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两人当选团中央候补委员三明小伙德化

  日前,共青团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落幕,此次会上福建省当选团中央候补委员共两名代表,他们也都来自教育系统,一位是德化六中教师孙炳章,一位是三明学院干部曹阳飞宇。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三明小伙——曹阳飞宇

  曹阳飞宇,年出生在光泽县坪山社区横街,系三明学院级英语专业学生。曹阳飞宇的背父亲上学事迹感动了万千师生,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毕业后,曹阳飞宇留校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干部。生活的磨练,让他更加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社会的关爱,让他更加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年,他将社会为其父亲的捐款14万元捐给学校,学校追加资金成立“三明学院飞宇自强自立奖励基金”,鼓励那些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工作后,他先后获评第二十五届世客会优秀工作、三明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以他名字命名的飞宇志愿服务队的成果《以专业项目育特色品牌寓人才培养于志愿服务——飞宇志愿服务队品牌化建设路径》在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

  让我们重温下曹阳飞宇带着父亲上大学的感人事迹。

为救父亲,我愿意献出自己的肾

  年3月5日下午4时10分,三明学院放学铃声一响,曹阳飞宇收拾好课本,快步来到市场,东挑西选地买了菜后,匆匆回到出租房,快步走到父亲床前,扶起他,倒了一杯温开水,小心递到父亲嘴边,让他缓缓地喝下。看到父亲神情还清醒,曹阳飞宇松了口气。“爸,我去做饭了,我今天为您炖瘦肉汤,你先躺着休息,有事叫我。”说完,曹阳飞宇就去厨房煮饭。

  十几平方米的出租房里仅有一张床,一个矮柜,一张办公桌和墙角上的几床旧棉被,一台旧电脑是他们唯一的“贵重”财产。这,就是曹阳飞宇的全部家当。

  晚上8点,曹阳飞宇安顿好父亲休息后,“啃”起了课本。自从将父亲接来后,为了保证学习,他每天只能利用父亲休息的时间来复习当天的课程。父亲总是睡不好,每天深夜都要醒来好几次。父亲一醒,他也跟着醒来,为父亲测体温,喂开水,扶父亲上厕所。

  医生告诉曹阳飞宇,只有进行肾移植手术,才能治好他父亲的病。飞宇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手术费用不够,父亲生病他们已完全没了经济来源,卖房子的钱,一半花在了父亲的前期治疗上。他说,如果能够凑齐手术费,愿意把自己的肾移植到父亲身上。

  卖了房子,带着病重父亲上大学1月25日,大年三十的晚上,曹阳飞宇的父亲,现年61岁的曹火生因高烧被医院。“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当医院的检查报告单出来时,曹阳飞宇惊得目瞪口呆。医生说,要治好病就得进行肾移植手术,费用大约40万元,而且手术有风险。

  因为无法筹足手术费用,目前曹火生只能通过做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每周两次,每次花费多元。由于家庭贫困,住院治疗和频繁血液透析的费用不堪重负。亲戚朋友的资助和贷借的钱已经全部用在了前期治疗,为了继续给父亲治病,曹阳飞宇在与父亲商量了一夜后,决定卖掉老家的房子,筹集了5万元。

  曹阳飞宇说,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好,常年的工作劳累导致父亲落了一身的病痛,可是父亲为了省钱,供他读书,医院。当病痛发作时就到药店买些药吃。多年来,他一直都为父亲的身体担忧,现在父亲真的病倒了。

  曹火生忧虑地说,现在房子没了,工作也没了,经济来源断了,好在我还有这么个懂事的孩子!

相依为命,艰辛童年练就坚韧性格

  曹阳飞宇有个心酸的童年。曹阳飞宇出世时,父亲曹火生为他取名为“曹阳飞宇”,阳是曹火生写文章时最常用的笔名。曹阳飞宇说,父亲之所以为他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长大后能树立起雄心壮志,就像太阳一样,高高地飞翔在天宇中。

  曹阳飞宇8岁时,母亲因胃癌去世了。“我还记得母亲的样子,她生病躺在床上,我经常趴在床边看着她,母亲总是摸着我的手,临终时,还拉着我的手吩咐我,要听大人的话,要懂事,要努力学习,要照顾自己。”提起母亲,曹阳飞宇的眼圈就红了。

  母亲去世后,父亲便带着8岁的曹阳飞宇到厦门打工。由于曹火生年纪较大,身体不好,找工作较难,在厦门期间,先后在当地的十几家企业打过工。

  “父亲工作很忙,很累。每天早上,父亲把一天的饭菜煮好,就出门了,通常中午和晚上都在单位吃饭。”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时间里,曹阳飞宇自己热饭菜,洗衣服,整理家务。

  曹阳飞宇说,记得小学二年级时,一次放学回家发现父亲在桌上留了张纸条,父亲出差了,只为他留下几包快熟面和50元钱。在父亲出差后的第二天,曹阳飞宇生病发高烧,渴了他就挣扎着起来烧开水喝,饿了就泡快熟面吃,第4天,父亲回来了,对于曹阳飞宇来说,这4天就像4年一样漫长。

  十几年来,曹阳飞宇与父亲相依相靠。他从小就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和父亲,也练就了坚韧不拔的性格。曹阳飞宇说,父亲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可是为了他,父亲四处奔波,辛劳地工作,即使节假日也很少休息。父亲常年患有痛风、肾结石、前列腺炎,每次发病时,他都要全心地照顾,特别是天气变化时,父亲的关节就会发肿,疼痛难忍,他更是不离父亲一步。他说,他最想念的是母亲,最快乐的时光是和同学们在一起,最高兴的是每天晚上看到父亲平安归来。

  从小到大,曹阳飞宇从来没有买过玩具,没有过生日。为了能让父亲高兴,他总是努力学习,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很好。年6月,他顺利考进了三明学院外语系。在学校,曹阳飞宇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元。他说,父亲年纪大,身体不好,赚钱不容易,只要能吃饱饭就好。

  学院外语系08级辅导员余京京说:“飞宇是一个爱笑的男生,他与同学相处得很好,还是系学生会干部,是个积极向上的阳光男孩。”系党总支书记丁黎明说:“古有王祥卧冰求鱼,今有曹阳飞宇携父求学,孝心感天动地!”

德化教师——孙炳章

  年7月参加工作,德化六中教师、德化憨鼠网络团工委书记、德化县憨鼠爱心小分队常务理事长,曾先后获得德化县教学标兵、德化县优秀通讯员、至年德化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先进个人、德化县第三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泉州市五好文明家庭、泉州市—年度优秀青年志愿者(金奖)、福建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福建省十佳共青团干部、全国“传承好家风的好妈好爸”、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聚餐余钱建分队,带动千人助孤残

  孙炳章是一位老师,年,还在美湖乡教书时,他就常浏览网站,和网友们一起寻觅各地美食。每次聚餐,大伙都是每人出些钱,十多次聚餐后,剩余的近两千元让大伙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人提议用这笔钱去帮助困难户。考虑到家乡的孤寡老人不少,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前期摸底后,孙炳章和朋友们开始了第一次慰问之旅。“那次去的是三班镇,我们一共走访了六七户人家,为残疾人、留守老人送上了油、米等物资及慰问金。”从此,他们踏上了爱心之旅。作为活动统筹者,孙炳章依靠憨鼠社区网创建“憨鼠爱心小分队”,并将队伍由最初的15人发展到了上千人,队员来自各行各业。

  每次,孙炳章都会和队友先到实地探访,了解帮扶对象需要哪些帮助。活动结束后,他会将写好的日记、财物清单等发到论坛上。如今,憨鼠小分队里已经有了义诊队、理发队、书法队等,摄像队也在筹备当中。

孙炳章(左一)与队友看望困难老人

曾筹款八十万,扶贫助困五百人

  孙炳章发现,每位受助对象都有不同的需求。年,他们探访上涌镇一位孤寡老人,发现老人从来没用电。“他很乐观,说自己习惯了。”孙炳章把情况报告给供电所,后来,供电所特意为老人架电线杆牵来电线,小分队垫付了元电费。

  德化农村的木头老房很破旧,上二楼的木梯一般没有扶手,老人眼花看不清,很容易摔下来。慰问时,孙炳章常联系当地派出所民警为老屋安装扶手。队员们给老人拍照时,老人常会兴奋地先梳妆一番。“很多老人从没拍过照,特别想留一张照片。”孙炳章说,为此,他们会把照片洗出来,免费送到老人手中。

  不知不觉中,憨鼠小分队的足迹已遍布德化各个乡镇。“去年资助总款项为80多万元,帮助了多位困难群众。”孙炳章说,非常感谢献出爱心的网友、企业家等人士。因为他们的加入,一个个濒临绝望的家庭才能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妻儿加入支持,爱心仍在延续

  孙炳章的儿子孙一鸣从小耳濡目染爸爸的爱心行为。年,才5岁的他就在爸妈的陪伴下去看望了帮扶对象。后来有空时,他常和妈妈一起参加活动。去年在雷峰镇看望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位三十多岁的叔叔虽然患病,但还托人买小学课本自学。”一鸣发现很多人在困境中仍热爱生活、自强不息,在一次次的慰问中,他也变得越来越懂得感恩。

  孙炳章除了带领队员进行爱心公益行动,在学校也组织了一支阳光志愿队,带领学生们到养老院、孤儿院看望孤寡老人、孤残儿童。他说,他希望大家将爱心传递给他人之后,自己也能感受到快乐。

  (via福建省教育厅、三明日报记者陈昌发俞杰、泉州晚报记者石伟琴陈灵文/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zy/8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