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徐锡思李琪文/图
瓷传千载,福韵流芳。6月10日,“福见·德化白瓷”艺术联展在福州市三坊七巷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诸多陶瓷大师创作的精美瓷器惊艳亮相,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丰盛的文化大餐。
走进展馆大厅,不仅有邱双炯的《接福弥勒》、陈明良的《福禄寿》、连紫华的《信至福开》、许瑞峰的《双狮献瑞》四位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坐镇,还荟萃了45位德化艺术大师62件作品,以及13位民间剪刻纸艺术传承人的作品,分“福艺生花”“福器清欢”“福匠瓷意”三个部分,展现了德化白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好寓意,让人愉快地领略吉祥、喜瑞的陶瓷艺术风采。
邱双炯的《接福弥勒》
闽中福地——德化,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陶瓷之都。德化白瓷是中国瓷器的经典品种之一,世界白瓷的代表,在历史上被欧洲誉为“中国白”“白色金子”,入选厦门金砖会晤国宴瓷和国礼瓷。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7月,德化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陈明良的《福禄寿》
主办方介绍,德化窑千年窑火不息,“福”文化贯穿其中,异彩纷呈。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带有图腾符号的印纹陶就渗透着追求美好的文化基因,从夏商时期太阳神鸟陶兽到唐五代造型丰腴青釉罐,从宋元时期牡丹纹饰粉盒到明代何朝宗雕塑钤有葫芦印章,从清代五福图案青花盘到民国梅花瓷塑,从杯、碗、瓶、罐、壶、盘等日用陶瓷到独树一帜的雕塑作品,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福”文化在德化窑不同历史时期都恰如其分地得到表达和诠释。
连紫华的《信至福开》
福贯古今,瓷通四海,德化窑源源不断地为全世界输送精美的瓷器,将东方艺术之美、福建文化之“福”播撒世界各地。如今的德化窑,制瓷艺人利用丰富的创造力与娴熟的制瓷技艺,将美好愿望与祈盼,巧妙地刻画在陶瓷作品中,在新时代陶瓷发展中创造了一系列艺术精品。这些具有“福”文化元素的陶瓷作品可以说是“谐音寓意瓷”,是受世人尊崇的文化珍品与艺术瑰宝。
许瑞峰的《双狮献瑞》
记者了解到,本次艺术联展由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中共德化县委宣传部、德化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持续至本月13日结束,欢迎有兴趣的市民和游客前往欣赏。
编辑:陈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