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提起郑州商业,总有一种尴尬状:不温不火,体验感差,又急缺特色。
但今年,抖音短视频突发性风靡大街小巷,让郑州一小部分商业有了机会以网红身份瞬间崛起,大翻身,火遍全城。
为什么偏偏这些商业能变身成网红?靠网红火起来的商业,能持续多久?未来郑州商业的机会,又在哪里?
1
郑州第一个网红商业,非高铁片区汇艺中心莫属。
今年5月20日,一段天幕下浪漫求婚的短视频在抖音发布后爆火,24小时内播放量高达百余万次,点赞人数达2万多人。
正是这段视频,及其背景平方天幕,为汇艺·银河里奠定了“网红基因”,也成就了郑州首个网红商业地位。
汇艺中心总占地23亩,总建面积15万方,以写字楼为主,商业仅仅约占3万方,包括专业剧场“刘老根大舞台”,定位为大型文化商务综合体。
汇艺·银河里是其中一座商业街区,为半户外商业空间,突破区域内商业群楼或商场Mall的封闭形态,户户临街,有多入口聚拢人流。
从年7月至今,我在汇艺附近住了整整3年,见证了它从不温不火到一路成为网红商业的整个历程。
今年以前,这里一直在持续招商,无论从商业品牌、招商速度,还是客流量来看,效果都非常一般。
曾经,这条商业街区有心无力,相当尴尬,商业偏差、商户资源匮乏……
突然间,求婚视频爆火后,潮男潮女们都纷纷效仿,天幕打卡、自拍、创意拍……几十人、几百人、最后上千人慕名而来,人山人海,停不下来。
这次,汇艺终于找到了新的转机。
赶紧趁热打铁,汇艺运营团队转变思维,集中精力做了两件事:
1、以中原首家平半户外性质的天幕为主IP,引入超逼真3D视听效果,打造最大网红打卡圣地;
2、借机持续开展一系列热门IP潮流活动,比如世界杯期间推出球迷狂欢节,运用灯光秀、Livband、花式足球表演、互动游戏等,丰富的活动形式,吸引了成千上万年轻人参与。
人气爆棚、客流猛增,那些高格调、网红范儿的餐饮店也就理所应当地火了起来。
一直到现在,汇艺天幕还在持续刷爆社交网络;晚上去逛街,商业街区到处都是停不下来的抖音小姐姐。
这里真正成为了郑州年轻人约会、聚餐、逛街、游玩的城市会客厅。
2
二七广场附近,全新打造的德化新街是郑州第二个网红商业。
和汇艺巨型天幕大IP不同,德化新街走的是另一种路线:更注重体验感,打造有新意、有内容、重休闲的慢生活微度假休闲商业街区。
这是郑州唯一一条把商业做成了“景点”的商业街。
德化新街分负一层、负二层,分为6大主题街区:
桃花捣:魔力爱情街区
桃花源:梦幻田园小镇
未央街:民国特色小吃街
公主巷:粉红女孩购物乐园
瘦江南·南栅:城市微度假街区
瘦江南·西栅:商业里的小清新
霸屏抖音的魔幻滑梯,黑科技范儿的VR体验,浪漫唯美的许愿墙,时髦新潮的老公/男友寄存处,原创手工、潮酷店铺……仅瘦江南街区,建筑面积就有㎡,科技感、新奇感、体验感十足。
如今德化新街日均客流量达10万,成为郑州商业的一部“颠覆性”作品。
3
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德化和汇艺,两种截然不同的小型商业,能在郑州众多商业中突围爆火?
我们先从郑州成熟商圈说起。
目前郑州已经形成二七商圈、国贸商圈、锦艺+中原万达商圈、惠济万达商圈、郑东CBD商圈等几个大型商圈。
这些大型商圈多集中在中心城区并向东部倾斜,基本都是购物中心+周边商业街区构成,区域辐射力较强。
这是郑州商业的主动脉。
环顾这些商业,有些人流如织,有些昙花一现,有些半死不活,更多的则是长期不温不火,甚是尴尬、无奈。
剖析其中原因,都离不开一点:“地产思维”太浓,尤其是以地产商为主导力量的商业体,更是深陷误区。
1、商业味儿太重,唯消费独尊。
尤其是过去传统商业中,很多商场、购物中心、商业街,除了购物商铺密密麻麻分布,再无他物。消费者除了一家接一家店逛,一件接一件的买,再无其他乐趣,脚累,钱包累,心更累。
2、同质化严重,视觉疲劳。
品牌同质化、场景同质化、体验感同质化、活动同质化,这是很多商业在规划和招商运营中的通病。
尤其在招商方面,对于品牌的追求过分看重数量,经营客群思维、理念较弱。
各个商业街、购物中心尚处于追求HM、优衣库、CA、ZARA等快时尚品牌,但近两年这些快时尚品牌热潮逐年下降,已经在很多年轻人眼中失宠。
3、体验感差,缺乏创新与情怀。
简单来说,就是极其缺乏互动感、参与感,缺乏人性关怀。
反观网红商业汇艺和德化,两个小型商业在郑州商业大格局中毫不起眼。
但他们的爆火,却是郑州大多数商业体急需革新的警示牌,同时也折射出破解“地产思维”做商业的新思路。
1、“经营客群”理念。
任何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和精细化运营,只有做好客群经营才能屹立潮头。通俗来讲就是,所有动作都意在构造一个网聚人的场所,比如德化新街,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所有升级、调整,都为了牢牢网住“16~28岁最具消费活力的年轻客群”。
2、个性鲜明的IP打造。
比如汇艺的“巨型天幕”标签,比如德化“科技、酷玩、漫游”标签。各个商业体可以打造不同的主题,增强差异化,才能凸显特色。
3、注重消费者参与感,体验感、场景感。
怎么说?比如老公/男友寄存处,解决男性陪同逛街的无聊痛点;比如引入原创、手工、陶坊、VR,让消费者在商业中的参与度,不仅仅局限于机械的购物、刷卡,拥有更多乐趣。
4
这种网红商业能持续火多久?又能否大面积普及?
坦白说,汇艺和德化这种走“网红”路线的商业项目,通过抖音、网络迅速蹿红,并不排除有虚火过旺成分。
热度过后,能否持续火热、锁住客流,还要看后期运营和管理,需要从内而外来一场革新。
但令人欣慰的是,这场蜕变已经开启。
近两年,郑州一部分商业体已经在逐步调整,并着力强调内容运营差异化,打造自己的特色IP。比如新田广场主打年轻潮派,逐步增加原创品牌,比如锦艺城时常开展的赛事活动,郑东熙地港的亲子类活动,朗悦公园茂引入的小猪佩奇IP展等等。
虽然尚未实现脱胎换骨式的飞跃,但在不断尝试与摸索中,已初见成效。
据统计,年郑州至少新增28个商业项目。下半年正弘城、建业凯旋广场、绿地新都会·新田广场、永威·木色等22个项目也将陆续开业,总体量超万平方米。
现阶段,和周边武汉、西安相比,郑州商业的体量、丰富度、特色依然欠佳,在艺术、潮流、休闲、轻奢、文化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但往往,空间即机遇,我们期待郑州商业大蜕变。
对于现在突然爆火的“网红商业”你怎么看?你认为这种一夜蹿红,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继汇艺、德化之后,你认为郑州下一个崛起的网红商业会是谁?
欢迎投票,并留言讨论补充。
破竹直播福利今天晚上20:00,米筐投资总编、首席经济分析师拾叶将受邀在破竹进行直播,从多个维度带你剖析中美贸易战的背后真相!
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是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么?背后真相绝非如此!中美贸易战加上国内去杠杆的大环境,我们该何去何从?怎样去保护个人财富?
长按识别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