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绿肺背后的护林员隐居深山32年守

德化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3.7%,森林覆盖率长期稳居全市首位,是名副其实的泉州“绿肺”。植树节临近,记者驱车赶往德化,采访坚守深山老林32年的老护林员,了解森林生态管护背后的故事。■东南早报记者林福龙王柏峰通讯员赖淑瑜文/图回忆:植树消灭荒山村民热情高涨车从县城出发,沿着曲折山路七拐八弯,行驶将近60公里,一个植被茂密的山谷跃入眼帘,这就是管辖5万多亩山林的大张溪分场。这里地处汤头、大铭、春美三个乡交界处,与三明大田、尤溪接壤。位于山谷之间的大张溪分场赖志群,52岁,土生土长的汤头乡格中村人,年进入林场工作,如今是德化县国有生态林场大张溪分场负责人。“当年,家家户户只要有劳动力的,都会去开山种树造林。”谈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化的植树造林,他印象十分深刻。年,德化开展林业“三定”工作,确定山头地块的权属所有;从年开始,全县推行“植树造林、消灭荒山”大运动,“当时各地荒山比较多,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全县的造林运动持续到年,将荒山、杂林地都种上了树。“那三年时间,单单我们村就造林数千亩,给村民们带来收益多万元。”赖志群说,除了人力种植,当年还实施“机播”,“就是派出小型飞机,带上树籽,在全省范围内有选择地撒种子”。门道:种树看似简单其实大有文章据年省林业规划设计院和德化县林业局联合调查的森林资源数据显示,当时全县森林覆盖率56.9%,林木蓄积量.1万立方米。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73.7%,林木蓄积量万立方米。数据的变化离不开一代代林业人的付出与汗水。挺拔的树木离不开护林人的精心管理“种树看似简单,其实里头大有文章!”半辈子待在深山里,与林木打交道的赖志群说,每年立春时节,是南方地区最佳种树季节。德化地处闽南,种植树种以杉木为主,选择二三十厘米高、筷子粗细的小树苗最佳,“首先是挖好明穴,形成一个上口40厘米、深30厘米、下口20厘米的树洞,再放入树苗,种植存活率会高很多”。之后,再回填表土,“最好是松软的新土,以利于树苗的呼吸、生长”。赖志群和护林员日夜守护这片林场再经过三年的精心管理,到第四年等树苗长高后,就基本不用养护了。长到第八年,实施首次间伐。“将一些丑、差、老的苗树砍掉,以确保健康苗木的生长。”赖志群介绍。变化:无人机“上岗”空中监管森林大张溪分场于年建立,管辖附近山林面积5.3万亩,林场最高峰时的管理人员有20多人,设有三个管理哨所,轮流驻点,日夜守护这片森林。5万多亩山林郁郁葱葱“现在大张溪分场只保留3名管理人员,但是聘请了7名专职护林员,以网格化模式,对5万多亩山林进行护林防火、防虫防盗的全方位管护。”德化县国有生态林场负责人赖淑瑜介绍,年,全县配置了23台无人机,由专业人员操作,从空中监管森林。目前,全县主要山体安装了34个旋转无死角监控,“一发现哪个方位冒烟,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加上热点分布、卫生图片比对等手段,全方位守护全县森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zy/17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