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风华正茂

茶乡安溪是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被视同为原中央苏区县。这一方红色热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曾书写过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于革命斗争史上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走过一个世纪历程,经历革命、建设、改革的风雨洗礼、烈火淬炼,红色基因深深根植在敢想敢拼的安溪人民血脉之中。凭借一腔“靠自己骨头长肉”的热忱,安溪硬是把一穷二白的历史翻了篇,而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断赓续红色血脉,以高质量党建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强保障,推动“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这里有峥嵘历史的聚光灯,有投资兴业的调色板,更有民生福祉的万花筒,一个缤纷多彩的县域样板风华正茂。不忘初心,与党同行,奋进安溪正当时。

01

红色富矿

全市近三分之一革命遗址落在安溪

早在年,中国共产党就在安溪撒下革命的种子。茶乡青年陈体在游猎中结识了中共永春特支党员颜国泰,接受到革命精神洗礼,而后被永春党组织吸收入党,成为安溪第一个中共党员。年,包括陈体在内的进步青年建立起安溪最早的党团组织——东溪党团支部。从此,安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英勇奋斗。据安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倪伏笙介绍,历经三个历史时期革命烈火的洗礼,安溪在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革命力量,赢得“红旗不倒”的崇高赞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写下了光辉篇章。↑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安溪、南安、永春、德化四县于安溪县魁斗镇佛仔格成立起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之后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成立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进行土改分田,形成了一个以安溪为中心、横跨四县边区、范围近平方公里的红色苏区,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第二个闽西”。抗日战争时期,闽西南地下党组织以安溪龙门为中心,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打入国民党内部,巧妙建立“白皮红心”两面政权,发展壮大党组织,组建革命武装,为解放战争时期安溪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安溪人民游击队成立旧址——福田乡白桃村白石牛心土楼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安溪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当地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开辟游击根据地,领导解放了安溪、永春、德化、大田、漳平、宁洋六县,为南下大军顺利解放福建全省、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莫耶故居回望百年,众多优秀共产党员从安溪涌现,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中包括有95岁入党的庄希泉、两次为革命献身的傅有智、在周恩来同志单线领导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陈乃昌、谱写出抗战名曲《延安颂》的“红色女兵”莫耶,还有陈凤伍、郭节、林师柴、叶文霸、林水芸等一批革命先烈。蔡协民、许依华、许包野、尹利东、方毅、彭德清、张克辉等革命先辈也都曾在安溪这方鲜红的土地战斗过。↑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中新厝旧址传承红色基因,安溪当仁不让。目前,该县拥有革命遗址个,占泉州市革命遗址总数近三分之一,居全市首位,堪称一座“红色富矿”。长期以来,安溪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让革命遗迹焕发时代光彩。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革命遗址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同时正在大三环沿线规划建设安溪革命历史纪念馆。↑安南同游击队截击保二团战斗地遗址即现在的“初心公园”今年安溪还将这些遗址为课堂,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创新推出了百村巡演颂党史、百处遗迹忆党史、百篇家书述党史、百点联播听党史、百场宣讲道党史、百人合唱赞党史、百名画家绘党史、百页手稿映党史、百则报道说党史、百项实事耀党史等“十个百”系列主题活动,讴歌党的光辉历程和发展成就。富有“老区味”的系列活动,让当地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

02

绿色茶乡

勇担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大美安溪

于革命烽火中走来,从新中国成立伊始的积贫积弱,到如今以.63亿元规模的GDP,跻身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第59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第21位、绿色发展百强县第54位,安溪之变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特别是在业已收官的“十三五”期间,安溪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突发新冠疫情严重冲击,锐意进取、拼搏实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盛夏时节走进安溪,目之所及是漫山遍野的翠绿茶园,举头仰望是沁人心脾的蓝色天空。在这里,生态是最大优势,“天蓝、地绿、水清”已成为最美底色。

茶业发展高质量——

百万安溪人民中有八成从事涉茶产业,农民年均纯收入有56%来自茶产业。当地党委政府坚持茶业富民,始终把茶业作为工作之要。勇担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安溪涉茶总产值增至亿元,已连续10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安溪铁观音以.46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6年蝉联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称号收入安溪囊中。

↑已连续6年蝉联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

瞄准世界舞台,安溪茶业同样阔步前行。安溪铁观音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及“民族品牌工程”,在厦门金砖会晤、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中英、中印、中朝领导人会晤等重大外交活动中频频现身,成为中国茶的重要代表符号。“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今年4月初,第二届世界数贸大会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数贸大会上,世界茶贸指数研究中心落户安溪,今后全球茶产业发展风向标都将看向这里。

↑世界茶贸指数研究启动仪式

生态环境高颜值——

举绿色发展大旗,走生态立县之路,安溪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构建起“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环保”格局。在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工程、村容村貌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等三大生态工程的攻坚下,全省首创“山长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崩岗治理的“安溪模式”等安溪经验层出不穷,换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等众多金字招牌,市对县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实现“十年优”。生态资源逐渐转化为生态资本,一笔笔绿色“财富”流向了百姓的口袋。

↑安溪全省首创“山长制”

↑洋坑村后山曾经的崩岗侵蚀区经过综合整治变身绿色产业园

03

黄金宝地

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进“千亿时代”

实体兴邦,工业富县,山区县经济发展的奇迹在安溪创造。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过去满目疮痍的“穷山沟”,如今已成投资兴业的“聚宝盆”。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冶铁炉1、炉2

一双巧手编出富民产业——近日,位于尚卿乡的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展示馆开始对外试开放。作为全国第一个对块炼铁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的考古工地,下草埔冶铁遗址见证了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兴盛繁华。正是在这片曾经炉火兴旺、铁水流淌的土地上,一项全国首创的新艺种——藤铁工艺,经过安溪人民的巧手编织,短短数年就发展壮大为继茶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支柱产业,并在传承创新中蜕变为总产值超亿元的家居工艺文化产业,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符号,助力安溪以“世界藤铁工艺之都”的崭新形象,走上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安溪获评“世界藤铁工艺之都”

↑安溪竹藤编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一众园区玩转无中生有——去年12月中旬,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迎来了1个国家级电影大数据项目——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的落户。这是国家级电影档案机构设立的第二个异地电影资料数字备份库,将与该园区的大数据中心相互配套,吸引更多影视上下游企业和学术机构入驻,形成一个影视大数据产业链,在五年内有望冲入中国影视基地前三强。

↑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

↑全球商业遥感卫星地面站网福建站

同样产自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最近刚闭幕的第十九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上,泉州中科星桥空天技术有限公司带着海西唯一的全球商业遥感卫星福建站项目亮相泉州展馆,吸睛无数。项目经理林镇侯表示,安溪未来可具备年接收40颗—80颗遥感卫星的能力,形成商业遥感数据的接收、处理、存储、分发、应用一体的空天大数据产业链,极大提升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是安溪园区经济大潮的一朵朵浪花。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安溪在全省率先实现石材、黏土砖、造纸等全行业退出,于一片崩岗地、“牛奶河”和废旧厂房中,开发建设出泉州芯谷安溪园区、数字福建(安溪)产业园、泉州厦门(安溪)经济合作区湖里园和思明园、弘桥智谷电商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南方食品园、卫浴新城、藤云工艺园等一批现代专业园区,抢占了新材料、新技术产业高地,进而超前布局了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

↑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

↑湖头光电产业园

多元产业澎湃向上,安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于去年顺利突破了千亿大关,跻身中国工业百强县第83位,发展前景可期。

04

亮丽家园

高品质生活在大美茶乡呈现

↑城厢镇经兜村

“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安溪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实践之道。以岁月之名,有山河为证,高品质的生活让新老安溪人勤于斯、安于斯、乐于斯。

↑虎邱镇长潭公园

现代城市拔节生长——摆脱弹丸之地,打开城市发展空间,如今的安溪城区体量较30年前已翻了38倍,达到30多平方公里,人口突破40万人。人民广场、宝龙城市广场、万达广场等一批现代商圈和场馆拔地而起,多幢18层以上高楼崛起于山水之间,每逢夜间霓虹闪烁,流光溢彩惹人心醉。以大交通撬动大发展,安溪在全省县级城市中率先启动规划建设“大三环”项目,超前谋划6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和平方公里“大三环核心经济圈”空间形态。今年“五一”前夕,该项目最关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道G安溪城厢至官桥段铁观音隧道及连接线工程,敲下了开工键。“火力全开”的还有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兴泉铁路安溪段等项目,其中,总用地面积亩的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参内安置区仅用短短3个月就顺利完成房屋征收;兴泉铁路安溪段则有望于今年9月具备开通条件,城市生活愈加便利。↑大三环效果图↑兴泉铁路安溪段开始扫尾!预计10月通车乡村振兴屡创样板——曾经饱受贫穷之苦的安溪,这几年通过百企联百村帮千户、成立扶贫开发协会、启动因病因灾致贫返贫对象帮扶工程等十个率先之举,成功带动全县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1.5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幅幅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富村山居图”在安溪绘就。其中,就有4个乡村跻身泉州市首批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村(成效显著村)。在城厢镇经兜村,50多栋裸房“穿衣戴帽”,与田园、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在尚卿乡灶美村,藤铁工艺插上电商的翅膀,年交易额近3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淘宝村”;在龙门镇洋坑村,“生态治理+产业开发”的有益探索推动“崩岗村”华丽蜕变为“聚宝盆”;在虎邱镇湖坵村,长潭农业园、洪恩岩、后溪古民居文化创意园等乡村旅游名片引观光者络绎不绝……

↑中国淘宝村——灶美村

↑龙门镇洋坑村回顾来时奋斗路,鉴照未来奋进路。安溪县委书记吴毓舟表示,全县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着力打造泉州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增量骨干、具有茶乡特色的高品质现代化中等城市和闽西南协同发展试验区,全面建成“实力安溪、大美安溪、幸福安溪、善治安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zy/12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