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仿建阳建盏的兔毫盏、油滴盏开始大量进入市场,今天鹧鸪君揭露从德化县流出的假建盏的乱象!
建盏不仅现代有地方仿制,古代其实就有,没办法,谁让建盏这么火呢?!
由于宋代“斗茶”之风的盛行,建盏类茶具深受社会各界喜爱,因此,从宋至元代,各地竞相仿制,并形成许多黑瓷窑场。其中,闽北地区的建阳中布窑、白马前窑,浦城半路窑,武夷山遇林亭窑,建瓯小松窑,延平茶洋窑,顺昌冯坑窑、官山窑、河墩窑,光泽茅店窑,松溪九龙窑及闽西北的泰宁上青窑,将乐上瑶窑,三明中村窑;闽东地区的宁德飞鸾窑;福州地区的福清东张窑,闽侯南屿窑,闽清义由窑;闽中地区的德化盖德窑及闽南地区的晋江磁灶窑;闽西地区的长汀南山窑,宁化济村窑等都是仿制建盏的窑口。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省外的江西、安徽、重庆、河北等省(市)也发现黑瓷窑址。
古代福清窑仿制的建盏,虽然釉色乌金,但是底胎却是白的,不是铁胎。
这些仿制的建盏,目前在老盏市场上也都还可以见到身影。首先,建窑系仿建产品大多器形较小,以中、小型碗为主,16厘米以上的大型器较少发现。其次,釉层普遍较薄,缺乏建盏的肥厚之感,因此,少见挂釉现象。第三,釉色大多呈酱黑色或酱红色,除少数窑址(如福清东张窑等)外,鲜见兔毫纹,且纹理大多粗而短,少见长而细者;油滴等更是罕见。第四,胎骨较薄,色以灰白居多;有的胎质细密,与青瓷、青白瓷胎相近,缺乏建盏的凝重厚实之感。第五,器底足较平,足根少见倒角(修刀)现象。
日本天目大师镰田幸二仿制的建盏
在近代,日本的陶瓷业者也从未停止过对建盏的仿制,在过程中却另辟蹊径,形成了另外不同的风格流派,比如“镰田幸二”的油滴天目,和现在比较火的“志野烧”等,都是在仿制建盏时产生的,在国内的追捧着也不在少数。
台湾的色釉天目
台湾就谈不上仿制建盏了,其主要是对日本的“天目”进行学习和仿制,产生了以几个师傅为代表的色釉天目产品。由于台湾“天目”主要以色釉的条纹为主——就是说它的斑纹完全是用彩色釉料形成的,而不是烧制出来的,但其色彩斑斓绚丽,夺人眼球。
无论是日本还是台湾,无论其自诩多高的工艺水平,始终未能烧制出真正意义上的建盏。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建盏的生产有着致命的制约,只有在建阳水吉才可以烧制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建盏会被评为“地理保护标志产品”的原因。
原因就在于:水吉当地的胎土,由于含铁量高,最高可达8%左右,烧制起来就容易变形,难以控制。而釉料中的含铁量更高,在还原烧过程中更加难以掌握火候,想精准把握其发色、斑纹、品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基于以上两点,建盏的成品率还是很低,精品建盏不会超过15%,极品的更是不用说了,其价格颇高主要是这个原因。
由于真正的建盏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价格颇高,利益的驱动必然会导致一些行业内人事进行仿造、制假,蒙蔽消费者。其中,最为嚣张的就是德化生产仿制的建盏,不仅量大,而且神似,价格便宜,对建盏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国内某大品牌的德化假冒建盏居然也买到元
德化窑仿制的建盏,这类仿品大多出现在一些大品牌标榜的“建盏”产品。德化县生产的“建盏”,其胎土为普通陶胎,釉料为合成釉料,采用氧化烧的方法(也有少数为还原烧),其目的显而易见:降低成本,实现工业化生产。也就是说,如果是德化生产的,用的不是铁胎,而是用高温坯体外上一层黑色的色料,看起来和建盏无异,但手感不同,釉面的结晶不同,烧成容易多了,价格也低好多。
天猫输入关键词“建盏”,选定产地德化县,出现了这些生产假建盏的厂家,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厂家。
假建盏售价并不低!消费者们注意货源地,发出地是泉州,并不是建盏生产地建阳。
德化生产的这种产品最多归类到“德化釉”或者“天目”的范畴,而不能称之为建盏。其发色和斑纹较为死板,上手手感差,不具备欣赏把玩价值。还有更恶劣的仿制居然用砂轮在釉面上磨出来所谓的“油滴”。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些瓷器店里,50元、30元都能买到“建盏”的原因,更有甚者,在淘宝、天猫上,只要9.9元包邮都可以买到“建盏”。这种产品,对于绝大部分不懂建盏的消费者而言,不仅是巨大的欺骗消费行为,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同时更是一种卑劣的市场扰乱行为,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的巨大的侮辱!混淆了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载体的认知。
大量假冒建盏冲击了市场。
是什么就是什么,明明是色釉“天目”,非要叫嚣着贴上建盏的标签。我们呼吁,德化厂家,尤其大品牌的这种做法,必将受到消费者唾弃,并且受到法律的制裁!
鹧鸪君在此呼吁消费者,要加强对建盏知识的修养,不要白白上当受骗交学费,共同守护建盏的荣耀!
原创:鹧鸪君
建盏采购或定制
欢迎致电(廖先生)
欢迎添加小编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