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的味道文_刘晓倩(德化县第五实验小学六年一班)
在我从小生长的地方,有着许许多多的老房子。记忆里,老房子开始伴着我成长,直到现在。
在老房子的环境下,我整整生活了8年。它没有高楼大厦的雄伟,也没有洋房的宽敞明亮,但却留下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老房子散发出那熟悉的味道,永远让我感觉十分的亲切。
春天里,爷爷奶奶都下地忙农活了,小燕子也忙碌着盖起了新窝。小燕子一次一次飞向远方,又一次一次地飞回,用小嘴带回了点点新泥和丝丝干草,垒起了自已温暖的家,真羡慕它们呀!燕子可以自由在天空中飞翔,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我却只能静静地呆在小院里。多想自己也能有一双翅膀,飞出小院,看看田里忙碌的人们;飞过高山,欣赏山那边的风景;飞向大海,感受下大海的辽阔。
难忘的夏天来了,趣事也多了。我蹲在墙角看蚂蚁搬运食物。蚂蚁身体那么的小,怎么可以搬得动比自己大得多的东西呢?我很是好奇,就拿来一块大饼干放在蚂蚁路过的的地方。很快一只小蚂蚁就发现了饼干,绕着饼干转了几圈,就匆匆地招呼来了伙伴。一下子,小蚂蚁们抬起沉重的饼干,往家里走,把饼干顺利地搬回了家,真是人多力量大呀!如果遇到了下雨天,屋檐下,可以看见蜘蛛忙着织网或坐等昆虫上钩;田间传来阵阵青蛙鸣叫声,像是在齐声演奏一曲交响曲;还有小伙伴们在楼上楼下跑来跑去——夏天可真热闹呀!
老房的厨房,给我留下的记忆较少。只是在每年新年时,全家人都会快乐地聚在桌上吃年夜饭。只有这一天,我们全家人能在一起吃饭,我还可以收到一些压岁钱。但是我想,能跟爸爸妈妈一起过年应该就是最快乐的事情了。
今天,虽然已经离开老房子好多年了,但是老房子好像就是我的回忆。它像一个盒子,把我的童年生活装在了里面。老房子里熟悉的味道,时刻深藏于我心里,让我感觉温暖!
指导老师:林国裕
作者简介:我叫刘晓倩,是一个文静、积极、乐观的女孩。我爱好广泛,喜欢书法、绘画,旅行,也是一个小书迷。平时常常写写画画,作品多次在校报上发表。愿能与同爱写作的你相识!
组织机构指导单位:泉州市校园文学研究会
主办单位:西海岸文化平台
西海岸少年文学院
承办单位:诗客文化传媒机构
协办单位:泉州市作协青年创作委员会
泉州市作协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
德化校园-年往期回顾NO.期
陈籽喧:我家缺团圆
NO.期
黄昕岚:上学路上风景多
NO.期
张博铠:阳光下,那片稻海
NO.期
赖诗显:一次考试
NO.期
苏晞祯:挑战三千米
NO.期
连泽熙:我帮妈妈洗脚
NO.期
林诗博:野营
NO.期
李胤宣:当“喜”遇上“悲”
NO.期
吴梦琦:捉老鼠
NO.期
郑涵文:公交车上的那只手
NO.期
陈禹溪:会川剧变脸的语文老师
NO.期
苏楚钰:我们班的活宝
NO.期
林诗博:同志,请系好安全带
NO.期
郑涵文:有志者事竟成
NO.期
刘煜宸:抗疫诗文·加油,武汉
NO.期
王沛怡:那本书
NO.期
江德羿:抗疫诗文·重审病毒
NO.期
连泽熙:暴风雨
NO.期
蔡铮昊:爱你,春节
NO.期
甘晨玮:逆境中开花
NO.期
赖斯铉:烟花之夜
NO.期
林青:抗疫诗文·不一样的寒假
NO.期
蔡铮昊:抗疫诗文·爱,在蔓延
NO.期
林心恩:抗疫诗文·彩色战衣
NO.期
陈煜璇:我爱我的学校
NO.期
苏灵理:观沧海
NO.期
林宇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NO.期
张淑棋:抗疫诗文·致一线医护人员的一封信
NO.期
王依晨:抗疫诗文·致武汉小朋友的一封信
NO.期
苏灵理:为生命着色
NO.期
陈籽喧:抗疫诗文·不一样的寒假
NO.期
曾芮暄:如诗如画的小溪
校园专栏征稿启事
校园/班级文学社团来稿:
由学校/班级文学社团统一组织来稿,投稿文章必须是原创作文,转载、抄袭、拼凑的文章,将不予发表,并将列入社团黑名单;社团成员及编数需至少五篇/五人以上才能构成一个社团,不足五人/五篇按“学生自由来稿”计。单篇文章字数字以上,文章末附作者的姓名、学校、年级、个人照片和社团简介(有社团LOGO也请附上)、社团照片(可以是社团集体照、刊物照、活动照等2-5张)、指导老师、组稿人联系方式(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