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有效打击德化陶瓷行业失信行为
保护原创知识产权
德化法院最新曝光一批陶瓷行业失信被执行人
助力诚信瓷都建设
壹
侵权产品集中毁司法态度不含糊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中销毁侵权陶瓷产品,是为了让大家切身感受打击侵权、保护创新的重要性。”4月23日下午2:00,德化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施小容在该县第三实验小学组织60余名小学生集中销毁了侵权陶瓷产品《倒流香器》成品及半成品余件、模具80副,涉案标的4万余元。
这是自该院于年成立知识产权庭以来,每年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的“规定动作”。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通过人民网、泉州网等媒体,现场销毁的画面传递到了数万名网友的电脑、手机上。“依托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平台,将我们的销毁活动直播给数以万计的网友看,极大地扩大了产权保护教育受众群体,有效增强了活动的影响力,彰显了打击侵权的司法态度。”施小容介绍说,受场地等因素的制约,以往一场活动只有不到一百名的人员可以参与,而现在受众群体却增加到数万名,“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意义显著增强了。
诉讼证据及时封司法速度不降低
贰
“法院办事效率很高,不到半天,就对这些证据完成了保全。”想起今天下午法院刚上班时,自己还在立案大厅申请诉前证据保全,而现在就已经看到涉案陶瓷产品被查封了,德化某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某忍不住为如此高效的司法速度点赞。
4月23日下午2:30,王某向德化法院提交了诉前证据保全申请。10分钟后,法院立即启动诉前证据保全措施,迅速组织十多名工作人员采取保全行动。30分钟后,该院干警抵达距离法院15公里远的涉嫌侵权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在申请人的指认下,发现涉嫌侵权的产品,在与涉嫌侵权企业负责人说明来由后,依法向其送达诉前证据保全申请书,告知其权利义务。随后法院干警即刻开始清点侵权产品数量,并提取涉嫌侵权产品的样品,制作笔录,对涉嫌侵权的产品进行就地查封。根据现场直播的画面显示,整个查封过程严谨有序、高效开展,查封了余件产品,涉案标的约7万余元。
在前往保全现场的路上,施小容法官向泉州网记者介绍到,德化法院以证据保全为基础,建立了涵盖立案、调解、审判、执行的快速反应机制,共完成诉前证据保全案件多件,有效地防止侵权人销售账册、被控侵权产品被转移、灭失的风险。
叁
失信“老赖”快速抓司法强度不打折
当天下午2:30,与证据保全同时进行的还有涉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统一执行行动。德化法院十余名执行干警兵分三路,对三名侵犯知识产权的失信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
“本以为赖着赖着,就能赖过去,没想到法院还真动真格了。”被拘留起来的张某还不敢相信自己上午还在家里睡觉,下午就要被抓到看守所里了。年3月,张某因侵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原创国际评审顾问卢某的署名权,被德化法院判令赔偿卢某经济损失5万元并销毁侵权产品、赔礼道歉。因张某拒不履行裁判结果,卢某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经多方查控和精密部署,4月23日,德化法院执行干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了张某所在地,并宣布对其采取拘留措施。在强大的执行攻势下,张某只好表示自己将积极履行法律义务。
据直播画面显示,当日下午德化法院执行干警还依法查封了一套被执行人的房产。
该院执行局局长周成铭对记者说,对这些被执行人,法院绝不能手软,一定要采取强硬的执行措施,才能更好地打击侵权“老赖”的嚣张气焰。
“德化是千年瓷都,陶瓷是德化的经济之基、民生之本。然而,现实中有些人仿冒和盗用陶瓷版权、专利、商标和名人名作,并相互拐单、恶意压价,严重损害了知识产权人的合法利益,破坏了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德化法院院长苏益铮在网络直播活动结束时说,在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期间,该院还将发布陶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普法宣传和“法院开放日”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打击侵权行为、保护创新成果、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氛围,从而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加大对知识产权案件的执行力度,更是该院探索“分类精准执行”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推动“执行难”问题基本解决。
苏益铮院长同时表示,今年该院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向社会各界展现法院工作,有助于群众进一步了解司法动态。“法庭在阳光下运行,司法在镜头下开展,阳光司法、公开司法的最后一公里就能更好地被打通了。”
来源:德化法院
作者:陈公照、施小容、林媛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