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姓氏是福建第一大姓,总人口2000多

说到林姓的来源,就得说说林姓的始祖比干,相传由殷商王族比干的后裔比干得来。比干原是商朝王室成员,在商纣王时担任少师之职,以忠正敢言知名。只不过纣王昏庸无道,宠爱妲己,荒淫无道,残害忠良,使百姓怨恨诸侯反叛。他多次进言匡谏,后来因此获罪,被剖腹挖心处死。夫人陈氏为躲避官兵追杀,逃难于长林石室,生子名坚,至周武王伐纣,赐以林姓,史称林坚,被林姓人尊为受姓始祖。

另外一种起源说,在东周时期,周平文有庶子(妾生)名开,字林。林开的子孙有的以祖辈的名字为氏,称林氏。后又生子英,英生茂、庆等,因周平文在洛阳建都,这支林姓也起源于今河南洛阳所在的南郡。还有一种说法是北魏时期,鲜卑族中有丘林等姓,在孝文帝实行改姓运动的时候也将这个姓氏改为林姓,并注明出处洛阳。以上三个林姓来源是当今林姓的主要血统所出。

根据林姓的多种族谱和有关史书记载,自林坚食邑博陵(今河北安平)后,子孙们都也在这一带繁衍生息,当官的不少,大部分是大夫。比如林坚的儿子林载就是冀州牧。十世孙林苌是周宣王时左将军,其子林材周幽王是为掌夏官,父子二人曾协助周平文东迁。战国时期,赵国有宰相林皋,居住在九门,生九个儿子,父子皆贤,时称九龙之父十德之门。秦灭赵国后,赵国林氏迁徙至邹郡。汉景帝时期,分邹郡置济南郡,邹郡林氏遂为济南人。汉宣帝时,林皋的七世孙林尊,历太子太傅等职位,从此成为济南名门巨族。东汉光武帝时期,林尊的6世孙林邈任徐州刺史,从此后发展繁衍,又分出下邳林氏和晋安林氏。

九牧林氏祭祀

东汉末年,林氏遭遇政治迫害,不得不大批南迁,主要迁入江浙一带。至西晋末年,中原林氏再次南迁,直接进入福建,《闽书》有云: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这次南迁的林氏,有林坚的81世孙林颖,其长子林懋任下邳太守,子孙昌盛,后成为当地巨族。林颖次子林禄任晋安太守,后被封为晋安郡王,其苗裔散居在侯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等地,称“闽林晋安世系”,成为林氏最庞大最著名的一支。闽林晋安世系还派生了许多支脉,最盛的两支就是侯官(福州)世系和莆田世系。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即出自侯官世系此支林氏后裔。莆田世系的裔孙林披,任唐朝太子詹事。生九子,都是刺史职位,号“九牧世家”,晋安林开创了林姓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和分支众多,特别是有些在后来迁于北方或台湾等海外各地,成为公认的林姓最大支派。

年,大陆林姓人口约为万,林氏排在第16位,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人口全约万,占全省总人口14.8%,排在第一位,在全球约2千多万。同时,林姓是台湾的第二大姓,有“陈李半天下”之说,除了陈姓就是林姓世族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南两地。台湾林姓和大陆林姓有着密切联系,是大陆林姓族人迁居过去的,天上圣母或始祖在福建台湾等地一直香火鼎盛,这位女神仙的事迹,足以说明长久以来林氏称盛的情形,因为始祖的俗家姓氏是林,她是宋朝是莆田人林愿之女。

而生活在海外的林姓人,从根源上说也是从福建广东等地迁居过去的,有些则是从这些地方迁到台湾再迁到别的国家或地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xs/15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