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jdsb/220321/10467294.html
我国陶瓷发展到明代,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进入到以多种彩瓷、特别是以青花为主流的新的历史时期。无论在青花瓷或釉上彩瓷器上,均可看到一一幅完整的山水、人物、花鸟图案。这些都是在宋、元陶瓷装饰图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
明万历青花麒麟荷塘鹭鸶图盘
明代初期阶段的五彩绘瓷技法,由于还不十分熟练,对颜料的性能也未充分掌握,因此缺乏层次分明、浓淡得当的艺术效果。成化以后逐渐成熟,正如《陶说》所谓的“成窑以五彩为最”那样,果然是彩色鲜明、华丽非常。例如传世的成化斗彩缠枝花纹罐、海兽纹罐,以及各种杯、缸纹饰,都是鲜艳夺目、精美无比。到了嘉靖、万历时期,五彩图案花样增多,而且笔力苍劲,气象万千。如故宫所藏的嘉靖鱼藻纹大罐、万历镂空五彩凤纹瓶等,都是构图宾主分明、疏密有致,加以彩色对比强烈,显得格外的富丽堂皇。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小罐至于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因在元代青花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提高,无论构图或设色都达到了理想的境界。特别是使用苏麻离青的作品,烧成后色调沉着浑厚、气韵生动,使人望之犹如欣赏一幅水墨淋漓的写意画。如果说这种自然湮散的青花色调在技术上属于失败,那么在艺术上反而是它的成功独到之处,远非后世仿品(如雍正仿宣德青花之故意装点)所能企及。例如中外闻名的宣德青花海水龙纹扁瓶,用浓重深厚的青色海水衬托出一条矫健飞舞的白龙,使人感到仿佛它置身于波浪滔天、汹涌澎湃的大海中,腾云驾雾,气势凶猛。尤其是深蓝的海水与洁白的龙身形成鲜明的对比,充满了动力美,充分表现了匠师们不同凡响的艺术才能。类似这样的构图,在元代青花瓶、盘上虽然也曾有过,但那是在全蓝釉上突出一条白龙而非线描的海水和龙纹,相比之下前者就显得不够生动,未免稍逊一筹了。此外,永乐青花压手杯、鸡心碗、宣德青花笔盒等,也都是非常值得一提之器。
明永乐青花留白锥刻海涛龙纹大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晚明时期的民窑青花瓷器上的纹饰,取材、画意与官窑器物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虽然色调稍觉清淡,却善于渲染(景德镇术语称作“分水”),画法大气磅礴,不受拘滞。不论山水、人物、花鸟、鱼虫、走兽、龙凤,都是自由奔放,泼辣清新,逸笔草草,简练朴素,富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使人观之精神陡健。它与北方的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器的艺术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妙,非常平易近人,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是我国陶瓷工艺史上一笔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明天启青花柳荫高士图盘一对至于陶瓷器的造型,也在过去传统上有许多创新。特别是明中期以后,各种器皿的样式不断增加,而且在胎体的薄度与透明度方面都超过了前代水平。如所谓“脱胎器”“卵幕杯”,都是轻薄如纸、可以映见指纹。更有些大型器物,如宣德青花海水纹大炉、嘉靖青花龙缸、盖罐等,形制巨大,工艺超越前代。这些都是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工匠辛勤劳动、呕心沥血的成功作品。说到宣德青花海水龙纹大炉,此乃故宫博物院著名藏品之一,曾经号称“宣德瓷器大王”的孙瀛洲老先生通过大量青花瓷器排比而审定的旷世之作。但是有人因为景德镇出土有“永乐时期”的同样残器忽而改其名为“永乐”青花之作。其实自古以来沿袭故制或模仿前代的文物不计其数,造型之外主要还区别于胎釉的色泽与纹饰的特征。此炉虽然修复一耳。而通体青花色泽浓艳,釉色白中闪青,挥洒自如、耐人寻味,较之一般永乐青花蓝白分明、少有湮散之趣,而且体重较轻,两者泾渭分明,因此这里未改原有名称。
明弘治暗刻海水绿彩龙纹盘此外,德化瓷塑的神态活现与宜兴泥壶的形制花样翻新,以及山西琉璃、珐花器物在建筑方面的应用(如兽头、壁饰等),也都从地区与品种上反映了明代陶瓷工艺的新水平。例如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一件“弘治四年”(年)铭琉璃大炉,形制丰硕、釉色光艳,不仅国内罕见,而且具有断代决疑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明代陶瓷工艺集造型与纹饰之大成,为清代陶瓷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