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政府公布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保护范围。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审议通过,共有岩仔洞遗址等处(含7处合并保护单位)入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最多的一次。
在此次公布的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德化共有1处古遗址、3处古建筑上榜!一起看看……
古遗址-辽田尖窑址
辽田尖窑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和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交界处。青铜时代斜坡式龙窑,出土物以原始瓷器为主,少量陶器。器型有尊、罐、钵、豆、纺轮等,器物胎呈灰色或黄白色。
共发现八条窑炉遗迹,火膛破坏严重,仅窑室与火膛交接处尚存两段窑壁;窑室平面近似长方形,从前部向尾部逐渐收窄,前部内宽1.24米,中部内宽1.16米,尾部内宽1.11米。
古建筑-大兴堡
大兴堡,俗称“大兴土楼”,巍然屹立在德化县三班镇三班村。清康熙三十六年()始建,坐北朝南,土木石结构的土堡。平面呈长方形,城墙东西长为61.5米,南北宽为49.7米,高为10.2米,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占地平方米。东西各有一青石拱门,两门均有内外2道厚达20厘米的木门,东北、西南隅有对称的谯楼。
堡内主体建筑为两座相向的二层九开间阁楼,中间有横贯东西的鹅卵石道。北楼为主楼,面阔38.42米,进深10.33米;南楼面阔38.12米,进深10.46米。中部上下两层各有面积20多平方米的厅堂,全堡共有间房间,环绕城垣四周有双层倚楼及宽度1米多的跑马道。
古建筑-永革桥
永革桥又名山茶桥、永寿桥,位于德化县上涌镇曾坂村山茶角落。建于清乾隆十二年(),桥呈南北走向,廊屋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双坡悬山顶屋面,桥墩为花岗岩砌就,桥面原为五节连接的木板,长度30多米,经常被洪水冲垮。
年民众捐资,邀请名匠设计施工,设计图样以寿宁县廊桥形制为基础,建成后的桥长26.95米、宽3.82米、桥身高6.5米、拱跨19.15米,两端石台阶连接村道。拱架由纵横交错的杉木杆件搭接而成,全桥不用一根铆钉连接。桥上架设屋亭,桥身两翼有两层雨披,内设木凳。
古建筑-厚德堡
厚德堡位于德化县水口镇祥光村,建于清中期,依山而建,前低后高,整体呈长方形布局,东西长47.65米,南北长50.24米,外墙高约5米,由石埕、堡墙、下厅、天井、厢房、走廊、排水通道等组成,占地面积多平方米。
石拱门高3.27米,门额上镌刻着“厚德”两个浑厚遒劲的楷书。堡内有三进五开间全木结构、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带厢房结构的三层楼房,后轩周匝用木栏杆围护。楼房与厢房之间有宽2.39米的环堡排水通道。靠堡墙内侧设贯通式跑马道,周长约米、宽约3米。堡前有旗杆石,堡外墙正面开一座大门,侧翼一个小门。堡正面两侧各有角楼一座,全堡底层不开窗户,顶层开设有栅栏窗棂的小窗。
赞一个!
祝贺德化这4处古迹入选
福建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名单及保护范围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