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哪里玩德化旅游走起

唐贞元年间,析永福(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后唐长兴四年(年)置县,闽王王延钧令场升县,取“归德”之“德”,鸣琴布化万民,所以命名德化县。德化是千年古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县域面积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3.6万,辖18个乡镇、个行政村(社区)。具有以下特色:世界陶瓷之都。陶瓷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我国三大古瓷都,是民窑的典型代表。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入选厦门金砖会晤国宴瓷和国礼瓷,被国家博物馆等40多家国内外知名博物馆收藏。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最佳生态旅游县。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脉主峰(米)绵亘境内,森林覆盖率78.4%、居泉州市首位;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一,“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第11位,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拥有“五区两园”(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岱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石牛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仙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龙谷国家3A级旅游景区、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7块“国”字号生态旅游品牌,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县、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荣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大城关发展典范。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率先撬开城镇化大门,目前城区建成区近30平方公里、人口20多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以上,集中了全县三分之二多的劳动力、经济总量、税收和95%的中小学生,开创了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产城融合,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城关”发展模式,被中央党校作为典型案例编成课题丛书,被列为福建省首个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新型城镇化试点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特色农业示范县。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三黑三黄三宝”等生态安全绿色农产品(“三黑”指黑鸡、黑羊、黑兔;“三黄”指黄花菜、德化梨、茶油;“三宝”指棘胸蛙、黄花远志、淮山),拥有黑鸡、黑兔、淮山、黄花菜、十八学士茶花、德化梨等6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茶油奶奶”成为厦门金砖会晤国宴用油,获评中国早熟梨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竹子之乡。德化县生态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种类齐全,境内拥有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岱仙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石牛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九仙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龙谷国家3A级旅游景区、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五区两园”7块“国”字号生态旅游品牌。年11月,德化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录。德化不但风光秀丽,而且瓷美且多,素有“闽中宝库”之称。德化有见证瓷史年的辽田尖古窑址,还有年历史的月记窑是目前德化县保存完好、最为久远的龙窑,可以说是龙窑的活化石。此外还有承载千年陶瓷文化历史的”瓷帮古道“。总之,今年春节,疫情仍是严峻,可预约来闽中德化畅游如下“三条精品线路”:中线陶瓷文化、东线山水休闲、西线生态栖养。一、中线:“陶瓷+旅游”绘就别样“旅游图”中线陶瓷文化旅游线,就是以德化城关为核心,把陶瓷文化作为全域旅游的最大热点、卖点和亮点。目前,德化正重点打造以红旗瓷厂、月记窑文创园、屈斗宫古窑址等为核心的传统陶瓷文化展示区和以瓷艺城、新秀园、茶具城等为核心的现代陶瓷文化展示区,并增加城区陶瓷文化元素装饰,积极尝试将陶瓷文化融入宜居城市建设,让千年陶瓷文化可观赏、可体验、可消费。另外还以“瓷帮古道”沿途为主线,致力再现德化陶瓷输送外销支撑创出“世界瓷都”和“世界东方第一大港”的“海丝”陆路风采。走进世界瓷都,可以先走走陶瓷街。在这里可尽情享受购买家居日用陶瓷用品的乐趣;钻进陶吧,可充分体验制作陶瓷的劳动乐趣;信步瓷国展区,充满了文化创意的瓷器精品会带着品牌创造的神奇魅力烙在你的心头,你尽可快意于陶瓷大师巧夺天工的技艺;漫步德化街头,陶瓷地标、陶瓷景观、陶瓷雕塑,随处可见,仿佛身在陶瓷文化的露天博物馆;……因瓷器而闻名的德化,在发展旅游业中,德化县全方位探索旅游与陶瓷的结合。德化陶瓷博物馆、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中国茶具城、德化新秀园和庄苑以及苏清河艺术馆、中国白艺术宫、蕴玉瓷庄、泰峰瓷坊等大师展厅,汇聚德化陶瓷精品,充分展示了德化陶瓷生产工艺艺术特色、贸易状况及其人文内涵,展现了德化悠久的陶瓷文化底蕴。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全省唯一的陶瓷专业展览馆,也是全国最大的县级陶瓷博物馆。日前,它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成为我省唯一一家跻身国家二级的县级博物馆,现有藏品多件,是德化县弘扬陶瓷文化、展现精湛陶瓷工艺和悠久陶瓷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博物馆一楼三个展厅固定陈列为《德化陶瓷史话》,展厅面积1平方米,共展出藏品0多件。该陈列以历史发展为主线,比较系统地表现德化县古今瓷器的发展面貌和伟大成就,分为“水土宜瓷、千年窑烟”、“宋元瓷器、崭露头角”、“明代白瓷、独树一帜”、“清代青花、诗情画意”、“海丝瓷路、蜚声宇内”、“民国瓷器、承袭传统”、“瓷国明珠、百花齐放”等七个单元,充分展示了德化陶瓷生产工艺艺术特色、贸易状况及其人文内涵,阐明了德化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反映了瓷都人民勤劳智慧和开拓创新精神。屈斗宫古窑址,是座宋元古瓷窑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窑址东西宽约米,南北长约米,窑基长57.1米,宽1.4-2.95米,共17间窑室的窑床,出土了多件生产工具和多件完整或残缺的陶瓷器物。洞上陶艺村整合了蔡径古村落的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自然资源,以德化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龙窑柴烧、传统手工制作为主题,以当代国际陶瓷艺术创作、交流、展示等陶瓷文化活动为载体,规划面积亩,龙窑传统陶瓷手工制作保护创意中心景区占地面积约30亩。分为月记窑、国际当代陶艺交流中心传统手工制作坊、大学生创作基地、陶艺家创作工作室、陶艺体验区等,是一个集古龙窑生产场景、陶瓷艺术品创作、陶瓷文化体验与陶瓷文化的交流活动的陶瓷文化旅游景区。顺美陶瓷文化生活馆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是一个多元化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由西方陶瓷文化用品展示中心、中国传统瓷雕艺术品展示中心,中国日用陶瓷展示中心,以及陶瓷文化创作中心四部分组成。该馆展品囊括了德化历代陶瓷特色产品,将德化的千年制瓷历史、制瓷工艺等融入展馆,让人们一次览尽德化陶瓷的前世今生。另外还有陶瓷创意观光工厂“小瓷部落”,按照陶瓷生命发展曲线,分为“瓷源隧道”“矿石森林”“造物峡谷”“火龙洞窟”等四个主题专区,记录了陶瓷从开采矿石到手艺人调配成瓷土、历经七十二道工艺制作成形、在柴火炙烤中“涅槃重生”的全部历程。中国茶具城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坐拥德化陶瓷茶具占全国80%的产地优势,规划建设面积亩,总投资25亿元,由专业市场、会议中心、博物馆、电子商务、会展中心、总部大楼、酒店、文化广场等功能区组成。一期项目建设用地亩,建筑面积35万㎡,总投资6亿元,于年动工建设。新秀园位于德化城东工业园区,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以“戴云山筑”建筑风格为特色,以打造青年人创业创新平台为核心,将成为我县经济持续发展、文化特色鲜明、陶瓷文化融合、创意人才集聚、辐射带动明显的陶瓷文化产业园区,为园区内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交流、探讨和展示提供舞台。座落在著名月记窑古遗址边上的庄苑,是锦山侨联副主席庄丽琴创立的陶瓷艺术交流中心,专门研究探索和宣传推广世界瓷都德化“中国白”(China)的陶瓷艺术。“瓷帮古道”是德化南往永春、泉州直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官道。泉州至永安公路(线)公路开通前,德化大宗出口的陶瓷、土纸、缎布以及闽西闽中的山货经此挑往永春,再由永春东关水路转运泉州,沿海的棉布、食盐、海鲜鱼虾等生活用品则由此挑往大山之内。古时曾是串联德化古窑址、输出外销瓷、繁荣闽中南经济的交通大动脉,故称之为“瓷帮古道”。而在古道的锦山段则矗立令人心驰神往的古隘虎豹关。二、东线:丰富配套,畅享山水之美东线山水休闲旅游线,由政府主导开发石牛山旅游度假区,整合沿线温泉、漂流、瀑布等资源,重点推进石牛山主峰、岱山瀑布、石龙溪漂流、塔兜温泉以及水口、南埕特色旅游乡镇的开发,积极争创石牛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石牛山景区位于德化县东北部水口镇境内,主峰海拔米,因山上巨石似牛而得名,素以峰险、石怪、树奇、洞幽、瀑高、水秀、竹茂而闻名,分为石牛山、岱仙瀑布、浐溪三个景区,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4块国字牌称号。年7月以来,石牛山景区按照《石牛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以“一园两镇八村一带”为空间布局,总规划面积达平方公里,涵盖了南埕镇与水口镇,累计投资6.5亿元。最新建成的总长度为米的超长索道,是目前亚洲第二长、国内跨度最大、坡度最大和福建最长的索道,高差米,打造了石牛山独特的全程观光体验路线。岱仙瀑布总落差约米,单级落差米,雄伟壮观,被誉为“华东第一瀑”,是福建唯一的双瀑。瀑布斜上方是新建设的玻璃观景台——“天空之心”,站在上面可俯瞰岱仙瀑布全景,有“人在空中走,景在脚下游”的美妙体验。观景台悬空高度达米,外挑悬空长度约52米,总面积平方米,组合成数字“1”,象征“一生一世我爱你”;瀑布两侧是悬崖栈道,整体呈一个爱心形状,蜿蜒盘桓在崖壁上,被称为心形栈道,该栈道全程米,高差米,是中国唯一的心形立体环瀑栈道。塔兜温泉地处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南端,主要分布在南埕镇塔兜村,方圆一平方公里内均有温泉。在河边和半山坡上,有大小温泉眼10多个,温泉水为“低矿化、高氟、碱性温泉”。泉水常年流淌,出水口水温93℃-97℃,被称为“天下第一汤”。这里的温泉富含人体关节结缔组织的必需元素——偏硅酸,医疗价值极高。三、西线:立足优势,绿水青山更有“底气”西线栖养度假旅游线,以九仙山景区为核心,围绕打造以“极致生态、万千气象、雾凇观览、宗教灵圣”为特色的灵秀奇幻胜地目标,提升景区总体规划,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景区内涵,重点打造山水观光、养生度假和宗教朝圣三大产品体系,不断提升九仙山景区的品牌影响力。同时,串连国宝云龙谷、赤水卧龙潭、美湖大龙湖、上涌十八景等项目,串点成线,扩大旅游布局。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地处东经o05′22"—o20′15",北纬25o38′07"—25o43′40",因戴云峰“一柱撑空”,高出云表,常被云雾所盖而得名;又因往年顶峰常有积雪,故又名迎雪山,是福建省中部主要山脉。山体由大戴云、小戴云、中尖、白鹿贡、莲花池贡、牛皮尖、大格贡等七座海拔均达米山峰组成,其中主峰——大戴云海拔米,为福建省境内第一高峰,故古时有“天下无山高戴云”之说。   戴云山景色秀丽,奇峰异石,使人神移目迷,叹为观止。明代张助曾把戴云山的风光景物概括为“戴云秋献”、“迎雪春潮”、“三山耸秀”、“一柱擎空”、“七里盘谷”、“六朝真僧”、“石帽顶冠”、“凤髻通玄”、“云窝古寺”、“涧畔石舟”、“天池丽雪”、“石壁悬松”、“云中石厂(hàn,岩洞)”、“天外线泉”、“山西石鼓”、“岩东石钟”等十六胜景。   戴云山是诸多反抗外来压迫的发源地。如苏十万、陈蔚等领导的抗元民族压迫,反击清王朝的陈拱焕起义,辛亥革命的苏亿起义,特别是在中国革命史上,年闽中特委领导的“爱国游击队戴云纵队”,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展开了浴血的战斗,为戴云山增添了闪光的一页。美称为"中土蓬莱第一山"的九仙山,位于德化县西北部,是一座集秀美风光、宗教圣地和文物古迹于一山的旅游胜地,主峰"尺五天"海拔米,山上的湿度、风速、雾天均居全国第二位,故有佛光、云海、雾凇等气象奇观。风景秀丽的九仙山,峰峦间常有云雾飘绕,嶙峋怪石下有幽洞密布,曲径上有松阴翠竹,身旁小涧飞流,游览其间如入仙境。而山中的景致随着气候变化更是景色万千,美不胜收。春天,杜鹃花漫山怒放,红的紫的黄的七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夏日,时而云海飘渺,时而日丽山青,特别是雨后天晴之际,空山如洗,翠竹青松在阳光下凝碧吐绿,甚是悦目;秋风送爽时节,红叶铺径,登临峰顶,或观旭日东升,或看落霞纷飞,让人感慨万千;冬季的南国虽说青山依旧,但山中常会白雪银妆,雾凇垂玉,一派北国风光,令人流连忘返。国宝云龙谷位于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南麓,是一处美丽的诗画山水世界。景区内有多种高等植物、多种大型真菌、多种内陆栖脊椎动物,呈现出戴云山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是天然的森林氧吧。该景区分为峡谷漂流游憩带、田园体验区、宗教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生态探险区。走出喧嚣城市,拥抱美好自然,感悟山水灵性,悠享乡村愉悦,这就是云龙谷的魅力所在。美湖镇以观光小火车为“引爆点”,推进“美湖六景”建设。借助观光小火车,将千年樟树王、美湖旧人民公社、大龙湖漂流码头、龙湖寺等原本分散的景点串连成线,打包推出“一日游”线路,全面融入全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zy/10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