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丨访德化瓷都寻千古文化

访德化瓷都寻千古文化

G届资优班厦门游学之旅(二)

年11月16日,此次厦门游学返程前的最后一天,G届高一1班全体同学一早从泉州出发,驱车前往中国的三大瓷都之一的德化。德化白瓷洁白细腻,如玉似象牙,有着精湛的制造工艺和悠久的烧制历史,是从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沿线各国的重要贸易物品,可谓是“千年窑烟,蜚声宇内”。

一路辗转,大家到达了德化陶瓷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出土的瓷器文物和现当代大师的作品。个个栩栩如生,鲜润的中国白,灯光一照令人物器皿都熠熠生辉,仿佛沉淀了千年的故事被唤醒。同学们跟着讲解员的步伐,认真听着每一个物件的来历,细细观察物件的形状和纹样,在中国白的润泽中汲取知识。中国博大精深的瓷文化实在令认着迷。

陶瓷博物馆后面便是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它是一个地方特色学校,主要是为瓷文化的传承补充后备人才。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几位大师的工作室,有幸看到了一些还未问世的精品。有的大师正在勾勒素胚,同学们都很有礼貌地安静观察,不敢打扰,而大师踏实认真的态度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后来,同学们得以亲手绘制属于自己的盘子,大家都摩拳擦掌。班上真是人才济济,有的采用古典画风运用国画技法,有的创意新颖中西合璧,还有的采用意识流给人以朦胧感。作品都很出彩,但也实属不易,大家都体会到了瓷器绘制的艰辛,也对中国瓷文化和匠人们多了一份敬重。

制作完毕后,大家兴致勃勃地上车,驱车前往月记窑。如今还可烧制瓷器的龙窑在德化仅存三座,其中以月记窑最为悠久。龙窑是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因窑呈长条形,依山坡所建,自下而上,如龙似蛇,故得名龙窑,亦称蛇目窑、蜈蚣窑。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又因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同时装烧面积大,产量高,故自商代至明清时期南方地区多有砌筑。大家探头进去仔细观察,都惊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学们逛了逛各种小店,买了一些自己喜爱的瓷制品,让德化窑的中国白永远留在所有人心里,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尽己所能保护中国瓷文化!

月记窑瓷器

龙窑

在享用过具有德化特色的午餐后,师生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大型综合性陶瓷文化体验中心——顺美集团陶瓷文化生活馆。走进展厅,听到的便是对于顺美集团几十年风雨历程的详尽介绍。紧接着,我们便瞬间被一大堆精巧玲珑的工艺品包围了。神秘的梦幻森林、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迪士尼卡通人物、圣诞老人、拉斯维加斯的水晶球、埃菲尔铁塔、英格兰的小天使、地中海的蓝色海洋……周身的一切都是瓷器的梦幻。在国际馆里,各式各样的有关西方节日的独具特色的小装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中国馆中的实用家居用品同时具备实用性和观赏性,骨瓷的小茶杯花纹多样艳丽,一幅幅仕女图体现出了别样的古老风情。

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在顺美集团聆听企业介绍了。改革开放前的德化是很落后的,改革开放后的年,现任董事长与几个朋友到北京学习陶瓷的制造,其中付出的辛苦难以言表,他们对于机遇的把握奠定了今天的顺美集团。随后企业迎来挑战,月记窑的效率很低,他们于年代全面普及了电烧瓷的技术。从电烧瓷到为生产不顾环境的煤烧瓷,又砸了烧煤设备改用天然气……发展的过程也是试错的过程,但正因为顺美集团始终是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才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没有被时代的快速更迭而淘汰。如今,企业还将3D打印技术运用在陶瓷制造上,让我们惊叹不已。新的时代充满了竞争与挑战,顺美集团并没有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今年的金砖峰会,顺美集团的中国白瓷就作为国礼招待外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需求,顺美打出的这张“文化牌”顺应时代,相当给力。董事长说:“我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上中国文化。”

明天将要乘坐高铁离开福建省了,同学们都对这里恋恋不舍。虽然适应了北京的寒风凛冽而难忍福建的湿热气候,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大家着迷,以至于早将汗流浃的艰辛背抛诸脑后。无论是游走在鼓浪屿,在文艺气氛里深深陶醉;还是漫步在厦大,畅想未来;亦或是站在海丝源头九日山上,感慨沧海桑田;还在德化与瓷器来了一场千年之恋……我们都投入其中。紧密而丰富的行程,优质的住宿及饮食条件令大家身心愉悦。高中以来的第一次游学,扩大了同学们的视野,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让同学们敬畏中华传统文化,并立志在将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付羽宁徐辰煜 

图/G届高一1班网络

编/高心静

如何







































中科白癜风新春喜相迎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ly/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