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陶瓷文化的创意之花

西方人一提起中国,首先想到的就是陶瓷。中国是陶瓷的故乡,中国瓷器诞生于两千多年前,是中国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之一。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瓷器形成了光洁晶莹、高贵典雅、质朴醇厚的艺术风格,并融入了中国文化思想,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创造了清丽隽永的青瓷、纯洁如玉的白瓷、清秀优美的青花瓷、富贵华丽的彩绘瓷等。

地处东南沿海、对外交流频繁的福建拥有许多瑰宝:土楼、茶叶、提线木偶、南音,还有陶瓷。福建德化是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三大瓷都之一,以其瓷脉悠久、瓷技高超、瓷魂永存闻名于世,这里盛产的白瓷皓若冰雪,质如羊脂、晶莹通透、一尘不染,不是白玉更胜白玉,早在明清时期,德化已凭借“中国白“屹立世界东方。

德化白瓷不求色彩之华丽,而追求单纯、素洁、典雅之美,景德镇窑的白瓷是以青白釉称著于世,德化白瓷则以乳白色为主,釉层腴白、光色如玉,显示着冰清玉洁的特质,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魅力。

优秀的瓷雕大师纷纷云集于德化,出自他们之手的瓷雕艺术品都是光彩照人的精品,不论是神态端庄慈祥的观音、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形貌各异的十八罗汉、琵琶女等人物塑像,还是精美典雅的龙凤花瓶、薄胎灯罩、羊脂美玉般光洁亮丽的酒瓶、茶壶,皆凝聚着工艺大师们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的心血与汗水,难怪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面对着玲珑满目的德化瓷器,不由发出“既多且美“的感叹!

在德化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虽无法证实其真实性,却是德化人至今的骄傲,它深深印刻于每一个德化人心灵的沟沟壑壑,口耳相传,津津乐道。

据史书记载,郑和下西洋时所带物品中已有德化产的陶瓷。清代便有大量的瓷器出口欧洲,当地人用一种编制的竹篮来装运瓷器载于船上,漂洋过海,远抵欧洲。等货船停靠港口时,负责港口卸货的欧洲人指着船上一筐一筐的竹篮,用并不流利的中文询问押运货物来港口的德化人“这是什么?”,德化人则答“菜篮”。于是后来欧洲人根据当地人的发音,将瓷器音译为英文“china”,殊不知,”菜篮“,是竹篮在德化当地的方言。

有位诗人曾经说过:一切皆是过程,包括生命,而艺术永恒。历史文明证明正是这些瓷片中闪烁着的耀眼光芒,给这片静谧、神奇的土地捎来一片亮丽的色彩。因此瓷文化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瓷器的造型与它独特韵味的工艺,相得益彰,不仅赋予这种文化生命与活力,更为福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陶瓷在历史上曾经灿烂辉煌,成为最杰出的物产之一,誉满天下。人杰地灵的瓷都德化,它将满载更多的名瓷走向世界,让独具创意的陶瓷文化萦绕于绿水长河的浐溪两岸,让艺术之花香飘四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zy/8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