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故事县名的由来

德化旅游

德化县名的由来

“世界瓷都”、“中国陶瓷之乡”、“中国小水电之乡”、“中国瓷都·德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早熟梨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竹子之乡”,这些可能是您口中对我的昵称,但是小伙伴们知道我的大名“德化”的由来吗?

唐贞元年间,析永福(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后唐长兴四年(公元年),闽王王延钧令场升县,取“归德”之“德”,鸣琴布化万民,所以命名德化县,并将善业寺辟为县志之所(即今址)。

作为千年古县,德化自建县以来,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始终有几个“不变”。

一是地名不变。据载,“德化”正式命名是在后唐长兴四年(公元年),此后,古县“德化”之名,历代传承,沿用至今。

二是地域不变。最早德化归属福州管辖(注:当时的泉州也归属福州管辖),后归属清源军(今泉州),清朝年间,因永春县升格为永春州,成了永春州下辖的县,最后又归属泉州。但德化千年来的地域范围并没有受影响。

三自然是陶瓷文化千年传承不变。参与德化“千年古县”评审的北大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教授徐寒表示,德化的陶瓷历史就有几千年,并且它能够命名瓷都,这样的特色,在中国古县中,是极具鲜明特色的。

一组90年代的照片带我们穿越到那时的德化

传说宋代德化第一任县官刘文敏为“德化”写下一副冠联:“德风吹草绿,化雨润花红”,但德化县只产陶瓷,却不出文人。有个陈半仙云游到德化,见县治前二水平行东流,说要改二水平流为丁字形,谶言:“水流丁,岁簪缨”。杨梅富户林程闻言,即献资五十万缗买田改溪,开凿未竣,夜间暴雨,洪水直冲,二水合流,“一夜成丁溪”,所以德化县治前就定名丁溪,丁溪既成,陈师文、苏祥、林杨休三人遂中进士,德化斯文则从此始。有人仿撰一联:白瓷映草绿,举子衬花红。这更体现了德化瓷都的特色。

本期的#德化故事#就为您讲到这里,小伙伴们动动手指,让#德化故事#响彻大街小巷。也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讲述您所知道的德化故事,做一个有故事的德化人~

世界瓷都润养德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xw/8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