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电商报告德化陶瓷位居淘宝天猫

  9月26日,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发布了《非遗电商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年年成交额过亿元,近一半位于县域及以下地区;年成交超百万的店铺中,西部省份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其他地区;还有超过67%的受访淘宝非遗店主在店铺经营中找到了手艺传承人。

  这是国内首份聚焦“非遗+电商”的报告,全面阐述了非遗在电商平台的传承发展新模式。从产业角度来看,以淘宝村、镇为代表的产业集群,证明非遗产业开始呈现规模效应;从区域样本来看,西部非遗产业增速领跑全国;从农村角度来看,淘宝非遗店铺在乡村地区提供了就业岗位,让年轻人回得去、留得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首席专家刘志明教授认为,走进衣食住行里的非遗才能更好地传承。促进非遗消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非遗保护传承最有效的途径。

业态创新,非遗传承拥抱新载体

非遗,在历史中传下来,因市场而活下来。电商,让许多非遗不再身处被遗忘的角落。

报告认为,“非遗+电商”模式直接拉近了非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带来了更大的经济价值空间,进一步激发非遗传承积极性。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和两年前相比,开通淘宝直播的非遗店铺数量增长了%;过去一年里,淘宝非遗直播场次达万场,8成成交来自商家自播。通过直播,更多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非遗传承也有了新的载体。

传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报告显示,淘宝天猫平台上非遗消费者数量、人均消费支出连续三年增长。购买非遗商品成为了年轻人的潮流。超过67%的非遗淘宝店主在店铺经营中找到了传承人;72%的受访手艺人表示,淘宝是他们主要的销售渠道。

使用了阳都草编制作技艺的草编包,正通过淘宝畅销海内外。3年前,淘宝店“VINE维内”主理人兼设计师孟祥君回到老家山东沂南创业,带着一群会非遗草编的奶奶们,打造原创草编包品牌。迄今为止,他的团队在沂南县和周边县市设立了5个工作站、70多个加工点,累计带动余个会草编的留守妇女就业。

孟祥君说:“传承非遗是国家文化自信的体现,但非遗技艺需要真正融入当代生活中,才能让更多年轻人   公开数据显示,73%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传统乡村。点亮非遗产业已经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小手艺带来大产业,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上年成交额过亿元,其中有6个位于县域及以下地区。德化瓷是目前规模最大的非遗产业带,占据全国八成的茶具销售市场,拥有3个淘宝镇、13个淘宝村。产业带和淘宝村、镇的发育,成为了非遗发展的星星之火。

  报告称,超过一半的受访非遗手艺人淘宝开店之后增加了雇工人数,一半以上的淘宝非遗店主有计划新招员工。

  甘肃庆阳人刘兰芳是庆阳香包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着多名来自周边贫困地区的绣娘创新产品、开淘宝店铺。她把传统的香包挂件设计成拖鞋、抱枕、丝巾、包包等日用商品,累计带动了2万名庆阳妇女学习刺绣、就业增收。

  为进一步传承香包技艺和文化,刘兰芳的大女儿张煜瑶多年来专攻绣制,小儿子张煜琛毕业后回到老家经营淘宝店。

  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故乡、留在故乡,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让西部、让乡村更加开放和年轻。带着新思路、新想法的他们正在摸索出一条以非遗传承保护,促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让非遗在产业融合中焕发持久生命力。

来源:中华陶瓷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hj/15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