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人只要笑,就没有输齐白石你说得对

黄永玉逝世,人间又少了一个有趣的老头。他在遗嘱里说,希望自己的骨灰回归自然,如果想他了,就看看天。对于死亡,他看得轻淡;对于人生,他看得通透。他说,人只要笑,就没有输。

生于湖南的黄永玉,可以说是湖南近代少有的文化界名人。虽然湖南在中国近代出了许多举足轻重的名人,但大多是政治、军事方面的,在文化方面,无论古代,还是近现代,湖南的名人都比较少,而黄永玉就是其中重要一员。同样是画家,除了黄永玉,湖南还有一位颇为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齐白石。探讨二人的人生经历,竟颇有几分相似。

黄永玉出生于湖南常德,后回到家乡凤凰。13岁的时候,黄家家道中落,黄永玉的父亲无力抚养儿子,于是将黄永玉托付给了堂弟,黄永玉便跟着来到了厦门集美学院,开始了漂泊的生活。

少年黄永玉是个调皮捣蛋的人,在他15岁的时候,因为多次打架,被学校开除了。他“靠捡拾路边残剩度日”,从福建山区小城德化瓷器小作坊里的小工,到泉州战地服务团的美工,经历了颇为“丰富”的人生历练。

他在小学任过教员,在剧团搞过舞美,在报社当过编辑,还干过电影编辑,总之,你能想象和不能想到的,他都干了个遍。后来,无师自通的木雕技术成了他维持生计的法宝,并得到了行家的赞赏。从此,他走上了绘画这条文化之路。

他是“猴票之父”,也因一只蓝兔子饱受争议。他的画自由自由毫无拘束,他的文笔也颇有趣味,在嬉笑怒骂中,展现着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画老鼠,他说“我丑,但我妈喜欢”;画鹦鹉,他说“鸟是好鸟,就是话多”,简单俏皮的话里,透露着人生智慧。

而他的散文和诗歌,则是他用文字感悟这个世界的结晶。98岁的时候,他把自己写的诗做成了一个集子,取名为《见笑集》,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他说:“写得不好,请原谅,又显得很谦虚,又显得很得意。”

黄永玉说:“我一辈子没有什么骄傲和失意的,我从来没有丢失自己。”没有丢失自己,是多少人做不到的啊。

齐白石年出生于湘潭,13岁时,开始学木匠活,后来改学雕花木工。年少时,家境贫寒,小小年纪,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过。从木工到大师,他的人生,比之黄永玉更加传奇。

黄永玉和齐白石,可以说是湖南近现代画坛的“双子星”,细究二人的人生,会有许多收获。

首先,二人都是家境贫寒,在社会上干过不同种类的活,这份人生经历,让他们对人生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其次,两人的艺术之路,都是从木头开始,都和木雕有过一份不解之缘,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只是后来,黄永玉将木雕改成了版画,而齐白石则不雕木头,改雕石头去了。

此外,两人都长寿,且在创作上,都颇为固执,坚持自己的风格,也因此引来过一些争议,可他们却并不在意,一切皆是随心,而不是迎合众人的口味。

最主要的,他们的作品里,都藏有一份对世界、对人生机智的看法,通过绘画,将自己内心的阔大、淡泊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两人的为人处世的观念,是颇为相似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hj/16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