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5日,
我迎来了期待已久的
泉州海丝小记者暑期主题文化游学活动
——线路二:德化研学行,
从中寻找海丝文化,学习陶瓷技术。
1与大师亲密接触正午时分,烈日炎炎,小记者们到达了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同学们的陶瓷艺术的好奇,也如同这烈日一样热情,吃过午饭,放下行李,我们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学校会议室,聆听了福建省陶瓷大师、泉州首届工艺术师——卢美彬的讲座。
↑卢美彬为海丝小记者授课
卢大师以《德化陶瓷艺术鉴赏》为题,介绍了陶瓷的历史、工艺流程、种类和德化陶瓷名家、名作等等。
↑曾映雪大师亲切地为小记者们作介绍
随后,我们还前往曾映雪大师的工作室,十分荣幸地见到了由大师设计并制作的《富贵五福》,它被选作金砖会议上送给各国领导人的见面礼,上面有五朵国花牡丹,高贵艳丽,象征五国联盟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2体验陶瓷制作第二天的参观中,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一排由木头制成的20个大锤子组成的碾压线,它们一上一下,像一道波浪,把碎石碾成粉末,再细,再细……发出“咔咔咔”的声音,又好似钢琴的琴键。
为了亲身体验,我们玩了一场泥巴。这个玩泥巴,可不是简单的哦!它有一个专业名称,叫:手拉胚。
只见小伙伴每人选取一块泥巴,各自又找到一个电动转盘,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将泥巴揉成椭圆形并摁在电动转盘的中心,再用脚去踩油门,电动转盘就跟着转起来,然后根据自己想要的形状去调整泥形。
但是在手与脚的配合中,泥巴像有自己的想法,一点都不听使唤,你让它往上,它偏往下:你让它往左,它偏往右!这样,我们才发现制作的不易啊!
3逛古龙窑——月记窑第三天,我们踏着清晨的阳光,来到了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中的龙窑——月记窑。这个此窑至今已有多年了的历史了,可是至今它仍在被使用着。
月记窑全长50多米,有坡度且呈阶梯状,设有多个窑室,各个窑室是区分开的,各自有独立的窑门,整个窑洞设有火眼(添柴用)、观察孔(以判断瓷器的烧制情况)数个,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
4走进博物馆,博览陶瓷作品不知不觉,游学历程到了尾声,我们最后参观了德化陶瓷博物馆,在这里我们领略了陶瓷工艺涉及的不同领域,有常见的生活用品类:各种碗、碟、杯、瓶……;陶瓷工艺摆件也深受国内外青睐如:各类佛像栩栩如生、圣诞饰品琳琅满目、复活节彩蛋绚丽多彩;最令我惊叹的是一副画上的人竟然穿上了陶瓷做的衣服!
我相信在未来陶瓷还将应用更多、更广的领域。
在这次游学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制作一件陶瓷需要经历许多道工序,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所以我需要学习各种技能,不断磨练自己,不断进步!
小记者:魏林林
学校:鲤城区实验小学
班级:四年四班
德化研学回顾海丝小记者德化研学行探寻海丝文化,学习陶瓷历史!海丝小记者德化研学行
探寻德化陶瓷历史,体验陶瓷制作乐趣!海丝小记者德化研学行
邂逅百年古龙窑——“活化石”月记窑!海丝小记者德化研学行
探寻陶瓷文化,满载成长与快乐而归!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