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午,纪念周馥诞辰周年暨袁家山学馆开馆活动在泥溪镇元潘村隆重举行。县长李明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柯春平共同为学馆开馆揭牌。
来自县直有关部门、相关协会、泥溪镇及元潘村近人参加活动。
我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在中国近代史上,以周馥、周学熙为代表的几代周家人在政界、商界、学界都颇有建树。到了20世纪下半叶,周氏家族走向世界,形成了一个文理并重、中西交汇、百花齐放式的学术大家族,持续了一百多年。
位于元潘村的袁家山学馆,始建于明代,明清两代从学馆走出来的国学生、庠生、贡生等共计68人。其中,最具代表的有清两广总督周馥和北洋政府国务总理许世英,均为我县近代历史名人,学馆之名因此遐迩闻名。
叩拜先师、额点朱砂、写字做人、击鼓鸣志……开馆仪式上,20位小学生身着汉服,手执毛笔,进行了一次尊师崇礼的启蒙教育,完成了人生四礼中的头一礼——开笔礼。
叩拜先师敬孔圣
朱砂启智“开天眼”
击鼓鸣志树理想
一方砚台,一支毛笔,一张宣纸,一撇一捺,一个方方正正的“人”字跃然纸上。在老师的带领下,20位小学生都认真地书写起一个大大的“人”字,它意味着孩子们的做人从写下这个还不太漂亮的“人”字开始。
一撇一捺学做人
礼毕,在老师带领下,大家集体诵读《弟子规》。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先“自正衣冠”,整理自己的着装,意味着做一个干净整洁的人;然后“互正衣冠”,意味着做一个孝顺、有爱心的人……
开馆仪式上,来自县内外的书法家、艺术家等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下午,周氏文化研究者和县内历史文化爱好者就周馥诞辰周年展开座谈。
复建历史文化遗存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学馆复建后,将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观摩、交流、展演等研学活动,将学馆打造成国学研学基地。据了解,近年来,我县以研究挖掘传承东至周氏家风为突破口,持续开展“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活动,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本文转自:今日东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