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其实是个不大的地方,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知道这么个地方,全是因为从前做外贸工作的时候,大部分的供应商工厂都在那儿(德化有“世界陶瓷之都”之称),也去出过几次差。觉得那小地方的人,热情好客,简单无欲。那里的山,虽磅礴,却温柔。
很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人带着去了一趟九仙山,那是冬天的时候,虽说福建的冬天不会太冷,但那一年的德化,冷到骨子里。上山的路,弯弯绕绕,晃得我有些晕车。越往上,窗外的景色越神奇,我的故乡是没有山的,所以不曾见过山上的风景。
窗外,起伏的山脉,布满了苍翠的松树(大概也有别的树吧,只不过我不全认识),那树梢,结满晶莹的白色物体(很久后我才知道那是雾凇,在特别冷的天气里才会有),甚是好看。还有那些漂浮在半空中的不知是云还是雾的东西,令人不知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第一次见到那样的景色,说美得想哭,一点儿也不夸张。于是强忍着头晕目眩,瞪大了眼睛,要把这人间没有的景姿,牢牢记在心头。
与九仙山一别许多年。说来也奇怪,它不是什么名山,也没有多特别,但我就是对它念念不忘,大概是那第一次的见面,印象太深刻。
这一次到厦门,提前约好了小婴和启瑶一起过元旦,问及行程,我脱口而出:“我们去德化九仙山吧。”旁人听了都笑我们:“德化这种地方没有什么好玩的呢。”然后我们也反过来笑他们:“庸俗。”
我们就是不在旺季出门!我们在旺季出门就是不去那些大家都去的地方!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九仙山大概有九个神仙那么多吧。
12月31日,我们从厦门驾车前往德化,走厦沙高速大约两个半小时左右到达德化城区,下高速不远,有一家餐馆叫“乌谷丰登”,朋友介绍他家的乌鸡汤很有名。是很不起眼的店,也不大整洁,进门后店老板得知我们有三人,然后便说:“乌鸡汤,排骨饭,炒青菜,酸辣肉皮,可以吗?”
我们初来乍到,被店里这么“强行”安排菜式,有点懵,但环视四周的客人,好似也确实没人坐下来慢悠悠地点菜,便说:“可以的”。
鸡汤上得很快,大约是招牌菜,早早就做好了准备。第一口便很惊艳,确实好喝。里面有一整个蒜头,皮也没有剥,连皮带肉都熬烂了,我猜这大概也是这汤里的一个小秘诀吧,暗暗在心里想,回头我也这样试试。除了青菜以外(本身我就很爱吃各种青菜),其他的菜色都很一般。
用完午餐,继续前往九仙山。九仙山并不在德化城区,而是在赤水镇,在城区沿着堤坝路一直行驶,半个多小时便能到达。(友情提示:山路弯弯,货车多多,司机彪悍,请小心驾驶。)
▲堤坝路去往九仙山的路上
▲山间民居
▲九仙山隧道
到九仙山脚下的时候,是下午四点左右,阳光还很温暖。不得不感慨,南方的冬天就是好啊。虽说植物不如春天旺盛,但总有那么一些地方,绽放着一丝生命的气息。山脚下有小木屋别墅式酒店(仙缘居),价格也适中,但因为我们没有提前预定,所以已经没有房间了。大概大家都是冲着新年的第一次日出而来的吧。
▲仙缘居别墅酒店
▲山下的湖
没有房间住,四周也没有什么酒店。我们干脆停好车,扔下包,在山脚下开始享受这午后灿烂的时光。天色渐晚的时候,我们到离九仙山大约四五里外的一所民居住下了。
▲启瑶和小婴
晚饭也在民宿旁的农家饭店解决的,当地菜不是一般的清淡,我和启瑶是无辣不欢,唯有小婴吃得津津有味。晚间山里凉气很重,与白天温差甚大。我们说了会话,直到星星们都出来了,才回房。定好凌晨四点的闹钟,看日出。
本以为这么早起会是很困难的事,但事实是不到四点,我们就相继醒来,没了睡意。简单地洗漱,套上衣服便开车往山里去。九仙山下有售票处,要进山一定要买门票,25元/人。若要自己开车上去,开放时间是清晨5点-6点。
我们到达山脚的时候,前面已经密密麻麻地排了几十辆车,买好票便接近五点了,队伍缓慢前行。好在当初学驾照的时候,教练带着我们将山路都走了个遍,也遇到过非常恶劣的天气。不然这布满大雾,能见度大概只有十来米的弯弯绕绕的山路,恐怕是应付不来的。
话虽如此,小婴和启瑶在一旁还是心有怯意,眼睛都不敢眨,死死盯着前面的路,深怕我一个不小心,就冲下了悬崖。也有一些“老司机”,嫌我们速度慢,从我们车旁呼啸而过。慢就慢吧,安全第一不是吗?
也不知道上山的路到底有多远,那山路到底是有多曲折,总之在神经紧绷许久后,终于看到山顶的停车场,松了口气,占据了一个好的车位,我们便下车随着稀稀拉拉的人流往山上走。
天空像一张巨大的黑色幕布,将我们笼罩着。这大幕布上,点缀着无数颗星辰,眨巴着小眼睛,望着我们。我们连头都舍不得低下,就那么一边仰望着星空,一边往山上走。凌晨的空气有点儿凉,却带着一股山里特有的清甜,吸进去,感觉像吸进了山里的灵气,马上要变仙女儿似的。
山路走着很累,我们却很雀跃。这看似未知未有计划的短途旅程,却又好像是冥冥之中被牵引至此。那一路的紧张驾驶,一路的莫名担忧,看似混乱毫无章法的安排,在这一刻,被繁星环绕的这一刻,全部抛出脑后,一切变得那么地值得。
后来眼睛慢慢适应了黑暗,望向远处,巍峨的山峰下,涌动着柔软的云层,将山温柔地环绕。
▲刚到达山顶的时候,山后有微弱的霞光
山峰威严地矗立,守着一个神圣的使命。那云,本是自由的,可漂泊天际,可幻化成雨。但它偏偏爱上了永远不会动摇的山峰,便哪也不去了。
在那远山之后,有若隐若现的霞光,毫无疑问,那是来自东方的,关于日出的预告。我们还未登上山顶,小婴便走不动了,我们在路边找了个视野好的位置,站在那儿等待第一缕日光。
▲山峰与云层
后来我发现身后有个小土坡,直达山顶的栈道,于是我们“另辟蹊径”,在众人异样的眼光下,“爬”上了山顶。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山峰与云层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天空好似触手可及,那一朵朵漂浮的白云,被染成粉红色。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云朵,好欢喜。
▲粉色的云,金色的云
那日的日出时间是6:50分,等待了接近两个小时,当第一缕金黄,翻过远山,越来越耀眼的时候,我听见身后传来的欢呼声,自己也莫名其妙地热血沸腾。这是一生中第一次看日出,它带给我的感动,震撼,领悟,是一整学期的书都教会不了我的。
▲小婴和启瑶在山顶
(小婴特地强调不要拍出她鞋子上的SHI)
▲呼之欲出的太阳
渐渐地,整个天空都变得亮眼,初生的日头,格外耀眼,晃得人睁不开眼睛,山里的寒气也慢慢散去,随后我们都沐浴在温暖的晨光之中。我常常说:“但愿人生从此放光辉”,但这一次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光辉”的意义。
▲我的大钻戒
新年的第一天,立在这天空之下,看着陪我上山的小婴和启瑶,心中是万般感动。与小婴相识四年,性格脾性爱好大不相同,却十分合得来;启瑶原是我的法语老师,但我们一起吃过一次下午茶后,便发展成生活上的小伙伴。我们不常见面,一见面必是吃下午茶。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一起出游。
我虽偶尔享受孤独,但却离不得朋友。而我对朋友的定义,却不仅仅是可以说说话吃吃饭,而是有心灵上的交流。那些清高的隐士,会写诗也好,会作画也罢,没有朋友的人,在我认为,是世间最可怜之人。
后来我们下山去停车场,我安静地拍照,小婴和启瑶又开始了她俩相处的惯有模式:
小婴:今天的星星好美呀。
启瑶:是啊,感觉我可以摘下来。
小婴:那你摘啊。
启瑶:尼玛,刚才你又没说,你说了我肯定给你摘下来。
小婴:行,你现在给我把太阳摘了。
......
听着她俩互掐(这是她俩正常的相处模式),我又想笑,又觉得感动。我身边的人儿,一个个都这么可爱,一定是因为我自己也很可爱对吗?
下山的路变得明朗,但路却比早上更难走了,开过那一个个急转弯,我们不禁感慨早上到底是怎么把车开上山的。
▲九仙仙境
▲日光下的启瑶
因为早起,因为神经紧绷,因为长时间的等待,我们都累了,回到住宿的地方,集体补了个觉,再起床时已是正午。收拾完毕,返程回厦门。
带着那一束光芒,带着正能量满满的心,我们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我猜,下一次再聚,一定又会有很奇妙的人生体验。
新年快乐,但愿人生从此放光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