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位德化陶瓷艺术家件作品,分为“云端高淼”和“人间万象”两个主题,分别在国家博物馆北2和北3两个展厅,展览时间从8月20日至9月1日。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是由福建省文化厅、中国国家博物馆、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德化县人民政府承办,泰华宸美术馆协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是国家博物馆与德化共同精彩呈现的一次德化窑“中国白”的艺术盛会,展出的作品各具特色,有的注重传承古法,有的着意开拓创新,既有宗教人物雕塑,也有日用陈设摆件,题材广泛,造型多样,展现出创作者灵敏的创作思维、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高超的制瓷技艺。
第一个展厅为“云端高淼”,第二个展厅为“人间万象”。既有传统佛造像、人物塑像等规仿严谨的效古之作,也有日用陈设摆饰等机杼自出的清韵新品。众多陶瓷艺术家努力汲取古代先贤之精华,并与当代艺术语言相结合,作品具有鲜明的表现性和个人风格,充分展现德化的传统陶瓷文化和精美陶瓷艺术。
▲第一展厅:云端高淼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第二展厅:人间万象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艺指出,此次参展作品呈现多元化,不仅有传统佛造像、人物塑像等规仿严谨的效古之作,也有日用陈设摆饰等机杼自出的清韵新品。诸位陶瓷艺术家努力汲取古代先贤之精华,并与当代艺术语言相结合,展品具有鲜明的表现性和个人风格,体现了当代陶瓷艺术的价值追求。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开幕式当天同时举行了《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文物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郑国珍主持,陶瓷界、考古界、艺术界、收藏界的领导专家和德化大师代表将围绕德化辽田尖窑址发掘考古的价值与意义、德化瓷烧制技艺等两个主题进行研讨。尤其是多年前的德化辽田尖窑址印证了德化是中国最早青瓷制造地和中国龙窑起源地。
为配合此次展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年国博德化白瓷艺术展作品集》,为本次展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品集》图文并茂,彩色印刷,参展的位艺术家的件作品以及德化陶瓷博物馆的馆藏作品均选入《作品集》,今年评选出来的世界陶瓷之都的LOGO首次登上封面。
延伸阅读
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有陶瓷企业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年产值.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