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东辉所著《潮州茶经》记载:“工夫茶,精美小杯,径不及寸......白瓷制者,质薄如纸,色洁如玉,盖不薄则不能起香,不洁则不能衬色。”工夫茶蛋壳杯,色白如玉,薄如蛋壳,并且大小、深浅、厚薄都是极为讲究的,具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白如雪”的特点。那为什么要做的这么薄透呢?看过很多说法,总觉得没有讲透彻。中国产瓷的地区很多,景德镇、潮州、德化、唐山……很多,但论瓷类茶具,潮州瓷是不错的。从饮茶习惯上说,潮州地区习惯喝凤凰单枞,单枞的香型种类繁多,品鉴单枞一个重要指标是“香高和香长”。香高是指什么?我们在潮州参加评茶时可以看到,有经验的老师傅把盖碗放在肚脐附近,正襟危坐,不停掀动盖碗的盖,让里面茶叶的香气上升,如果这么高的距离,茶香扑鼻,说明茶叶品质不错。香长是什么?茶汤倒入杯中再倒空,过十分钟再闻杯子,如果茶香仍旧存留,说明茶叶不错,有些高品质的茶,过四十分钟后,空杯还留有茶香。那要让单枞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就对茶具有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茶具的内壁表面要足够光洁,尽量少的细孔和细隙。我们在显微镜下对比:潮州瓷和紫砂壶的内壁表面,紫砂的空隙就大很多,潮州瓷就小而密。这样就可以让香气分子不至于过多的残留在细隙中,从而能更多的蒸腾出来。从另一个方面讲,凤凰单枞的香型多,有时候一套茶具要泡多款单枞,光洁细致的茶具就能避免香型串味。潮州的瓷人深刻了解当地饮茶鉴茶的特点,从而制作出了最适合当地喝茶的器具,所以我说潮州瓷的茶具是不错的。我们在探讨这些问题时,要结合历史、文化习俗以及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