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博物馆
汉侯博物馆的创始人魏芳汉先生,于年首次来到瓷都德化,感叹于德化的山水之美,感动于瓷都千年的文化传承,迷恋于瓷圣何朝宗的瓷塑艺术。因此,他遍访名师,与许兴泽、杨剑民、陈德卿、苏清河、苏玉峰、苏献忠、柯宏荣等陶瓷艺术家一起研究、鉴赏。在他们的倾力帮助下,经过十几年的收藏历程,他系统地收藏了瓷都德化现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及老艺人一生中各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共多件,这是瓷都德化的艺术瑰宝与精神财富,是瓷都德化的一批文化遗产。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将收藏品集中展示,弘扬陶瓷文化,奉献于社会,年,他申办获批了汉侯博物馆,而“汉侯”二字取自馆长魏芳汉先生的“汉”及其子魏再侯先生的“侯”,象征着汉侯博物馆艺术收藏的代代传承。
汉侯博物馆,其建设要求完全按照国家2级博物馆及3A级景区的建设标准执行,是福建省南安市年重点项目工程。地点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创新路,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内设专业展厅、行政综合楼、学术报告厅、资料室、库房及监控室,其中专业展厅的面积有平方米,陈列展示瓷都德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及老艺人的陶瓷作品件,内设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艺术馆。
机缘巧合,得入汉侯。惊鸿一瞥后,竟有相见恨晚之慨——见各式白玉观音端坐站立,罗汉弥勒一怒一喜;见书中走出的人物沧桑百态,未经世事的少女童子或娇或嗔?于是,在这如白玉羊脂温润的德化瓷中,品出了人间之五味,历史之悠长。 古人云,人生至乐之事有四十桩,“尝酒、试茶、阅书、临帖、对画、诵经、咏歌、鼓琴、焚香…“,我觉得还需再添上一桩,便是“赏瓷”!如您未能品其趣,将是人生一大憾事。俗语说,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也许正非内行,更能抛开工艺之美、流派之见,就一个纯粹的人的眼光来品味这些作品带给人的冲击力和感动。现我就将自己这“外行人”品出的瓷泥真味,三言两语,伴素瓷一盏、清茶一杯,与你对坐,共赏共享。馆藏观音《渡海观音》,高88cm,是许兴泰大师生前的绝笔之作,是他从艺50多年来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作品胎体洁白如雪,温润如玉,尽显德化瓷天然材质美。塑、捏、雕、刻、贴灵活运用,具象与抽象、柔与刚、简与繁和谐统一。作者在明代瓷塑巨匠何朝宗《渡海观音》的基础上,大胆进行艺术创新,赋予观音以人性美,使大慈大悲的观音升华为真善美的化身,大大丰富了观音的美学意蕴。
★福建版博会:年5月19日下午,随着拍卖师的最后落槌,许兴泰生前代表作之一——《渡海观音》以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出。
★1.7M立龙观音
作者:许兴泰、许兴泽
年,许兴泰及其胞弟许兴泽开始对大型瓷雕潜心钻研,在造型设计上,继承明代雕塑大师何朝宗的传统技艺,并攻克了整体重心不稳、力点分布不均及底部承受抗压力不足等难题;在配方上,选择含铝量高的纯净高岭土等,研究出适合制作大型瓷雕的瓷土原料配方;在窑炉上,重新设计新的现代化专用窑炉。经过数十次反复试验,攻下了大型瓷雕的造型、配方和烧成三大难关,成功烧制了1.7米立龙观音。该作品荣获全国第四届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
许兴泰(--),福建省陶瓷界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出生于德化瓷塑艺人之家,其父许文君是近代瓷雕名师许友义的主要传人之人。许兴泰年进入德化瓷厂雕塑组工作,年被调到福建省陶瓷研究所担任瓷塑设计工作,年调回德化瓷厂雕塑车间,年调任德化瓷厂研究所副所长、雕塑设计室主任。许大师从事瓷雕技艺40多年,博览众长,不断创新,以精湛的艺术造诣创作的瓷雕作品享誉海内外。他创作的瓷塑作品,气韵生动,栩栩如生,给人一种永远隽美的艺术享受。
许兴泽(--),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大师许兴泰胞弟。德化县第二、三、四、五届政协委员。出生于陶艺世家,从小受艺术熏陶,酷爱瓷塑工艺,11岁起随父学习传统陶瓷雕塑技艺,为陶瓷雕塑打下牢固的艺术功底。主要创作题材有观音、弥勒、达摩和仙女等。尤其擅长高难度的实心瓷塑作品和大型瓷塑作品的创作,被誉为“大型瓷塑第一人”。
1.92米滴水观音
作者:许兴泰、许兴泽
德化传统瓷雕,由于原料配方和窑炉局限,均以中、小雕塑品为主,高度不超过1米。
许兴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与胞弟许兴泽合作,大胆探索,攻克大型瓷雕造型、原料配方、烧成工艺三大技术难关,于年成功地研制了具有自动回水和感应滴水装置的“1.92米自回水滴水观音”大型瓷雕。它是一件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成功之作,该作品参加全国第九届工美术百花奖评比,荣获(珍品)金杯奖。
xiàrìzhīgē?.?~?..?大师之作许兴泽(-)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大师许兴泰胞弟、德化县第二、三、四、五届政协委员。出生于陶瓷世家(其父许文君是近代瓷塑名师许友义主要传人之一),从小受艺术熏陶,酷爱瓷塑工艺。11岁起随父学习传统陶瓷雕塑技艺,为陶瓷雕塑打下牢固的艺术功底。主要创作题材有观音、弥勒、达摩和仙女等。尤其擅长高难度的实心瓷塑作品和大型瓷塑作品的创作。被誉为“大型瓷塑第一人”。
“年《坐莲佛光观音》、《披坐观音》(实心)和《戴冠观音》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
年《戴冠观音》(高45cm)中国嘉德年春季拍卖会成交价¥,元;
年《立古莲如意观音》(高47cm)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成交价¥91,元;
年《戴冠观音》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
年获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全国优秀工艺美术创作奖;
年《天女散花》获福建省第三届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银奖;
年《宝莲座毫光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福建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年开始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待遇;
年1.92米《滴水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福建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年起任德化县技术开发中心主任、新发瓷厂厂长;
年1.72米《立龙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福建省工艺美术馆收藏;
年至年任德化县工艺美术陶瓷厂副厂长;
年进入德化陶瓷厂从事瓷塑设计工作。
”卿陈德卿(-)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劳动模范、德化县政协第三、四、五届委员。16岁起随父陈其泰学习传统瓷雕工艺,进德化瓷厂后至年,又得当代著名雕塑艺术大师王则坚的尽心指导。他潜心研究出的“建白”瓷雕陈设品和“薄胎”瓷系列珍品深受收藏家的追捧。其作品先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等收藏。陈德卿创作的仕女作品,写实逼真,工艺精巧,深受广大藏家的追捧。其创作的建白釉作品瓷质温润如玉,接近明代象牙白的质地,也是资深藏家们的心头之爱。
艺术生涯
陈德卿出生于具有深厚造诣的瓷坛艺术家庭。父陈其泰,为古瓷都德化与福建省陶瓷界当代著名雕塑艺术家。德卿自幼深受家庭环境熏陶,爱好瓷塑艺术。年夏小学毕业,旋即随父至福州,丁省轻工厅研究所陶瓷研究室学艺。年春回德化,与许金盾一起受聘于德化浔中公礼瓷厂(今称德化第五瓷厂),共同从事现代题材的瓷塑设计。年进德化瓷厂雕塑车间,年调该厂试制组(后改称科研所),从此,潜心于瓷塑艺术的研究与创作设计。
陈德卿赋有艺术才华,兼之艺术家庭的优越条件,进德化瓷厂后至年,又得当代著名瓷塑艺术大师王则坚的尽心指导,技艺进步很快。年到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泥塑班进修深造后,更丰富了他的艺术理论素养,使其瓷塑艺术在继承优秀传统风格技法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科学美学艺术新活力,获得喜人的成就。刚入而立之年,他已是德化瓷坛艺术界的佼佼者。
艺术风格
陈德卿瓷塑艺术在继承优秀传统风格技法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科学美学艺术新活力。他被德化陶瓷界称为全能型瓷塑艺人,技术和造型能力非常全面,尤擅长仕女、达摩和观音等题材作品。其作品主要有传统题材的各款姿式观音、弥勒、达摩等佛像;有何朝宗、李时珍、木兰饮马等历史人物;有四美人,尤三姐、喜阅、吹箫引凤等仕女、故事人物与断桥相会、对牛弹琴等神话故事作品,以及现代题材的摩雅傣、蒙族赤脚医生、父子谈、四姐妹、约会等瓷塑。
要纪事
年《李白醉卧江中》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
年《长歌行》、《吴彩鸾》被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收藏;
年《宝琴踏雪》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年《渡海观音》被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永久收藏;
年《蒲松龄》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
年《童子拜观音》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年创办德化昌德雕塑研究所;
年《踏雪寻梅》荣获全省陶瓷新产品创作设计评比二等奖;
年32厘米《披坐观音》获北京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一等奖;
年《观音观涛》荣获中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一等奖;
年《披坐坐垫观音》被评为全省陶瓷产品优秀作品;
年到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泥塑班进修半年;
年调德化瓷厂试制组,潜心于瓷塑艺术的研究与创作设计;
年进德化瓷厂雕塑车间;
年与许金盾一起受聘于德化浔中公社瓷厂(今称德化第五瓷厂);
年随父至福州,于省轻工厅研究所陶瓷研究室学艺;
苏清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师从瓷塑名家苏勤明与雕刻师许光益。在长达52年的陶瓷艺术积累中,独创白里透红的特级中国白瓷——莹玉象牙瓷,并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再现中国传统名瓷孩儿红,恢复失传陶瓷瑰宝,极至珍贵。”成为莹玉研究所莹玉系列独特的当家瓷种。
艺术风格
50余载的实践,他全面掌握了陶瓷雕塑的技术技能,以雕塑为主,通晓瓷泥配方,釉水研制,稀土、化工原料在陶瓷工艺上的应用等,并将人物、花卉、鸟兽动物的雕塑,各种花瓶、花插、香炉等陈设玩赏品的制作以及艺术化日用器皿等的设计融合贯通,吸收并借鉴中外雕塑艺术的精华以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同时融会了文化、艺术、科技在他的陶瓷雕塑中,形成了形神兼备、精雕细刻、优美传神,既回顾历史又反映现实,具有明显何朝宗流派的艺术风格。
要纪事
·年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年获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遗-德化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年从艺五十周年个性化邮票在中国瓷都―德化发行;
·年获国家发改委授予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年12寸《泰国佛》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年《刘海戏蟾蜍》荣获中国民间雕刻、陶瓷、剪纸艺术大师精品赛金奖;
·年《天目釉菊魂碟》荣获年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金奖;
·年《善财龙女拜观音》荣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年莹玉红系列艺术瓷荣获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
·年莹玉红系列艺术瓷荣获中国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银奖;
·年独资创办莹玉艺术陶瓷研究所;
·年任宝美瓷厂厂长兼技术员;
·年16寸《寄艳花瓶》22寸《芭蕉花瓶》荣获全国陶瓷行业优秀创作一等奖;
·年18寸《达摩过江》荣获全国陶瓷行业优秀创作二等奖;
·年至年回德化县东漈瓷厂任技术员;
·年《三打白骨精》荣获福建省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奖;
·年至年先后被聘任为建阳瓷厂、永春苏坑瓷厂、古旺县棋坪洋瓷厂技术员;
·年至年在德化瓷厂雕塑组从事工艺创作。
★杨剑民(-)泉州东海人。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福建省第七、第八届人大代表。年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大专班陶瓷美术专业。历任德化瓷厂设计室主任、高档瓷车间副主任、科研所所长,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副馆长,德化县陶瓷文化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他恢复了刻花这项传统而珍贵的工艺,同时也是将建白刻花瓷用于日用瓷生产的第一人。他凭借着深厚的素描功底和娴熟的浮雕技艺,成功地开发出不失为名贵瓷质和全新创作理念完美结合的影灯系列精品。
★要纪事年获得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全国优秀工艺美术创作奖;
年《拐仙过海》荣获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优秀奖;
年60公分建白《闽龙出海》瓷雕作为国庆50周年进京代表团礼品瓷;
年建白《渡海观音》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年《维纳斯影灯》荣获首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银奖;
年调任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副馆长;
年国务院颁给“政府特殊补贴”证书,享受“国家特殊补贴”待遇;
年国务院批准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年建白45头刻花玉卉西餐具获全国轻工业出口产品展览金质奖;
年建白刻花《西厢》皮灯获轻工业部优胜产品奖;
年建白45头刻花玉卉西餐具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证书;
年任德化瓷厂设计室主任;
年《跨凤酒具》获全国陶瓷工艺美术评比优秀作品奖;
年《孔雀水仙花瓶》获全国陶瓷工艺美术评比优秀作品奖;
年考取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进修生并进修一年;
年毕业分配到德化瓷厂彩画车间一作业组彩瓷。
苏献忠苏献忠(-)别名珠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出生于德化陶瓷世家,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曾赴景德镇陶瓷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学府深造,得国内著名雕塑家教授言传身教。他注重对传统雕塑造型的学习研究,加上对人物精神的深入理解,巧妙地运用民间艺术风格,赋予传统人物新的形式和内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范,他先后设计创作了多种的陶瓷雕塑造型,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金奖、银奖和铜奖。德化陶瓷界的未来之星。
苏献忠认为一个好的作品不仅仅是体现在出神入化的外形,精湛的雕工,更要有一种让人感受得到的内在的东西。比起早期的作品,苏献忠除了融入传统,更多的是不断推陈出新,作品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内心冲击和回味无穷的感觉。
年6-8月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举办为期三个月个人作品展;
年《坐犼观音》入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教学研究丛书之《中国当代陶艺作品集》;
年《禁锢之白露》入选中、日、韩“三国演义”当代陶艺展(韩国);
年《“误”读水浒》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金奖;
年《蹴鞠》入选北京奥运“雕塑梦想”方案汇报展;
年为德化瓷都广场制作大型雕塑《五行柱》;
年《江南丝竹》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创新设计金奖;
年《水浒一百零八将》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年主持设计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大型浮雕《瓷国史话》;
年《汉戏》获中国第二届陶瓷产品设计金奖;
年为西安大唐芙蓉园设计大型雕塑《召见使节》;
年《大风歌》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陶瓷艺术设计展;
年参加清华大学国际陶艺交流展(中国美术馆)。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看见》之苏献忠仕女系列
美,人之向往。女性之细腻柔美,是音乐、绘画等艺术灵感和主题的源泉。因为对绘画的偏爱,中国传统的仕女画看过不少,其题材大多以工笔画的形式来表现,历代画家大都以当时对于“美”的理解来创作——魏晋美女气度高古、痩骨清象,唐代宫苑仕女仪态雍容、华贵慵懒,宋代仕女质朴无华、端庄秀丽,明清红妆艳丽、羸弱匀称??这些工笔画中的女子,色彩浓丽,笔触细腻到发丝、到眉眼、到唇色、到衣带,工笔细描,形态或执扇、或悠思、或凭栏倚窗,多柔美动人,无论是哪种风格,皆清雅、亲和,在平和的状态下给赏者一种精神愉悦。但是,在男性至上的中国古代,理想的仕女更像是一件温雅不俗的文房清供,和天理人情、琴棋书画相伴,只是历代文人墨客悠闲生活的点缀,美则美矣,到今天再审视,却缺乏女性独立的个性和魅力,反倒令人扼腕叹息。意外的是,在苏献忠仕女系列作品中,却让人琢磨到了这种叹息和思考,无论是主题还是手法,都是苏珠庄对传统女性题材瓷塑的一种大胆的反叛和飞越,令人惊喜、耐人回味。
绘画和瓷土各具所长,又有共通之处。苏献忠之前的传统女性瓷塑和中国传统仕女画一脉相承,重细节刻画,长色彩搭配,多是玉肌伴清风,淡眉如秋水,摇曳娇媚。他的《宫》、《硕人》、《疏影》等作品抛去了繁复的色彩和细节,简化了线条,用现代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女性的形象,不仅是一种审美的愉悦,更是一种对女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和话语权的审视和反思。不重写实,更重写意,这种留白和简化让赏者在忽略细节之时,更多去关照女性内心的情感和真实的灵魂,仕女不再只是美的点缀,有了血肉和思想,更有了深刻的灵魂。
在苏献忠的手中,仕女形象仍以中国白来体现,若有几分色彩,也是于领口或裙裾、或执扇轻点些若有若无的天青或粉色来点缀,如水粉一样清淡写意。这些身着袄裙的优雅女子,盘着整齐精致一丝不苟的发髻,《飘》中女子虽执罗扇,却端立无媚态;《奉茶》及《花》中的女子,捧茶盏与花团,面容恭谨端肃;《荷萧》中女子正襟危坐,双手置于两旁,微颔低头。她们容颜美丽,作者却全然舍弃其眉眼的细节,无具象的表情,无悲无喜,肢体端坐或直立,线条简练,柔和中又透着硬朗,千年来中国女性被束缚,被漠视的现实,生命和才情遭受禁锢的境遇被微妙地表达出来。再细看,这些人物的身体比例并不符合传统人体比例,特别颀长延伸的脖颈,让人感受到这些沉默不言语的身体中隐含的倔强和反叛。这些秀丽端庄、拘谨服从和漠然无媚态、叛逆骄傲的矛盾体比传统瓷塑女性更具思考性和冲击力。
再看《硕人》系列,肢体语言的风格又有所变化,坐或卧,线条扭曲,更为夸张,孤独和不幸,得到了直白大胆的体现。美人如玉,但命运却多蹇如悲歌。《诗经·卫风》中的《硕人》描写了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的盛状和美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美人出嫁的盛状和惊世美丽得到了世人的传诵,但很少人知道,这出身高贵嫁得国君的庄姜由于不能生育和卫庄公的暴戾备受冷落,寒冷深宫,孤灯长伴,鲜活美好的青春殉葬于深深庭院中。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我们借硕人审视了古代留名的女性,她们的命运大多和政治有关,如西施、如昭君、如蔡文姬,可悲的是她们并非故事真正的主角,只是一种交易的物,她们的美丽成为了政治筹码和殉葬品,她们的挣扎悲欢被彻底地无视,柔弱、孤独,令人怜惜。
在这些白瓷仕女中,我触碰到一个个倔强高傲,却又无助的灵魂,走进她们的生命中,感受她们的悲和欢,为之叹息为之心痛,而我不知道,此时的你又能咀嚼到什么,望能与你在汉侯相遇,品茶共话,那时应有更多感怀触动!
好文推荐84岁高龄邱双炯大师巨作——牛首山“四大菩萨”
G20国宴餐具精美绝伦,最具代表的19道杭帮菜你吃过几道?
厉害:连紫华2.2米牛首山"四摄菩萨"抢先看
福建博物院藏德化瓷器
德化“文革瓷”欣赏
走进陶瓷博物馆--畅游在德化的陶瓷历史中
细数德化陶瓷古窑址
不只是瓷烧制技艺,德化还有这么多非遗项目
鉴赏
价值上亿的瓷器都长什么样
赞叹
形神皆美的德化瓷观音
德化名瓷闪耀羊城精彩纷呈
几张图告诉你德化瓷器是怎样炼成的
世界陶瓷之都—中国德化(视)
动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