。撇开工钱不说,至少烧一窑要把成本销售出来,如果连成本都不够,怎么继续研究。我都是做了两年,才把成本收回来。
柴烧很难做,有的人把电烧当做柴烧卖。
陈:电烧怎么可能烧成柴烧的样子?
吴:有的人把稻壳灰放到电窑硅板上,烧出来也会有点柴烧窑气,不懂的人也看不出来。像稻壳灰烧到一千多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油,它会被盏底吸收。
……建盏标本……
陈:您认为什么才能被称之为建盏?
吴:我认为建盏就那么几种釉面,像油滴和兔毫,还有茶叶末、灰被、酱色等杂色釉。这些都是可以从老瓷片上看到的,我们只是想把这种传统的釉面烧好。市面上颜色很鲜艳的,一般都不属于原矿釉。像德化陶瓷工艺更加成熟,书面上的知识能运用到实践中,他们会在这个基础上知道怎么添加东西,让烧出来的颜色更鲜艳,成品率更高。
陈:这几年建盏釉面的变化速度,让人惊讶。
吴:以前都是师父教什么,徒弟就烧什么,不敢去改动。现在都讲创新,有钱就可以去试,加点这个,加点那个,大家越烧越漂亮。像德化下面做的更好,知道材料配比,化工釉烧出来的东西很稳定。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的人就会看用什么原料烧的,看胎骨是怎样的,而不是仅仅看釉面颜色的鲜艳。
陈:这对建阳这边建盏烧制有什么影响?
吴:他们的原料使用化工原料,我们原料主要是靠矿石和一些铁红,别的很少用。像以前宋代配釉,我觉得他们可能使用打铁留下的铁屑来配釉,现在主要用铁红。以前配釉用草木灰,现在用滑石粉。
早期的釉石都是使用风化比较好的,手弄一下就碎。以前磨釉石,可能使用的是水力锤击釉石,用水冲,使用沉池法让粉末沉淀。八十年代,日本人送给我们这边池中瓷厂几台使用瓷球的磨釉机。
……倒焰窑……
陈:您的倒焰窑是什么时候搭建的?
吴:年。那时候柴烧建盏刚刚兴起,一条龙窑成本要二十多万,这个倒焰窑是七万多,成本更低一些。可是试烧了一年多什么都没有烧出来。
陈:这个难度在哪里?
吴:它和烧龙窑的隔仓窑难度是一样的,我们也是今年年初才开始偶尔烧出这样的银毫和油滴釉面。然后就试着去把握规律,小弧度去改变原来的烧制方法,慢慢调整。中途有一两窑有用,后来越改越没有东西烧出来。
陈: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吴:不知道什么问题,釉水和温度都差不多。可能是天气变化,柴火没有干,各种因素造成的。
……还未装窑的倒焰窑内部……
陈:您这一窑可以烧多少只?
吴:一般来说我们烧五百只左右。成品率不足百分之十。装满的话可以烧八百只,但是我们一般都不放满,因为我们烧了这么多窑,很清楚有的位置放建盏也烧不出来东西。
陈:一般什么位置不适合放建盏烧制?
吴:主要是角落,一些地方温度达不到烧建盏的要求,一些地方则是温度过高。
陈:这个窑一般烧一次需要多久时间?
吴:一般的话,烧到需要的温度是十五六个小时,后期还需要还原,前后大概二十多个小时。
……倒焰窑过滤烟雾用的环保设备……
陈:这个倒烟窑后面的水池是做什么用的?
吴:这是环保系统。我们这个窑是烧柴火,周围都是左邻右舍,我们赚钱不能影响到别人,黑烟如果直接排出去是不行的。通过水池过滤,经过处理后的烟雾都是白烟,这样就没问题了。弄这个环保设备,多花了两万多块。
……建盏素坯……
陈:如果烧一窑,不加上人工费,像泥坯,柴火等材料的投入需要多少?
吴:一窑五百个建盏,一个泥坯八块钱,这就是四千块。柴火一次烧五吨,按块一吨算,是2块。油柴一百斤左右,约块。环保系统,排风机和现场照明等电费需要块,匣钵的损耗,窑体的损耗,稻壳灰的费用,还有其他各种零碎的费用,加起来大概一万多。
……建盏工艺师吴周斌用来称油柴用的电子秤……
陈:这个稻壳灰购买有什么讲究吗?
吴:稻壳灰只能稍微过一下火,变黑了就可以,不能烧的太化。要不然起不到作用。
陈:稻壳灰一般哪里能购买得到?
吴:碾米厂,我们这边要碾米,就会把稻谷运过去碾米,剩下的稻壳就被做成稻壳灰。原来是一块钱一袋,现在一袋是十块钱,一袋大约二三十斤。
陈:涨了这么多?
吴:原来都是用来铺鸡窝,用来种竹荪。
陈:您烧窑的频率有多高?
吴:现在一个月差不多烧一窑。如果东西烧得好,一个月烧三四窑也可以,主要是人累一点,柴火要备足。东西如果烧不好,人都没劲头了。
……吴周斌建盏工作室的旧木料……
陈:柴火好买吗?
吴:还好。旧房木料六百块一吨,湿的杂木四百五一吨。
陈:旧房料和杂木用来烧建盏,会有什么区别吗?
吴:旧房料里面会有松木比较好,而杂木主要是有树皮,会有影响。
陈:这个树皮有什么影响吗?
吴:烧树皮烟比较多,温度不容易升上去,碳棒也不容易把温度测出来。所以,旧木料更好烧,温度也好控制一点。
……旧木料烧完后,从窑炉里清理出来的铁钉和杂物……
陈:烧制的温度需要多少呢?
吴:实际温度应该有一千三百度。这个窑的电热偶只是伸到窑内一公分,所以测出来的温度会低一些。像有的师傅说要看火色,那是需要几十年的经验才可以。我们平时烧到一千两百多度,就会把火标取出来看一下,这样更准确。
陈:您这个窑目前烧了多少窑了?
吴:今年到目前已经烧了十六七窑了,去年一年也就烧了十几窑。
……吴周斌烧窑时间和温度的记录……
陈:您觉得倒焰窑和龙窑烧出来的东西,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吴:我觉得没有。这个和隔仓窑一节的容量和体积都差不多,我们也是用木头烧,烧制难度应该说和隔仓窑95%相似。当时做这个窑,一个是场地不允许,一个是经济不允许。只是相对于建一条龙窑来说,这个窑体小,搭窑成本更低一些。
这个倒焰窑算创新窑,最早是在日本开始,再传到台湾,后来传到德化。我这个窑是德化师傅上来做的。有的直播间不了解情况,说倒焰窑和电窑一样,即使有的直播间更客观的介绍了倒焰窑,毕竟他们是反反复复地改口,造成顾客对倒焰窑印象不好。
陈:您平时销售主要是什么渠道?
吴:线下有销售一些,主要靠直播走得多一些。今年也卖了十几万,但是没有什么利润,成本花费比较高。这段时间,已经连续烧了五窑都没用。
……建盏工艺师吴周斌柴烧作品:银蓝毫大盏……
陈:倒焰窑的成品率应该不至于这么低吧?
吴:这要看烧什么货。如果说烧铁锈银霜,烧黄皮鞋(柿红),一窑烧出来几百只也是可以的,至少不会亏本,但是有什么用呢?那种普通货,温度够了就能烧出来,没意思,没什么好试的。
我要烧的这种银毫和银油滴,是很难的。之前的一窑就出了这么一只完整的银毫大盏,还想着靠它把这一窑成本卖回来了。有经济能力的话,应该拿去参加展览拿奖。
……建盏工艺师吴周斌柴烧作品:银蓝毫钵型盏……
陈:您是在给自己增加烧制难度?
吴:对。我想要传统漂亮的银毫油滴,这个需要经济支持。我卖建盏的钱都投入到烧建盏上了,虽然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是学到经验了,经验是最宝贵的,需要不断尝试,有信心就好。
陈:好像今年有不少人都停烧建盏了。
吴:这个烧建盏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我们后井村70%的家里都有电炉,很多都是烧一烧,停一停。
……吴周斌建盏工作室角落里的香炉……
陈:在您烧建盏的过程中,有没有人在技术上给您很大帮助?
吴:平时会和一些朋友交流。人家烧的好的釉色,有特点的技术肯定不会教的。
陈:我们是不是有不少同学都在烧建盏?
吴:软的拿不来吃,硬的又吃不消,种田又不会,做生意又没有那个头脑。很多人烧建盏,有的赚了钱,有的也亏本了。总体来说,建盏带动了我们这边经济的发展,有的也是盲目跟风,建盏发展有点虚胖。
陈:您的直观感觉,今年建盏行情怎么样?
吴:我感觉还可以。建盏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中央几个电视台和电视剧也在宣传。
陈:您对现在的建盏市场怎么看?
吴:持续发展肯定是有的,毕竟政府在大力支持这块;优胜劣汰也是有的,主要看产品质量,走量是长久不了的,市场很容易饱和,建盏还是需要一些欣赏价值。我觉得以后建盏餐具应该也会有人去做,提供给高端饭店使用。创新也是需要的,不然发展不下去的,需要不断的出新品,才能发展下去。
……吴周斌烧制的柴烧银油滴盏和宋代建窑建盏银油滴标本的对比……
陈:您认为建盏出新品容易吗?
吴:主要是器型上的突破。如果使用原矿的话,釉面的变化不会很大。更多是要靠名气去提升价格。
陈:您认为一个建盏从业者想在这个行业立足,应该具备什么能力?
吴:烧制经验要非常成熟,能保持新产品推出来,不断更新产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才能维持发展。要不很容易被淘汰,毕竟这么多厂家,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陈:您对自己建盏产品是如何规划的呢?
吴:我现在主要以柴烧银毫和油滴为主。烧制稳定后,把量控制住,宣传包装跟上,价格会适当提升一些。争取只销售精品,瑕疵品该丢的丢,该砸的砸,不会说什么货都出。
本文采编:陈明强(中央美术学院教师)
年8月15日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