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天下德化世界世界老子学会八字理

道行天下德化世界——世界老子学会八字理念阐释世界老子学会执行会长董延喜在青岛《博雅论坛》上的主题发言大会主席、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道友,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世界老子学会和我们的会长麦小舟对青岛《博雅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最热烈的祝贺!“道行天下,德化世界”是世界老子学会理念,也是的老子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道学根基深厚,源远流长。她起源于伏羲,孕育于黄帝,大成于老子,光大于庄子,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道学是人类文化史上最璀璨的瑰宝,是迄今为止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历史文化都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人类未来的文明有着无与伦比的普世意义。年前的伟大智者老子,在《道德经》这部具有伟大原创性和启蒙性的著作中,以自然之道和人伦之德相统一创立了他的道德文化体系,在诸子百家中被誉为“老子天下第一”。“道行天下,德化世界”是老子思想的精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全世界只有同行于道、同化于德才能通行万世、天下太平,这不仅是时势所必须,也必将是历史之结论。“道行天下”如何“行”法?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悟性最好的人明白了道,必然勤奋地去奉行。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70章]我的言论很容易理解,很容易践行。老子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之大道,唯施是畏。”[53章]即使对大道稍有认知,就应该沿着这条金光大道永远走下去,而不敢有丝毫偏离。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35章]执掌大道原理,可以应用到任何领域,天下归心但又互不伤害,共同生活在一个安宁、平和、康泰的道德社会里。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人要效法于地,地要效法于天,天要效法于道,道要效法于自然。老子把向道复归,回归自然作为行道的基本方法。庄子说:“道行之而成。”要想成道,只有实行。《黄帝阴符经》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洞透天道,执而行之,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黄帝内经》说:“道者圣人行之,愚人佩之。”追求大道的圣人身体力行,而愚者只会天天挂在嘴边。老子道学有着重行重为的优良传统,把“知行合一”,践行大道看作是“经中之经”、“道中之道”。用马克思的话说:“一步实际行动要比一打纲领更为重要。”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说:“‘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用老百姓的话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道德经解读不是简单的古文今译,而必须是通过身体力行之后的感悟。道不是说出来的、讲出来的、论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行出来的、活出来的。“德化世界”怎样“化”法?老子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54章]善于建德的人不会松懈动摇,善于抱道的不会半途而废。以道德传家的人必定受到子孙后代的敬仰、爱戴、感恩和祭祀。把大道原理用于修身,他的德性可以纯真不二;把大道原理用于治家,他的德性可以绰绰有余;把大道原理贯彻到一乡,他的德性可以成为众人楷模;把大道原理贯彻到一国,他的德性可以使民风纯正;把大道原理贯彻到天下,他的德性可以得到普遍认可。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德行看到其他人的德行,从一个家庭的家风看到其他家庭的家风,从一个乡的乡风看到其他乡的乡风,从一个邦的民风看到其他邦的民风,从一个国家的世风看到全天下的世风。老子主张一个抱道修德之人不仅把道德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而且把这种文化作为精神血统遗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并进而由一个人传承到一个家,由一个家影响到一个乡,最终让道德文化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气神,并千秋万代传承下去。老子这样做了,所以他受到子孙后代永久的敬仰、爱戴、感恩和祭祀。在这里老子提出了“德化世界”的理想和途径,他希望更多的人加盟到“德化天下”的队伍中来,从净化家风到净化乡风,从净化民风到净化世风,从德化自身到德化家庭,从德化乡里到德化天下。当今世界,乱象纷呈: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气候恶化,天灾不断,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政治恐怖,精神摧残,炫耀武力,专横拔扈,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充满野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钱至上,骗子横行,人与社会的矛盾与日俱增;精神空虚,人格扭曲,道德沉沦,信仰危及,人类的精神世界已错乱了的极点。某些大国凭借强健的肌肉把弱肉强食的“贪婪文化”推向了野性的极端。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感的同时,却也不得不忍受着这快感背后的负面痛苦;世界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跨越国家、民族、种族、集团及个人利益之上的文化思想来扭转贪婪造成的人性扭曲。于是,一些西方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把目光瞄向东方,憧憬东方的古老文明,要以东方文明的智慧来医治西方的“现代文明病”。于是中国的老子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青睐。老子其人成为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圣哲之一,老子其书成为世界上最为人尊崇的经典之一,老子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尊贵的文化之一,成为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人们普遍接受的普世文化和救世文化。今日之世界,恰似老子生存的春秋时代中国的翻版。年前人们尊崇“老子天下第一”,当时“天下”的概念包含的是中国版图内的各个诸侯国,而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子天下第一”,包含的是包括各国在内的全世界。今天我们说“老子天下第一”,不是自吹自擂的门户之见,而是老子文化自身的历史价值、现代意义和未来活力的综合展现。老子靠他的伟大思想感动了全世界,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哲人,世界人民对老子文化的热忱和接纳,完全是出于他们的自觉和自愿。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世界文化的群山中,老子文化是最高的一座山。登临老子文化的山巅,会让人顿生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老子文化被誉为新时代世界文明的曙光,正在展现出她超时代、超民族和超国界的强大生命力。前苏联著名汉学家里舍维奇认为:“老子是世界的,是属于全人类的。”美国学者蒲克明认为:“《道德经》是未来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当人类隔阂泯除、四海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一部家传户诵的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预言:“将来在文化上统一世界的,大概不是西欧国家,也不是西欧式的国家,而是中国。”美国明道大学校长张绪通指出:“世界研究公认,道将是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指导原理。”世界老子学会会长麦小舟指出:“《道德经》是一部既可救中国也可救世界的救世书。人类越早接受老子,世界就会越早变得更加美好。”为什么世界上一些古老文明皆相继沦落,惟有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经久不衰,其中的秘密恰恰在于老子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根基,具有旺盛的再生能力。老子文化集中了自然、社会和人体生命的智慧,是一种究天人之际的自然文化、察古今之变的历史文化、穷性命之源的生命文化。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海纳百川的文化、通向未来的文化,是一种拯救世界的文化、无往而不胜的文化、未来大同世界的文化。老子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文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中外学者历经两千多年对老子《道德经》研究所取得的共识,宣告了老子文化传播新时代的到来。为了让老子文化更好地造福世界,使人类早日告别战争、贫穷、邪恶和苦难,早日走向美好的天下大同,我们于年8月19日注册成立了“世界老子学会”,把“道行天下,德化世界”作为我们的理念,把“为公仆修身理政服务,为社会道德回归服务,为人类健康幸福服务,为世界和平发展服务”作为我们的宗旨,把“聚集老子文化粉丝,深化老子文化研究;着力老子文化推广,致力老子文化普及;倡导老子文化应用,注重老子文化践行,开拓老子文化产业,扩大老子文化传播”作为我们的工作重心。如今,一大批同心同德的同道中人正聚集在世界老子学会的旗帜之下,把“道行天下,德化世界”的伟大愿景进行到底。“道行天下,德化世界”是一种国际视野。在老子文化在研究中,我们必须放眼世界,洞悉老子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未来意义。老子是一位胸怀世界的伟大哲人,老子降临到这个世界,是上天对整个人类的垂爱。早在16世纪,老子的《道德经》就被译成西方文字,17世纪以后,借助丝绸之路和中西方商船往返,《道德经》逐步由中国传入欧洲,西方人把《道德经》翻译成70多种文字,多种版本,已经被传播到多个国家,被不同种族、不同教派、不同层次的人们所接受。《道德经》的故乡在中国,可当今世界的“老子热”却首先兴起在西方。尽管中国早在唐玄宗时代就提出家家一本《道德经》,但真正让《道德经》成为传家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的却是在异域他乡的德国,如今德国平均每4个家庭就拥有一部《道德经》。当今世界,老子早已成为世界的老子,《道德经》早已经成为从大国政要到普通百姓的最爱。一些外国政要在传播老子文化上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令人称道。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年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政府要无为而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获得连任发表演说时引用老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强调应将这种不朽的智慧应用到联合国的工作中,在百家争鸣的思想中,找到行动上的统一性。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在电视上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俄罗斯总统普京、梅德韦杰夫更是多次引用老子名言,普京在中俄建交六十周年庆典讲话中引用老子名言,“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来说明中俄两国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年6月,梅德韦杰夫向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与会者建议,遵循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教诲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大国政要们的国际视野,反复证明老子文化是一种只会给人类带来福祉而不会带来伤害的文化,老子文化是适用于全人类的最优秀的文化,老子文化必将成为是全世界未来的共同文化。“道行天下,德化世界”是一种大国情怀。纵观古今,横览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识。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真正的大国必须能在全世界传播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价值观上拥有影响世界的文化力量。老子《道德经》是一部具原创性的伟大作品,它不仅蕴涵着最系统的哲学思想、最高尚的道德精神,而且蕴涵着最优秀的治国理念。《道德经》问世已经两千多年,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壮大,对中华文明的延绵、丰富,对中国人精神的净化和升华,都有过无与伦比的作用。习近平主席主政以来,一直强调“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强调“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习主席身体力行,在国内外的讲演讲话中先后十余次引用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治大国如烹小鲜”,“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法自然”,“大邦者下流”,“吾有三宝,其中曰俭”,“圣人去奢”,“万物作焉而不辞”等名言。用老子《道德经》所阐述的大道原理,去观察处理当今世界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践行老子思想,用老子文化挺起文化大国的脊梁!习主席用超越民族、超越国度、无私奉献的大国情怀,为我们树立起“道行天下,德化世界”之典范。“道行天下,德化世界”是一种文化担当。八百年前,七十三岁高龄的一代高道丘处机,为了百姓免遭杀戮,带领弟子18人,从山东莱州大基山昊天观出发西行,历时近四年,行程三万里,会见成吉思汗于阿富汗大雪山,以道祖老子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感动成吉思汗,一言止杀,万民得福,完成一次“道行天下,德化世界”的盛举,从而成就了一个以柔弱制刚强,以智慧胜过百万雄兵的丰功伟绩。清朝乾隆皇帝为白云观丘祖庙题词:“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就是对丘祖这种文化担当精神的高度评价。传承传播老子文化是一种文化担当,凡是致力于传承传播老子文化的布道人、传道人、弘道人、种道人都是这种有着文化担当的人。如果说文化自信是一种信念,文化自觉是一种觉醒,那么文化自强就是一种担当。文化担当必须建立在坚定的文化自信之上,必须建立在充分的文化自觉之上,必须建立在强烈的文化使命之上。一种良知,播下一颗行道的种子;一种自信,筑起一道文化的长城;一种自觉,成就一份传道的精彩;一种担当,酿造一份弘道的真情。世界老子学会会长麦小舟就是这样一位有着文化担当精神的人。他用八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老子文化研究,写出《再生的老子》《老子的再生》《〈道德经〉麦氏译本》《〈道德经〉中的中国精神》等四部老子文化普及读物,以通俗化、大众化、现代化的表述,让玄达两千多年的《道德经》从难读、难懂、难入门中超越出来,走出象牙之塔,走近普通百姓,从而打通了传统与现代、研究与大众、传播与心灵的三大阻隔。他的《再生的老子》《老子的再生》累计发行超过五万册,有一千多位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内的我国党政军高层人士读了他的书。他的《〈道德经〉麦氏译本》一书,已经发行了两万多册,创造了《道德经》译注本发行的奇迹。要真正实现“道行天下,德化世界”的伟大愿景,首先要创新老子文化的研究方式。为什么我们的老子文化研究长期以来走不出故纸堆,走不出精英圈,走不出表层化,走不到现代社会中来,走不进人民大众中来,走不到人们心灵中来?其中一重要的原因就是坐而论道、不知行道。许多《道德经》译注本成了天下文章一大抄,从书本到书本,从解释到解释,东摘西抄,不知所云。许多专家一生像蜘蛛结网一样,编织自己的所谓学术体系,创立自己的所谓一家之言,并以此为最终目的,最高标准和最大荣耀,可费尽心力写出一部书发行本都卖不出去。许多专家一个名词可以找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的古人解读,弄到最后也没说明白哪一种解读是正确的。许多专家的书像手电筒一样是照别人的,真正按照《道德经》的精神和原理去为人处世的践行者如凤毛麟角。他们这种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往往把学问变成了他们给自己出的一道永远无法解答的难题。他们忙着编织自己的体系,忙着把图书馆里的书一一抄到自己的书里,再把自己的书摆到图书馆里。坐而论道夸夸谈,不知行道是枉然。老子文化走不出故纸堆,走不出精英圈,走不出表层化,何谈道行天下?不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去回应当下社会和人们的关切,何谈道行天下?不紧扣时代脉搏,紧扣大道文化的古为今用,从传统文化中去发掘现代意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践行老子文化,何谈道行天下?弘扬老子文化当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如何践行、如何应用,如何按照大道原理去为人处世,如何用老子文化来破解社会人生中的各种困惑,如何把老子文化渗透到老百姓的骨子里,流淌在老百姓的血液中,变成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心头灯,为人处世的座右铭,变成一种活生生的精神支撑,变成一种活生生的生命质量。要真正实现“道行天下,德化世界”的伟大愿景,必须从点亮自己开始。道学文化注重身国同构,家国同构,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位一体的完美统一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身不修家不齐何以治国平天下?道学文化强调以道化人,以道育人;自化化人,自度度人;传承文化,教化众生。要德化世界,首先要德化自身,要照亮他人,首先要点亮自己,老子说:“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同化于道的人,与道合为一体;同化于德的人,与德合为一体。道是宇宙的根本,德是人的根本,人能得于道者,便是德。用老百姓的话说,道就是天理,德就是良心,失道失德就是丧尽天良。所谓修道修德,就是按照大道原理去修正自己不合于道、不合于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什么眼下那么多人摔倒了就再也爬不起来?为什么中国的家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7年?为什么“富不过三代”会成为商人们无法摆脱的魔咒?为什么一些企业家年纪轻轻就一命呜呼?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精神血统,缺少文化传承。人无精神,立身不牢;国无精神,根基不稳。有的人物质上虽不富有,但他是精神贵族;有的人物质上非常富有,但他是精神乞丐。真正让人倒下的,不是强大的对手,而是不够强大的精神支撑。这是一个人灵魂的文化支撑,灵魂的最后归宿。家族血统的遗传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安身立命的精神血统。我们致力于让千古玄学变成大众道学、人生道学、生活道学,就是为了让人们达到灵魂与肉体的和谐统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必须使自己的心灵有一个安放之所,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心得有地方搁”。根据卫生部门调查数据,我国现有1亿多各类精神障碍者,其中重度精神病人大约有万人。在一个信仰迷失、精神坍塌的时代,我们需要用老子文化帮助人们去树立起人生的信仰,构筑起强大的精神防护体系。各位来宾、各位道友,老子以一种无与伦比的大爱精神,为人类设计了一个美好光明的未来世界——天下大同。在《道德经》第八十章里,老子为我们描绘了这个“道行天下,德化世界”的理想社会,描绘了这个他梦想中的大同世界。在这个理想的道德社会里,人们崇尚道德,崇尚自然,崇尚简朴。在这个理想大同世界里,不再为争夺资源而发生战争和战争威胁,不再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不再因贫富不均而产生的相互仇视。在这个理想的道德社会里,人人珍爱生命,人人纯朴厚道,人人道德高尚,人人过着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舒适,活得快乐的道化生活。老子所梦想的大同世界,是一个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世界,是一个人人知其文明、守其朴素的世界。老子描绘的这幅壮丽愿景,是人类社会的最后归宿。当全世界一起同行于道、同化于德之时,就是这个道德世界、大同世界的到来之时。作为一个老子的粉丝,我们应该把老子所描绘这个理想社会,当作一种精神境界,当作人类社会的最后归宿,去传播、去弘扬、去争取这个理想社会的早一天实现。

全世界只有同行于道、同化于德才能通行万世天下太平。“道行天下,德化世界”,是应对当今世界全球性危机的需要,是医治当今社会各种乱象的需要,是解决当今人类各种困惑的需要。全世界道学学者、道学爱好者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良知和文化担当是世界老子学会的基石和脊梁。让我们在世界老子学会的大旗下集合起东方西方、两岸四地、五湖四海,万水千山的布道人、行道人、传道人、弘道人同心携手,把传承光大老子文化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共同道义、共同使命,为让老子文化真正走向世界、走进百姓,为让中国挺起文化软实力的脊梁,为让老子文化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而不懈努力!

董延喜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xs/3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