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儿女丨为政之道在于安民上

彭洋出诊时间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撰文李建成李宇思

图片供稿李宇思

中共福建省泉州市委书记施永康的扶贫情结

施永康先生

施永康先生年出生于闽南侨乡泉州晋江深沪湾畔的一个滨海农村。年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先到赣南兴国长冈,后到赣北永修柘林近15年,在深山老林参加水电站建设。年调回晋江老家工作。此后,凭着对家乡执着的爱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他一步一个脚印,从晋江县委组织部干部到晋江县政府副县长、县长、晋江县(市)委书记、泉州市委常委、泉州市委副书记、泉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泉州市委书记。20多年来一直没有离开泉州市。他和泉州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一起,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把一个原来因地处对敌斗争前线而基础建设薄弱的泉州市,建设成为福建首富市,在全国个地级市名列第三。从名闻全国的“晋江模式”到“泉州现象”,创造了一个个经济奇迹。施永康本人也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兼职教授、福建省社科院的特约研究员、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被选为党的十四大、十六大代表。是第五届中共福建省委侯补委员,六届、七届中共福建省委委员。

泉州市成了福建省的“首富市”,施永康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心情并不轻松。他们想到泉州市的一些老、边、少地区,由于地处偏僻的深山、孤岛,尤其是一些当年为革命作出贡献的老区基点村,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还相当贫困;有些特困户、低保户生活还很艰辛。每想到这些弱势群体,施永康和市领导们都感到寝食难安。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扶贫总动员,向贫穷宣战……

举全市之力攻贫穷之坚

施永康(右)亲切看望贫困群众

这场向贫穷宣战的口号是“举全市之力,攻贫穷之坚。”市五套班子18名主要领导、36个市直单位都把帮扶后进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施永康身先士卒、带头垂范。他一手抓发展经济,一手抓脱贫致富。因为他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建设更上一层楼,才能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扶贫。他亲临施工现场,抓泉州晋江机场建设;抓晋江防洪堤江滨路建设;抓沿海大通道建设;抓“一湾两江四山”建设;抓“八市并举”和“申遗工作”;抓“工贸兴市、农业稳市、人才强市”建设;抓“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城市”建设……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即使在这样繁忙的情况下,施永康书记心中却始终记挂着边远山区和孤岛中的贫困村,记挂着老区基点村的老党员、老革命和孤寡残疾的低保户、特困户。多年来,施永康在百忙中上百次进穷村、访穷户、交穷友。他三进惠屿、四下渊兜、五上昆坂、八访中芹;永春县的达山、白云、八乡;德化县的尤床、新阁、上春;安溪县的桃舟、达新;惠安县的兰田、屿头;南安的三凌、岭兜;泉港的涂岭、小坝……施永康的足迹踏遍泉州个濒临贫困的发展滞后村。他翻山越岭、风雨无阻,把党的温暖送到穷乡僻壤。所到之处,施永康一行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扶贫方案,开现场办公会,落实扶贫项目,帮助一个个贫穷村庄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同时也留下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佳话……

呼唤公仆情怀

年11月,洛江区区长陈家富写了一篇《驻村有感》,讲述了他在罗溪镇洪泗村蹲点的感受。洪泗村是洛江区最偏远的贫困山村,自然条件差,但村民们有着一股强烈的致富愿望。陈家富区长面对穷则思变的村民,感到“愧对”、“内疚”、“脸上发烧”。

时任泉州市长的施永康读了这篇文章后,深受震憾。才过几天,就和洛江区委书记陈敬聪、区长陈家富一起,赶赴罗溪镇洪泗村进行调研,慰问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及特困户,仔细察看了与该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公路、水库、果林、小学等,并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座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施永康又一次来到洪泗村,这次他带来了市、区、镇各级相关部门领导,现场办公,共同探讨后,决定从基础设施、农业开发、综合发展等方面入手来帮助洪泗村摆脱落后状态,并确定了一批帮扶项目。11月19日,施永康市长在泉州晚报上发表了《呼唤公仆情怀——读陈家富同志住村有感》的署名文章,谈了自己的亲身休会,呼吁全市和各级领导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既然党员干部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不言而喻,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才是社会的主人。如果把自己当作人民的主人,那岂不是本末倒置吗?”

“呼唤公仆情怀”一文发表后,引来一场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不少干部自觉地到贫困乡村蹲点调研,帮助穷困之乡脱贫致富。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也推动了泉州市“举全市之力,攻贫困之坚”运动的深入开展。

盘山水泥道路通往贫困山区

惠风拂屿孤岛逢春

年2月8日,是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有些老同志打电话向施永康书记拜个晚年,这时的施书记已经带领泉州市和泉区两级相关领导,冒着蒙蒙春雨,迎着凛冽海风,从肖厝码头出发,坐船前往惠屿岛开展扶贫工作。上午九点,船到惠屿岛,冻得浑身发凉的施永康一行,顾不得喝上一口热茶,就挨家挨户慰问贫困村民、再次斟酌岛情,共商脱贫之计。

福建省泉州市惠屿岛群众尽开颜

施永康一行乘船离开惠屿岛时,群众自发地到码头送行

惠屿岛是位于湄洲湾外的一个孤岛。早在多年前,肖氏祖先就陆续有人上岛捕鱼,他们住山洞,过着野人般的生活。惠屿方圆不足2平方公里,居住着多人,是全市唯一的孤岛行政村。尽管历届地县领导都给该村予特别的关心,但是由于孤岛远离大陆,解放50多年了,生产生活条件还未能根本改变。施永康担任泉州市委书记后,觉得这始终是一块“心病”,所以,在他和市五套班子同事们先后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发动电力、电信、交通、港务、水利、海洋、教育、卫生、财政等有关部门,下决心一揽子组织了架设海底电缆、开通电讯工程、挖井和自来水工程、兴建教师宿舍楼、改善村卫生诊所条件、兴建村委会办公楼、购置海上运输船、发展江蓠养殖业等八个扶贫项目的多万元资金,并制订了相应的落实措施。一直研究到下午一点半,施永康一行还顾不上吃午饭。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十分感动,奔走相告,说:“这作梦也不敢想”,纷纷聚在码头边,燃放鞭炮,含着热泪,目送施书记和市、区领导乘坐的船只离去。直到船只消失在蒙蒙雨雾中,村民们还不停招手,致意。

经过4个多月的奋斗,克服了“非典”带来的种种困难,到了6月中旬,8个扶贫项目全部竣工。

年6月29日,施永康书记带领泉州市和泉港区两级五套班子领导,前来参加庆典活动,这一天,惠屿岛彩旗飞舞、鼓乐喧天。人们按最浓重节日的习惯,老大娘身着红妆,头戴花簪,备办美食,恭请亲朋。当施永康书记按下电力按钮,宣布8个扶贫项目竣工,作为向党的生日献礼,投入使用时,整个海岛都沸腾了,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男男女女满脸春风,为解放50多年来第一次真正实现路通、电通、水通、讯通而尽情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huazx.com/dhxxs/15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