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德化县林业部门、电力部门、雷峰镇和肖坑村,签订三方协议,推广雷峰镇“林电互动保安全助脱贫”做法。
“以前,一到台风、暴雨季节,我们就要担心线路会不会被树木、竹子触碰导致断线、跳闸。”国网德化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王世楼说,德化县现有电力线路里程约公里,其中有近公里电力线路与森林、林木近距离“接触”,线树矛盾异常突出,日常线路走廊维护及故障抢修任务繁重。为解决这一矛盾,电力部门与林业部门协调,在相应法规框架下,将电力线路下的树木改种油茶。这样一来,低矮的油茶树就不会影响到线路安全,可有效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用电质量。
“这个项目从根源上解决电力线树矛盾,也实现了森林防火、村民增收、村级财政增长的多方共嬴。”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蒋木春说。
“电力公司和林业局这个项目,为我们村集体创造了40到50年的稳定收入。”油茶生物森林防火林带项目的建成,得到了当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种植后约70亩的油茶林由肖坑村集体占股50%,肖坑村一组和二组村民占股50%。盛产时,预计年增收可达15万元。
肖坑村的贫困户也享受到了实惠。据德化县雷峰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贫困户可按照每户元标准入股,入股后按13.8%的年化收益分红。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福建频道曾耀强颜之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