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在德化县龙门滩镇内洋村,有位村民方捷华,小时候,他帮父母照顾患有精神残疾的弟弟,长大后,父母相继去世,他承担起照顾弟弟、弟媳的责任,几十年来,他精心照顾弟弟、弟媳,不离不弃!方捷华对兄弟的情谊,不是一幕短暂的烟火,而是一幅真心动人的画卷。
弟弟自小患病 大哥严加管教
方捷华一家住在一所老旧的土木结构房子。方衍培的房间在二楼,收拾得很干净。
方捷华照顾弟弟方衍培的生活起居
“弟弟方衍培一出生便四肢软弱无力,小时候头脑就不清醒。”方捷华描述着弟弟小时候的样子,记得那时候,父母下地干农活,他就负责照顾弟弟。
由于长期食欲不振,又营养不良,方衍培经常生病,总喜欢躺着,直到七岁才学会走路,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会说一点话。“邻里都说养这个孩子没用,但他出生在这个家庭,就是我们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照顾他,我们从来都没有怕过、嫌弃过。”方捷华说。
在家人的照料下,方衍培通过吃一些中草药进行调理,身体慢慢好起来,但智力却一直没长进。在方衍培14岁时,他们的母亲就过世了,照顾弟弟的重担完全落在方捷华的肩上。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教他学会一些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方捷华说,那时候,他和父亲就有意识地培养弟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可是,要教方衍培学干农活,谈何容易。起初他什么都不愿学,也什么都不做,他和父亲只好用强制手段,让他从最基本的农活做起。
“教弟弟学犁田时,起初就拉头老牛到田里随他摆弄,他赶着牛在田里原地打转,把老牛都给累趴了。”弟弟当年学犁田的画面浮现在方捷华眼前,因为那是头有经验的老牛,知道要怎么犁田,弟弟后来也摸到了门道,发现只要跟在老牛后面就行了,慢慢地也就掌握了犁田的方法。
“犁田都会了,其它农活也就会了。”方捷华说,那时候弟弟力气大了许多,已能挑上近百斤担子,平时也勤劳,叫他去哪里做什么,他都很听话,还会跟别人去干点零工,赚点零钱补贴家用,就是不懂多少钱。
就这样,经过耐心地教导和严格管教,到方衍培二十岁时他已经学会四季的农活。
给弟弟组建家庭 哥嫂帮其抚养孩子
“看着弟弟能自食其力,一家人都很高兴,也着实松了一口气。”方捷华说,他和七十多岁的老父亲商量,如果能给弟弟寻个伴,那该多好啊!可是谁又能看上一个精神病人呢。
事也凑巧,方衍培二十四岁那年,经邻居介绍,永春县湖洋镇有个情况与方衍培相似的女孩。于是,方捷华和家族的几位长辈辗转了老半天见到了这女孩。
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这个女孩由于长期没人照料,衣衫褴褛,满脸污垢,整个人瘦骨嶙峋,连自己哪里人什么姓名都说不大清楚。当时,大家都认为,家里本来就有个病人,把这种女孩带回家,只会给这个家增加更多负担。
可是,方捷华却认为,弟弟已能干活赚点小钱,给他找个伴可以互相照顾,弟弟还会有自己的家。
后来,方捷华和家人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把那女孩带回来。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天刚蒙蒙亮,方捷华和父亲以及宗族长辈再次去趟湖洋镇,在日落前终于把“准弟媳”带回了家。
弟媳帮忙做家务
“只要把她当亲人,总是会改变的,那就从头学起吧。”方捷华说,他又像教弟弟那样教“准弟媳”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本领。在家人一起精心调理下,“准弟媳”的身体慢慢有所好转,也学会和家人进行简单地交流。
这样,方捷华的“准弟媳”到方家的第四个年头,生下了侄子方昭塔。可是没想到小孩先天两个脚掌外翻,夫妻俩也无力照顾孩子。因此,侄子一出生就由方捷华的妻子彭世英照料。
方捷华的父亲熟识中草药,也是村里的接骨师,一出生就帮他做了矫正,过了四五个月终于好了,一家人都庆幸方昭塔一切正常。
方昭塔从小就很懂事,方捷华夫妇也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照看,就连晚上睡觉都和他们一起,邻里常开玩笑问他是谁生的,方昭塔总说是伯母生的。方捷华的三个孩子都比他大,受方捷华的影响,堂哥堂姐争着帮忙照顾小堂弟,关系很融洽。
方捷华时不时地给弟弟、弟媳夹菜
方捷华一直把弟弟家和自己家拴在一起,老父亲在时,一大家子九口人围着一个炉灶吃饭,至今没有分过锅。初中毕业后,独立的方昭塔就到城关一家摩托车修理厂当学徒,很少给家里添麻烦。
“那时候,父亲也老了,全家的担子都要我们夫妻来担当,家里的情况特殊,也没办法外出打工,靠种点田、打点零工维持生计,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好在现在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方捷华想起往事如释重负。
社会爱心