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华侨大学三位驻村干部的故事

程少为医生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1217/8505703.html
年是中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高校作为人才、智力、科技的聚集地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生力军组建港澳台侨学生“百村千人行”队伍以旅游促扶贫的华侨大学“精卫”团队连续13年在甘肃积石山县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华侨大学历来重视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从年开始华侨大学积极响应扶贫工作号召先后向宁德市、南平市、龙岩市、泉州市等地的八个贫困村派出驻村干部进行定点帮扶今天官微君带大家了解正在驻村的三位干部的故事

村里新建了一栋教学楼

学校操场建了围墙

村民们有了自己的笼式足球场

道路更宽、河道更干净了

村里还新建了文化广场

村民们休闲运动有了好去处

小额贴息贷款投入光伏扶贫项目

有免费发放的鸡鸭兔供养殖

贫困户收入日渐增多

……

这是一份华侨大学两年多来

挂点帮扶

永春县达埔镇新琼村

德化县雷峰镇朱紫村、葛坑镇下玲村

的扶贫“成绩单”

也是一所大学的“扶贫担当”

新琼村:摘掉穷帽通向致富之路

新琼村位于永春县达埔镇北部。据说,以前村里有句顺口溜:“新琼,新琼,达埔最穷。”年12月,作为省派第五批驻村扶贫干部,刘朝民来到新琼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驻村入户走访时,他发现国定贫困户王蕉一家6口有3位残疾人,挤在一间不足70平方米的破旧房子里,生活十分窘迫。

如何帮助王蕉一家快速脱贫?于是,刘朝民多方求助:联系慈善总会筹集慈善安居资金3万元为他们盖了新房,联系泉州市委统战部拨款7万元进行修缮房屋,联系县残联拨款5千元为他购买鸡鸭羊发展产业,并从县人社局争取一个公益岗位让他从事卫生清洁工作。为此,王蕉激动地说:“感谢党的关心,感谢刘书记的努力,有了驻村干部,我们就有了支柱!”

刘朝民(右)参与绿工程

两年多来,刘朝民带领村两委先后投资建设了60KW光伏并网发电、参股投资永春县桃溪水利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项目、抱团购买房医院、购买永春农村信用社股份等44个精准帮扶项目,建设项目总资金万,稳步推进新琼村的基础设施、教育、宜居、村财增收、扶贫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拓宽村财增收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扶贫方面,刘朝民带领村两委筹集资金万元,为新琼小学建设了新校区;筹集资金40万元,将旧小学校舍改造升级为专职幼儿园,并争取安排了学区中心有资质的幼教教师担任园长。

同时,他倡导并成立了永春县首家村级教育发展促进中心,发动乡贤捐款近60万元,并促成派出单位华侨大学与新琼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捐赠大量的图书和设备。在推动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

勘察水利建设项目

慰问贫困户

现如今,新琼村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固定村财收入近20万元,比帮扶前增加10倍以上,并于年底甩掉了“村财薄弱村”的帽子,还先后获得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永春县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今年春节返乡的村民潘培松表示:“村里变化太大了,一年一个样!特别是学校,简直大变样。”

“目前,村文体活动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已经开展实质性工作。今年,我们还计划在永春香业园二期购买工业用地16亩,建设泉州富民香业有限公司,将村里零散的制香小作坊聚集到一起发展,这不仅能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建成后预计每年村集体收入可增收30万元。”展望年,刘朝民信心满满。

刘朝民(左一)查看新琼小学操场硬化工程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驻村干部刘朝民详细报道)

朱紫村:创新工作思路增加村集体收入

朱紫村距离德化县城5公里,毗邻城东工业园,交通十分便利。如何抓住眼前的区位优势?我校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江瑞忠到任不久,便反复调研分析,不久,他与村两委大胆提出了建设“朱紫村扶贫工业园”的想法,并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支持。

“园区的建设预计每年将给朱紫村带来近2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同时通过推进农业特色种植产业化,将实现老百姓和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江瑞忠说。他积极为园区建设做好准备工作,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一方面带领村两委到政和县油用牡丹(福建基地)、宁化县石壁现代农业观光园等地参观“取经”,提升发展意识;另一方面鼓励种植能手对接贫困户,以强带弱促发展。据悉,去年,朱紫村的村财已从年的1.2万元上升至19.91万元。

村民文化广场廊道

此外,江瑞忠还带领村两委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政策兜底等多项措施,实施一户一策对接帮扶、一户一册精准统计跟踪,精准施策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助推贫困户脱贫。

该村贫困户林动因病致贫,育有一女。江瑞忠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镇里干部对接,采取政策兜底方式为老人发放养老金、低保金、各级慰问金等近万元,并将其女儿介绍到城关陶瓷厂上班,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1.5万余元,实现了脱贫的目标。林动激动地说:“现在我看病几乎不用掏钱,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户的关怀,感谢精准扶贫政策,让我养老无忧。”

江瑞忠(左二)与村民聊家常

在江瑞忠的努力下,朱紫村近两年来还获得各级部门约万元建设资金支持,通过“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推进了河道治理、道路硬化工程以及村民文化广场、休闲运动场所、法制宣传公园、老人爱心食堂、公厕、路灯亮化工程、林氏祖厝水毁重建等一批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村内环境,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进一步增强。年,朱紫村获得了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德化县“一清二整三美化”两个项目支持,为提升全村生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朱紫村正在着手扶贫工业园的土地征迁和规划工作,亩新村建设也已进入报名审核阶段。“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朱紫村家风家训馆、村文化馆等,进一步推进文明乡风。”作为驻村干部,江瑞忠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表示,将牢记习总书记“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的要求,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为建设宜居宜业、生态美丽的朱紫贡献力量。

江瑞忠(右三)与村民协调村道建设事宜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驻村干部江瑞忠详细报道)

下玲村: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这天中午,下玲村留守老人玉田正在居家养老中心享用村里的免费爱心午餐,他感叹道:“我们山区留守老人居住分散,平时交流较少,爱心午餐让我们感受到这个集体很温暖。”

虽然是空心村,且常住人口不足百人,但我校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的吴东兴到任下玲村后,仍多方面筹集资金实施各种项目改造。居家养老中心便是其中之一。该中心位于村党群活动一楼,配置了厨房、餐厅、活动室、休息室、卫生室。建立以来,多次开展爱心午餐活动,“全村80余位留守老人齐聚一起,自己动手,做饭的做饭,摘菜的摘菜,打下手的打下手,聊天的聊天,热热闹闹,其乐融融,留守老人真切的感受到关怀与温暖。”吴东兴告诉记者。

仅年,吴东兴便筹资60万元,完成党群活动中心、居家养老中心、避灾点项目建设。其中,村群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了便民服务点、文化室、综治调解中心。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活动室等,为党支部活动提供完善的活动场所,为群众提供较好的服务环境。“从过去形式化、闲置率极高的办公场所,转变成亲民化、可进入、乡土文化氛围浓厚、服务功能多样的村民公共活动空间。”吴东兴表示,这里已成为村民经常光顾的活动场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村民满意度很高。

截至年底,该村村财收入突破15万元,各项指标已达到贫困村脱贫要求。驻村两年多来,吴东兴还通过组织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投入光伏扶贫项目、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联系工作、发放鸡鸭兔给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养殖等方式,为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

吴东兴(右)探望走访贫困户

(点击上方图片了解驻村干部吴东兴详细报道)

贫困户黄瑞发行动不便,吴东兴便和村委筹资3万多元帮他盖房装修,并发放鸡鸭及饲料给他喂养。去年,他发挥特长,做起了木作的营生。如今,他还有了保洁员每月元工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党和政府的帮助让我脱离贫困,将来,我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社会。”他如是说。

吴东兴表示,“目前实现了贫困村脱贫摘帽,处于巩固脱贫成果的阶段。”今年,将坚持以扶贫攻坚工作为主线,继续筹措资金投资于稳健的产业项目,争取今年村财收入突破20万元,并积极引进产业进村,为村民在本村致富创造条件。

对于这样一份扶贫“成绩单”

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关一凡充分肯定

他感谢这三位驻村干部

为乡村扶贫事业所作出的努力

并表示

“学校将在资金、智力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

全力支持帮扶村的扶贫工作

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张为健

编辑:潘苏琪

责任编辑:蔡君韬

监制:温雅彬

近期热门

致华侨大学全体学生的一封信致华侨大学全体教职员工的一封信致华侨大学境外生同学的一封信致华侨大学海外校友的一封信世界读书日丨什么?这你都猜得出来!华大思政“云”战疫|“建”造抗疫攻防线,“筑”力疫情阻击战华侨大学年硕士调剂需求预估情况出炉!华大思政“云”战疫

国际学院的“云端”守护每张都有故事!手机里不舍得删除的那些华大照片……华大思政“云”战疫

打造“云思政”,哲社学院这样做一周华园新闻速递(4.13-4.19)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xs/12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